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早逝的七位人才,若多活十年,陸遜不能成名,司馬懿不能篡權

三國早逝的七位人才,若多活十年,陸遜不能成名,司馬懿不能篡權

三國亂世,各路人才盡顯本領,或在沙場奮勇殺敵,或在幕後出謀劃策,卻有這樣的七個人,三位勇冠三軍,三位智謀無雙,還有一個少年英主,在眾人對其寄予厚望,大顯身手的時候,卻過早了結束了生命,實在令人唏噓。這七位分別是:

一、江東猛虎孫堅。孫堅的部隊是十八路諸侯中戰鬥力最強的,孫堅本人的武力也是十分強悍,他身先士卒,銳不可當,率先攻入洛陽,只可惜十八路諸侯各懷鬼胎,戰果不能進一步擴大。孫堅在返回江東途中遭到劉表伏擊,兩家結仇,休養之後孫堅找劉表報仇,將劉表包圍在襄陽,局面一片大好,可惜孫堅自恃勇武,帶著三十個騎兵就去追擊劉表突圍之兵,結果中伏而死。作為一方諸侯,一定要分清楚自己是帥還是將,孫堅因為自己的輕率搭上了性命,死時36歲。董卓聽聞孫堅之死,直言:「除卻一心腹之患也」,足見孫堅之猛。

二、小霸王孫策。作為孫堅的長子,孫策的武藝比起父親有過之而無不及,孫策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各方面都超越其父,其統帥、勇武、謀略、用人各方面都是上乘,三國眾諸侯中找不到綜合能力比孫策還強的人。但是作為一方諸侯,有些能力太強不一定是好事,孫策和父親一樣,壞就壞在武力太強,而且完全不吸取父親以死換來的教訓,先是單挑太史慈,後是單騎出門打獵,常在河邊走,終於濕了腳,年僅25歲而亡。孫策的死,曹操可以長吁一口氣了,如若孫策不死,曹操怕是不能安心地和袁紹對峙,孫策一死,東吳的戰略由攻轉守,再也沒有進取天下的機會。

三、無雙國士太史慈。「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臨死前說的這句話讓人聽了真是為其惋惜不已,良將欲建功,卻天不假年。在三國這個講究陰謀詭計、爾虞我詐的時代中,太史慈簡直是個異類,他為人處世,信義為先。只因孔融待其母恩厚,便為其殺出重圍尋找援兵,不顧生死。他與孫策更是惺惺相惜,彼此信任,更是一段佳話。太史慈攻打張遼城池時中伏,不久病重而亡,死時41歲。

四、王佐之才周瑜。周瑜的能力不亞於孫策,唯獨武力遠不如孫策,這一點對於身為統帥的人而言更有利。赤壁之戰是三國最知名的一戰,周瑜身為弱勢一方的統帥,能夠戰勝如日中天的曹操,其軍事才能可謂登峰造極。周瑜唯一的短板是才能不均衡,水戰極強,陸戰一般,打得跑曹操卻啃不下曹仁,不過以周瑜的才智,假以時日陸戰水平也會大漲,只可惜35歲而亡。周瑜的死,直接導致江東無力北伐,精力全放在向劉備討荊州上。

五、人中龍鳳龐統。三國唯一能和諸葛亮齊名的便是龐統,龐統雖然在赤壁之戰有一份功勞,但大戰一結束無論是孫權還是劉備都忘了他的存在,倒是周瑜任龐統為功曹,但周瑜死得太早,龐統最終還是投奔了劉備。龐統在劉備進取西川中發揮作用,劉備作為客軍,遠離後方,在川中卻是一路取進攻之勢,這都是龐統法正的謀略。劉備進軍江東為關羽報仇之時,龐統如若還在,必定為軍師,有他在,陸遜的火燒連營之計必定會被其看破,可惜龐統在進軍成都的路上就中伏身死,年僅35歲,連劉備稱帝都看不到。

六、鋒芒畢露楊修。楊修無疑是個聰明人,只是聰明有餘智慧不足,又太愛顯擺。楊修能猜中曹操那句雞肋的深意,卻把自己也活成了一個雞肋。曹操讓楊修當主簿,自然是一份重用,也是看中其才華,為自己的接班人留下一點人才。可是楊修過分介入世子之爭,最終站錯了隊伍,引來了殺身之禍,死時44歲。

七、英明少主曹睿。曹睿幼時就極受曹操寵愛,即位之初,大臣劉曄就評價其「秦始皇、漢孝武之儔,才具微不及耳」。這話的意思是曹睿和秦皇漢武就差那麼一點點。曹睿確實是一個極具手腕的君主,四個顧命大臣曹休、曹真、司馬懿和陳群個個不是省油的燈,但曹睿卻能把他們治得服服帖帖,帝王心術不可謂不強,只可惜年僅35歲而亡,留下毫無根基的曹芳繼位,終於給了司馬家可乘之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司馬火火 的精彩文章:

《三國演義》11位超一流武將武力排名,相當公正,相當客觀
古代打仗,老兵會在弓箭上做手腳令其威力大增,新兵看了大呼噁心

TAG:司馬火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