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一句台詞練5天,1800字台詞一句不落,老戲骨朱旭這樣煉成

一句台詞練5天,1800字台詞一句不落,老戲骨朱旭這樣煉成

2018年9月15日凌晨2時20分,著名表演藝術家朱旭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回顧朱旭的一生,先是在戲劇舞台表演幾十年,後又涉足影視界,演繹出不少經典角色。他所代表的,正是一代老藝術家們在表演這條道路上的不斷探索與自我完善。這份敬業,值得我們永遠去銘記。

舞台和銀幕,把各種獎拿個遍

1952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剛剛成立,朱旭作為第一批演員加入了北京人藝,在其後六十年的舞台實踐中,他出演了《非這樣生活不可》、《明朗的天》、《左鄰右舍》等五十餘部話劇,並成功塑造了不少經典形象,可謂用生命書寫著北京人藝的傳奇。1984年,他因《紅白喜事》中的三叔一角獲得了文化部頒發的表演一等獎,而後又在1991年加冕了中國話劇的最高獎項——金獅獎,在話劇界能拿的獎,可以說讓朱旭拿了個遍。

新京報漫畫/陳冬

隨著年紀的逐漸增長,在人藝的舞台上,朱旭有過「三次謝幕」,分別是2003年的《北街南院》、2005年的《屠夫》以及2008年的《生·活》。每次演出結束時,他都說:「諸位,這是我最後的謝幕演出了。」可是,到時候他依舊會食言登台。2012 年,朱旭又出現在人藝六十年的紀念大戲《甲子園》中。他扮演的姚半仙成了他最後一個話劇角色,至此,朱旭也在自己最愛的舞台上站了整整一個甲子。

在話劇舞台上表演了32年之後,1984年,年逾半百的朱旭身懷幾十年練就的高超演技開始涉足影視圈,他的聲望也由此逐步從話劇的小舞台輻射到億萬影視觀眾。1995年,朱旭在第四代導演吳天明執導的電影《變臉》中,飾演了一位一身絕技的傳統老藝人——「變臉王」。很多觀眾在看過這部影片後,都驚嘆於朱旭對角色多重性格進行的自然而淋漓的展現,以及賦予角色的那份動人的真摯情感。最終,朱旭不但憑藉這一角色,以66歲高齡摘得第九屆東京電影節最佳男主角桂冠,也藉助這部電影使變臉這項傳統技藝走向了世界。

在《我們天上見》中飾演姥爺。

除此之外,朱旭還演繹了電影《洗澡》中的老劉、《末代皇帝》中的老年溥儀、《似水年華》中的齊叔等眾多經典的人物形象。2009年,因他在蔣雯麗導演處女作《我們天上見》中「姥爺」一角的動人演繹,朱旭榮獲第一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以79歲的高齡拿下最佳男演員獎,也是朱旭的傳奇表演生涯中最好的註腳。


教科書般的演技在於把握分寸

曾有一位評論家這樣評價朱旭的表演:「我對朱旭先生的表演,歷來是一個崇拜者;不論話劇,還是電影,甚至電視劇,只要是朱旭演出,我必看。我喜歡他的表演風格,我欣賞他的台詞魅力,我更沉迷在他表演的韻味之中。我不知道他是屬於怎樣一個表演的派別,又是怎樣的傳承,我認為在北京人藝的老一輩藝術家中,他是獨樹一幟,獨具一格的。他就是他,同於是之、鄭榕、藍天野,都可以區分開來。他的表演有一種書卷氣,但絕不是書獃子,也不是演什麼角色都像書生,而是一種由內而外的修養,一種內蘊深厚的氣質。因此,你聽他的台詞,其中的抑揚頓挫,都別有一番韻味和境界;而他的舉手投足,絕對是具有分寸感的,具有尺度的;這分寸、尺度,同樣來自對於人物的深切的體會。」

「爭取一人千面,避免角色的千人一面」是朱旭多年來信奉的演藝心得,「就怕演了一次茄子,以後是個紫的就找你」。正因如此,在人藝60年的時間裡,他善於觀察,勤於學習,刻苦鑽研,先後塑造了數十個性格獨特、色彩鮮明的人物形象。他以一顆虔誠的心,以及不留痕迹的表演,被評論為「完全不是在演戲,而是在生活」。

