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17個經絡療法,調節人體陰陽平衡

17個經絡療法,調節人體陰陽平衡


   






點擊圖標查看↓↓↓↓

















四大名著

中醫艾灸

小兒推拿

疾病查詢








人體的經絡就像線路,臟腑就像燈泡,穴位就是連接線路與燈泡的開關,它影響著身體的氣血運行與能量流通。




如果我們能夠長期正確刺激穴位,就能輕鬆地防治一些慢性病。穴位就是「中藥」,經絡就是大葯庫,經常拍打穴位。盡量用人體大葯庫自己的「葯」,減少對葯的依賴,使人體陰陽平衡。




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結合穴位分布、經絡走向,將人體50個主要穴位與健身操有機結合在一起,研發了一套「

永新穴位保健操

」,它集

降三高、養生、健身

於一體,長期堅持既可緩解三高患者的病情,也可在人體保健等方面起到很好的功效。






一.對擊十宣穴






【取穴方法】

仰掌,十指微屈微,十宣穴在手十指尖端,左右共10個穴位





【功效】

清熱開竅。輔助治療:急救:昏迷、休克、中暑、癔病、驚厥等。可緩解各種熱證:急性咽喉炎、急性胃腸炎、高血壓、手指麻木。




二.對擊八邪穴






【取穴方法】

八邪穴的準確位置位於手指背面,微握拳,第1~5指間,各個手指的分叉處,共有8個穴位。







【功效】

可緩解各種煩熱,目痛,頭痛,項強,咽痛,牙痛,手指麻木,毒蛇咬傷,手臂紅腫等。




三.撞擊虎口穴(合谷)








【取穴方法

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間。







【功效】

輔助治療發熱,頭痛,目赤腫痛,鼻衄,血淵,咽喉腫痛,齒痛,耳聾,面腫,中風口噤,熱病無汗,多汗,消渴,黃疸,痛經,經閉,滯產等。




合谷為全身反應的最大刺激點,可以降低血壓、鎮靜神經,常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此穴,每次1~3分鐘,還有健脾胃的作用,對頭痛、耳聾、視力模糊、失眠、神經衰弱等症都有很好的調理保健功能。




四.撞擊大,小魚際




1.對擊大魚際







2.對擊小魚際







【取穴方法】

手掌內、外側緣由一組肌群構成稍隆起的部位,大拇指一側稱「大魚際」,另一側稱「小魚際」。







【功效】

大魚際與呼吸器官關係密切,對防治感冒大有益處,而且對咽痛、 打噴嚏、流清涕、鼻塞、咳嗽等癥狀,也有緩解作用。有「保命穴」之稱。




小魚際可輔助治療咳嗽,咯血,咽喉腫痛,發熱,及扁桃體炎,小兒營養不良等。




五.敲打後溪穴(換手)




適合經常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發育中的孩子,可預防駝背、頸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護視力、緩解疲勞、補精益氣的功效。







【取穴方法】

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







【功效】

輔助治療頭項強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攣痛等痛證;耳聾,目赤;癲狂癇;瘧疾。




點揉此穴,對小腸經有熱、腿疼有很好的緩解癥狀功效。




六.手背對拍中渚穴(換手)








【取穴方法】

緩解頭痛、目赤、耳聾、耳鳴、咽喉腫痛、手臂紅腫疼痛等癥狀。







【功效】

緩解治療頭痛、目赤、耳聾、耳鳴、咽喉腫痛、手臂紅腫疼痛等。




七.拍擊尺澤穴(換臂)







【取穴方法】

尺澤穴位於人體的手臂肘部,取穴時先將手臂上舉,在手臂內側中央處有粗腱,腱的外側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橈側凹陷處)。







【功效】

清宣肺氣,瀉火降逆。對感冒、咽喉腫痛、扁桃體炎、喉炎、咽炎、支氣管炎、百日咳、肺炎、胸膜炎、肋間神經痛、丹毒、胎位不正、麻疹、高血壓、肺炎、支氣管哮喘、肺結核、急性胃腸炎、肘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八.內勞拍少海







【取穴方法】




少海穴:

在肘前區,橫平肘橫紋,肱骨內上髁前緣。




勞宮穴:

在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一說在握拳屈指時無名指尖處。







【功效】




少海:

輔助治療心痛、癔病等心與神志病;肘臂攣痛,臂麻手顫;頭項痛,腋肋痛;瘰癧。




勞宮穴:

