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這才是女人在婚姻中絕望的真相

這才是女人在婚姻中絕望的真相

這才是女人在婚姻中絕望的真相

來源:潘幸知(ID:sharpshow)


這才是女人在婚姻中絕望的真相


文/幸知在線特約作者 肖璐


一個女人能不能在做母親的同時,也做她自己?

又或者,做自己就意味著不能是個「好母親」了嗎?

今年1月在美國上映的電影《塔利》就深入探討了這樣一個問題。

跟所有當過媽的女人一樣,女主的生活充斥著——永遠不夠的睡眠,無法恢復的身材,像奶牛一樣變成定時的擠奶機器,偷空刷手機把手機砸到孩子臉上,一個永遠置身事外打遊戲的丈夫.......

這才是女人在婚姻中絕望的真相


她的人生似乎變成了別人的,自我定位在育兒生活的兵荒馬亂中徹底丟失,觀眾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身為人母的疲勞混亂、無助瑣碎和無窮盡的焦慮。


這才是女人在婚姻中絕望的真相


女性的「個人角色」和「母親角色」

為什麼會發生衝突?

瑪洛與丈夫德魯是一對中年夫婦,他們有一個8歲的女兒,一個患有狂躁症的兒子。兩個孩子已經讓瑪洛壓力重重,意外懷孕導致第三個孩子的出生,更讓她忙碌到筋疲力盡。

這才是女人在婚姻中絕望的真相


瑪洛似乎是每一個平凡母親的化身:生完孩子走樣的身材,忙不完的家務活,日夜顛倒的哺乳期,不聽話的熊孩子,撒手掌柜只知道玩遊戲的丈夫......

她認為自己理應獨自勝任這一切,即使遊走在崩潰邊緣也要死撐硬撐,直到她真的崩潰掉。

這才是女人在婚姻中絕望的真相


我許多女性朋友自從當了媽,都活得非常用力:

  • 懷孕的時候就開始變成飲食界的清教徒,喝杯低因咖啡也要思前想後;
  • 認為順產對孩子好,生孩子無論如何都要拼勁全力順產;
  • 認為母乳對孩子好,上班擠公交也要背著吸奶器,辦公室沒有哺乳室就偷偷躲在廁所里擠奶;
  • 下班後像趕著投胎一樣趕回家照顧孩子,犧牲自己的睡眠和休閑時間......

她們在這個階段里好像徹底出讓了「自我」,變成了孩子和家庭的機器,完全沒有機會和時間考慮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將自己的人生徹底犧牲給另一個個體:孩子。

這才是女人在婚姻中絕望的真相


社會普遍把「母親是孩子的首要照料者」、以及「母性始終應該把孩子的利益置於自身利益之前」當成所有女性的「天然屬性」,並對「母親」的預期有一個「硬標準」:

母親必須是完美的、無私不求回報的、自我奉獻自我犧牲的......

但實際上,女人除了擔任「母親」這個社會角色,她還是她自己:

她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追求,她和其他人一樣希望擁有自由和私密的空間,她也有自我實現的渴望......

於是母親這種」天然屬性「,對女性來說就成為了一種隱形的枷鎖,當人失去自由意志和選擇的時候,人的內在和外在之間就發生了衝突。


這才是女人在婚姻中絕望的真相


女性的「個人角色」和「母親角色」

是如何發生衝突的?

生二胎後,瑪洛得過一次產後抑鬱,瑪洛的弟弟為了減輕她生完第3胎的壓力,幫她請了個夜間保姆,讓她有需要給保姆打電話。

自從保姆出現,她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個保姆雖然極其年輕,卻有專業的護理學學位,她不僅能照顧好嬰兒,同時還能把房間收拾得一絲不苟;

在照顧好嬰兒的同時,還會做她不會做的紙杯蛋糕;

她像心理醫生一樣,療愈瑪洛的產後抑鬱,甚至幫她和丈夫修復夫妻關係,讓她的婚姻煥發第二春.......

這個年輕貌美、活力無限的保姆,徹底挽救了她瀕臨破碎的家庭和育兒生活。

總之,自從保姆幫忙,她終於能睡個好覺。在擁有自我空間和自由之後,她的心境也慢慢變得豁達寬容,她不再是那個因精力不足導致咄咄逼人的崩潰母親,也不再是面對孩子需求麻木無感的母親。

這才是女人在婚姻中絕望的真相


同時,她學會了在生活中放鬆和犒勞自己,一起去酒吧看帥哥,一起狂歡蹦迪,讓她彷彿回到了豐富多彩而自我的少女時代。

她漸漸能從照顧孩子中獲得樂趣,感受到孩子的美好,也感受到自己的母愛流動起來。

雖然電影最後揭示了一個巨大的秘密:

在瑪洛的真實生活中,保姆並不存在,她只是瑪洛幻想出來的另一個「自我」。

現實中,她就獨自一人,在努力恢復自己的身材、維繫夫妻親密關係、喪偶式育兒中,力求讓自己變成完美的母親和妻子,努力迎合社會對母親完美形象期待的同時,也保有一個女性的自我。

因為無路可走,她活生生將自己逼出了一個「分身」,想來也未免辛酸至極。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媽媽又何嘗是少數?

