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的長辮子多久洗一次?太可怕了,看完起一身雞皮疙瘩!
現代人對清朝的大辮子有一定誤解,清朝早年的大辮子其實很小,根據當時來華外國人記錄的史料和插畫來看,叫大辮子很勉強。坊間有個很形象的叫法:金錢鼠尾辮。意思是辮子可以穿過銅錢中間的方孔,和老鼠尾巴差不多。
滿族男人的傳統髮式,跟東北的具體生存情況是相適應的。最早的滿族男人髮式,是在後腦上部留鼠尾巴辮子,清朝統一中國初期,實行了剃髮易服,所有的男人都留豬尾巴辮子,到了清朝中後期,才逐漸演變為大辮子。
1793年英國訪清使團隨團畫師William Alexander威廉.亞歷山大的紀實畫稿也證明,乾隆時期還是金錢鼠尾。1800年以後,大辮子才逐漸盛行起來,編織辮子的頭髮從不足三分之一到逐漸佔據了頭頂三分之二的面積,後世對大辮子的演進做了個很相像的比喻:鼠尾---豬尾---蟒蛇。
經常剃髮,梳辮子,不但減少寄生蟲對人體的傷害,保持個人衛生,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水的使用,確實是文明進步的表現。至於大辮子多久洗一次,這個因人而異。清洗大辮子編織大辮子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工作,不可能像現代人一般洗澡沖涼順便就把頭髮給洗了。即便是皇帝也不能天天洗。據說有條件的家庭可能一個月才洗一洗,在一些偏遠地區,經濟條件落後,加之缺少水源,幾年都不洗一次。
史書上記載只是在國家的重大禮儀活動,家庭的祭祖、喜壽慶典等重大事情都要沐浴更衣的。通過野史和一些名人傳記、小說等零星敘述來看,也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慣決定多長時間洗一次頭髮的。皇帝除重要儀規外,也可能每天洗,乞丐也可能一年到頭也不洗。對普通老百姓而言,是因人而異,沒有硬性規定。
本文到此結束,歡迎訂閱多多評論留言!往期內容更精彩~
※白素貞的師父究竟是誰?地位在觀音之上,和玉帝同級別!
※清代的阿哥是什麼級別?這才是最真實答案,看完你都不敢信!
TAG:古樓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