在談及朱旭的舞台生涯時,有一部巔峰之作不可不提,那就是於1988年上演的話劇《嘩變》。該劇改編自二戰時期在一艘戰艦上發生的真實嘩變事件。作為一部「法庭戲」,它最吸引人的地方便是其以對話推動情節的設計,使劇目回歸了話劇藝術以「 話」取勝的根本。也正因如此,它對演員的台詞功底便也有極高的要求。朱旭在劇中飾演的是一位有偏執型人格障礙的少校艦長魁格。他是一位老派軍人,有著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盛氣凌人、自尊極強的性格特點,以至於引發精神失常、語無倫次、口出穢言等多重問題。

「會演戲的演人,不會演戲的演戲。」這兩句戲劇大師洪深的箴言,一直是朱旭從藝的座右銘。朱旭認為,演活一個人物,首先要找出「他」行為的心理依據。在劇中,魁格有一段長達8分鐘,1800餘字的獨白,講述在戰艦上多重事件的發生始末。

如何設計舞台行動來演繹這段獨白,而不會淪為一口氣「干說」,最開始朱旭也犯了難。後來,美國導演赫斯頓告訴他:「 魁格永遠是正確的,永遠是理直氣壯的,沒有乞求人家理解的時候,說這段台詞的態度應該是——難道你連這個都不懂嗎?」這大大啟發了朱旭,使他一步步接近了角色,最後終於駕馭了角色。最終,朱旭憑藉抑揚頓挫的台詞將魁格的個性展現得淋漓盡致,也讓這段教科書般的表演名垂話劇青史。最重要的是:觀眾聽進去了,坐住了,還產生了極大興趣,這便是最大的成功。

《魯豫有約》中的朱旭。

甚至時隔17年後、75歲的朱旭於2005年參加《魯豫有約》節目時,仍能脫口而出大段《嘩變》的台詞,讓主持人陳魯豫當場目瞪口呆大加讚歎。對此,75 歲的朱旭輕描淡寫地說:「沒辦法,老得背,老得記。」因為生日和朱旭是同一天,導演周寰常和老爺子共同慶生,而每年生日,這段嘩變的獨白都是飯桌上的「必備節目」。「那一年來了段不一樣的,是《末代皇帝》里老年溥儀在東京軍事法庭的一段獨白,整整12分鐘的獨白,隔了那麼多年一個字也不錯。」

朱旭對角色的高超駕馭力還遠不止於此,事實上,魁格這個角色,還帶有些許「老兵永不死,只是漸凋零」的傷感意味,而這層意味又直指本劇的核心——揭穿那些對於曾立下赫赫戰功的老英雄缺乏尊重甚至引誘其走上歧途的青年一代的真實面目。最難忘的,便是朱旭念完以前給瑪瑞克寫的鑒定時,整個人的狀態瞬間蒼老的那一刻。他舉著證據的手緩緩放下的畫面,就像是在說:「哦,我的時代過去了。」

另外,朱旭對細節之處的反覆推敲與拿捏,也是其最終將人物演繹得活靈活現的根本。英達曾回憶起當年在排演《嘩變》時的一件小事:朱旭有一句台詞,「高級職務總該有些特權嘛」。這句台詞結尾的「嘛」字總讓朱旭覺得不夠有力,不足以表現角色此時的憤怒與神經質的狀態。最終他把這個「嘛」字改為了「吧」,一個字的調換,也使得這句台詞由問句變成了反問句。用英達的話說,「能把台詞琢磨到這個份兒上,這是怎樣優秀的演員。」

對待表演這門藝術,朱旭總報以一絲不苟的態度。據曾與他多次合作的蔣雯麗回憶,「他最愛把自己的台詞寫在小卡片上,一有空就從兜里掏出來看,一直在琢磨該怎麼把台詞說得更好。你跟他在一起看到他的這些細節,就會給你特別大的觸動,也會給你很多受益、值得學習的地方。不拍戲的時候他非常隨和,沒有一點架子,都會照顧同組的人。」即便是到了82歲出演《甲子園》時,朱旭依然保留著寫小卡片的習慣,光是出場第一句台詞,就練了五天!

今年一月,在《老爺子朱旭》的新書發布會上,朱旭曾說,「我這一輩子,身上有這點東西,還被肯定,都是在北京人藝學的。如果認為我還像那麼回事兒的話,就是繼承了北京人藝的傳統。」他所代表的,正是一代老藝術家們在表演這條道路上的不斷探索與自我完善。這份敬業,值得我們永遠去銘記。

作者:崔顥(戲劇工作者)

責任編輯:吳龍珍

圖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Fun娛樂 的精彩文章:

黃曉明和史泰龍要一起越獄?
王朔給他寫劇本,葛優和他一起開公司,《我愛我家》的賈志新如今還在用滑蓋手機

TAG:新京報Fun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