勞宮穴可清心熱,瀉肝火。故由肝陽上亢、化生風和上撓心所造成的中風,或心神志病症均可起輔助治療。




勞宮穴對風火牙痛療效甚捷。微信搜索經絡艾灸大全,還有凋血潤燥,安神和胃,通經祛濕,熄風涼血之功效。




勞宮還對手掌多汗症有緩解作用,汗為心之液,而在手掌心主要有兩個穴位,一個是少府穴,握拳時,小指指尖處,另一個就是勞宮穴。




九.揉按輕敲中府,雲門(換肩)







【取穴方法】

位於胸部,鎖骨下窩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內緣,前正中線旁開6寸,有胸大肌。







【功效】

咳嗽、氣短、喘不得息、胸滿、胸中煩熱、胸痛、引缺盆痛、傷寒四肢熱不已、癭氣、疝氣上衝心、暴心腹痛、脅痛引背、肩痛不舉、四肢逆冷。




十.拍打肩井穴(換肩)







【取穴方法】

位於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前直對乳中。







【功效】

對肩背痹痛、上肢不遂、頸項強痛等肩頸上肢部病證起到很好的緩解癥狀的作用。




十一.叩擊鳳池穴,百會穴



風池穴:

足少陽膽經刺激的是風池穴,屬足少陽膽經,循膽經輸向頭之各部及外走陽維脈。膽經氣血在此吸熱後化為陽熱風氣。







【取穴方法】

頸部,當枕骨之下,頭額後面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與風府穴相平。







【功效】

壯陽益氣。輔助治療頭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頸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




叩擊百會穴:

這個動作刺激的是我們頭頂的百會穴,屬督脈,有安神助睡眠、降壓、治頭痛等作用。







【取穴方法】

後髮際正中上7寸,當兩耳尖直上,頭頂正中







【功效】

開竅醒腦、回陽固脫。輔助治療頭痛、目眩、鼻塞、耳鳴、中風、失語、脫肛、陰挺、久瀉久痢。




十二.揉拍打腹部











【取穴及功效】

神闕

,人體穴位名,位於臍正中,屬於任脈的穴位。有治腹痛、久泄、脫肛、痢疾、水腫、 虛脫。禁刺,宜灸。




氣海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1.5寸。輔助治療虛脫,厥逆,腹痛,泄瀉,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遺精,陽痿,遺尿,疝氣及尿瀦留,尿路感染,腸梗阻等,具有強壯作用。




關元穴

位於臍下三寸處,主要是通過調節內分泌,從而達到輔助治療生殖系統疾病的目的。




十三.擦膽經







【取穴方法】

循行部位起於目外眥(瞳子髎穴),上至頭角(頜厭穴),下行到耳後(完骨穴),再折回上行,經額部至眉上(陽白穴),又向後折至風池穴。







【功效】

緩解治療側頭、眼、耳、鼻、喉、胸脅等部位病症,肝膽、神經系統疾病,發熱病,以及本經所過部位的病證。




十四.拍擊腎俞穴









【取穴方法】

腎俞穴位於人體的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







【功效】

緩解治療疾病為:腰痛、腎臟病、高血壓、低血壓、耳鳴、精力減退等。




十五.腳跟踢然谷







【取穴方法】

位於在內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方凹陷中







【功效】

輔助治療:1.月經不調,帶下,陰挺;2.遺精,陽痿,小便不利;3.咯血,咽喉腫痛;4.消渴;5.小兒臍風,口噤不開;6.下肢痿痹。




十六.拍打委中穴






【取穴方法】

委中穴位於腘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中間,即膝蓋里側中央。







【功效】

主治坐骨神經痛、小腿疲勞、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勞、臀部疼痛、膝蓋疼痛。




十七.拍腿部膽經








【取穴方法】

膽經在下肢的巡行路線是沿股、下肢外側中線下行至小趾、次趾之間。




有個很容易找到的標誌,就是沿著褲子中間的那條線至膝蓋側面處,主要是環跳、風市、中瀆、膝陽關四個穴位。




 




【功效】

本經腧穴輔助治療側頭、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熱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整套保健操做下來能刺激到我們人體的50多個穴位,兼顧多個臟器,集健身、養生於一體,適合各年齡段人群,尤其適合老年朋友鍛煉。






 

讚賞

 

【昨日分享】




  • 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女人虛在病前,艾灸扶陽養精,通治一切虛證!



  • 女人脾虛真能廢一半 |這4大脾經要穴,堪比隨身攜帶的「婦科御醫 」






感謝您抽出

  · 

來閱讀此文



更多精彩請點擊【閱讀原文】哦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艾灸大全 的精彩文章:

上下不通,重在中焦;表裡不和,重在少陽。妙用艾灸,一氣貫通!

TAG:經絡艾灸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