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宣化上人 講述
O5身入(分四)
P1舉例顯妄 P2辨妄無體 P3無所從來 P4結妄歸真
今P1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若冷勢多,熱者從冷;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譬如有個人,用一隻冷手,相接觸於另一隻熱手上。若冷勢多,熱者從冷:假如冷的勢力多,冷多了,那隻熱的手就也變成冷了。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假設是熱的功力勝,也就是熱得厲害;熱多了,這隻冷的手也會變成熱的。
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像這樣子,以這種兩手相觸,才顯出來而知道這種觸。離開了就沒有觸,合上才有觸。涉勢若成,因於勞觸:這種冷暖相若成了,它也是因為兩隻手相互接觸的勞相所成的。
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身體再加上觸覺的勞,這都是真性菩提裡頭,生出來一種瞪發勞相。
P2辨妄無體
【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
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因為藉著「離開」和「合起來」這兩種觸覺的妄塵,這其中就發生了一種感覺。吸此塵象,名知覺性:在身上的兩隻手,吸取了「離開」和「合起來」這兩種感覺的塵相,這個名字就叫「知覺性」。
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違」,苦的境界;「順」,樂的境界。我們歡喜的,這就是樂的境界;我們厭惡的,就是苦的境界。我們這個知覺性的體,若離開「離」和「合起來」這一種妄塵,以及「違順」這種妄塵;即離開離合、違順這兩種的塵象,這個觸覺也就沒有一個本體,它是沒有自體的!
P3無所從來
【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
何以故?若合時來,離當已滅,云何覺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
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
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
如是阿難:像這樣,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你應該知道,這種的知覺性,雖然說他覺得有離合這種的塵相;可是這個知覺的性,不是從「離合」來的,也不是從「違順」而有的,也不是於身根上生出來的,也不是從空生出來的。
何以故:什麼道理呢?若合時來,離當已滅:要是因為相合起來有這種知覺性的話,那兩掌離開的時候,應該就沒有這種知覺性了。云何覺離:既然離滅了,怎麼你還會覺得有離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這個順的境界和逆的境界,就是苦的境界和樂的境界;苦樂這兩種的相,和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怎麼說不是從身根生出來的呢?假設你說是從身根生出這種的觸覺,你就沒有離、合、違、順這四種的形相。這樣,你的身自己知道自己,可是這種知覺性,也是沒有自性的。
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你若說這知覺性是從空裡邊生出來的,空它自己知道覺,這與你的身入又有什麼關係啊?以上這種種的道理都不是,那麼是怎麼樣呢?
P4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因為這個,所以阿難你應該要知道,身入的這種境界也是虛妄的,本來不是因緣生、因緣滅,也不是自然生出的。這也是從真性菩提的妙性里生出來的。
【編注】恭錄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不可以到任何地方去和人打機鋒!楞嚴經淺釋精選
※持〈楞嚴咒〉有感應不可對人宣說,只有這種情況可以
TAG:楞嚴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