這才是女人在婚姻中絕望的真相


多少女人因為輿論的壓力,覺得孩子一定要順產,一定要親喂親養,一定要母乳,一定要在產後迅速恢復走樣的身材,以免老公對自己失去興趣,為人妻為人母一定要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

社會文化把「母親」設定為一個完美的形象,這和女性的真實自我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而女性在極力迎合那個並不存在的完美幻象時,完全忽略了尋求私人空間和自由的自我。

以至於那個微弱的自我在苟延殘喘中發出求救信號,她們也接收不到,最後只能以病態的方式呈現在身體和心理上。

電影的結局是:過於要強的瑪洛因為繁重的壓力和產後抑鬱症,終於導致她疲勞駕駛出車禍,住進了醫院。

這才是女人在婚姻中絕望的真相



這才是女人在婚姻中絕望的真相


女性該如何處理「自我角色」

與「母親角色」之間的衝突?

很多女性都感受過這樣的衝突:在面對無窮盡的育兒碎事和家務時,會有另一個自我跑出來問——

  • 我什麼時候才能好好地睡一個完整的覺?
  • 我什麼時候才能不為家務事忙碌和焦慮,全心全意地看一場電影,逛一回街?
  • 我什麼時候才能重返職場實現我也擁有的工作能力?

育兒和照顧家庭的重擔幾乎掏空了她們的精力,上面那些念頭只有在喘氣的間隙才會跑出來拷問她們筋疲力竭的靈魂,但她們永遠無法脫身。

那麼,回到最開頭的問題:一個女人到底能不能在做母親的同時,也做她自己?

對於這個問題,電影其實給出了一些解答:

1.打破「完美母親」的執念:

瑪洛之所以最後會崩潰,是因為她相信「完美母親」的存在,對自己過於嚴格和要求完美。

看過電影的人都能感受到,瑪洛過於要強,認為自己理應撐起這一切,把成為「超級母親」作為自己的目標,但實際上,這個目標根本無法實現。

這才是女人在婚姻中絕望的真相


「為母則強」,是社會為女性構建的一個最大謊言。身為女性,應該:

  • 了解社會對我們不切實際的期待與女性真實自我之間的差距,不要讓社會期待變成綁架女性的工具;
  • 學會把握付出和自我關懷之間的平衡,在照顧孩子和家庭需求的同時,也應該考慮自身的需求;
  • 允許自己不完美的同時,也允許孩子的不完美。

成為母親,其實是一個需要學習的過程而並非天性,沒有人可以一蹴而就。

2.學會尋求支持:

經濟支持

電影中,瑪洛的弟弟確實給她請了一個保姆,這就是一種變相的支持。只可惜她死撐到最後,也沒有撥通那個電話。

身為人母無法身兼數職時,應該主動尋求支持系統,把一部分可以外包出去的職能轉移出去,保存有限的精力。

只有當自身的需求得到滿足時,才能自發地關心和愛孩子,如果一味耗盡自己的能量,最終也只會本末倒置:自己感受不到愛,孩子也感受不到愛。

社會支持

事實上,瑪洛在硬撐一切的時候,她的丈夫並不知情,那個在妻子忙得焦頭爛額時坐在床上打遊戲的丈夫,以為妻子可以hold 住這一切,因為妻子從未傾訴,默默承受一切,在崩潰邊緣也從不發出求救信號。

電影結束的時候,得知妻子疲勞過度出車禍的丈夫才恍然大悟:原來妻子搞不定這一切,但她從來不說。

這才是女人在婚姻中絕望的真相


3.允許「自我」的存在:

女性除了具有「母親」這種社會角色之外,她們也擁有追求自主性和獨立性的需要,她們的存在不僅僅只是為了滿足社會對「母親」角色的構建,也有生而為人最高級的追求——自我實現的需要。

電影中的瑪洛正是在自我的喘息中獲得了重生,得以重新審視自己和外在世界(包括跟孩子、丈夫甚至兒子學校)的關係。

這才是女人在婚姻中絕望的真相


當一個人的「自我身份」確立起來,她才能獲得一種對於人類來說最珍貴的自由意志。擁有自由意志才意味著擁有選擇,而不是迫不得已成為「某人的母親」或「某人的妻子」,淪為他人生命的被動工具。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到:


根本不存在母性的『本能:不管怎麼說,反正『本能』這個詞對人類不適用。母親的態度,取決於她的整體處境以及她對此的反應。


對「母親」角色的理解和定位會影響女性的育兒行為和效果,只有承認母親也是人,她們才能更好地扮演母親這個角色。

所以,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自身,都得先承認自己首先是一個「人」,才能是其他。

作者簡介:肖璐,醫學專業畢業,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現為自由撰稿人。心理公開課,三點一彎勾、十分心理等平台簽約作者。

微信搜索「潘幸知」或 sharpshow 免費獲取文章,學習女性情感自立,探求婚姻幸福的秘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情感導師潘幸知 的精彩文章:

咪蒙離婚:忠犬老公只是女人的幻夢

TAG:心理情感導師潘幸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