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款 MacBook Pro 的實際體驗如何?
這次一口氣賣掉了用了將近兩年的2016款15寸 MacBook Pro, 上架了Surface Pro,和MacBook Air,轉而購入了2018款13寸MacBook Pro, 最重要的理由: 2018款13寸要比2016款15寸性能更好,然後又更小更輕,把上一代256GB硬碟升級到512GB,徹底不用再使用二奶機了。經過短暫的幾天使用,來說說是否能達到這個預期。
基本信息如下:對比的是2016款15寸低配,16GB內存 256GB硬碟,Radeon Pro 450
當前的配置 2018款13寸定製,i5 8259U,16GB內存 512GB 硬碟,Iris plus 655
第一,處理器。2018款13寸的i5 8259U 真的比2016款15寸的i7 6700HQ更強么? 雖然從GeekBench的數據看,i5 8259U理論上甚至比2017款的i7 7700HQ還要快,但實際使用的情況要具體看散熱。
直觀的數據應該是來自的多輪CineBench R15 的平均結果。在我這台機器上,讓2018 13寸 MBP跑幾輪,基本分數在700分左右震蕩,和網上大多數的測試結果一致;而我之前的2016款15寸則肯定上不到670分,根據http://NotebookCheck.net 的數據,2017款MBP的i7 7700HQ可以跑到720分左右。
也就是說,在實際的使用性能上,新13寸的i5 低壓四核確實超過2016版標壓i7 6700HQ不少,而在工作中的體驗上也基本如此,當然也要基於相同的16GB內存,流暢度絕對有增無減。
但是,代價呢?新款13寸絕對要比老款15寸吵太多了。我手裡這台,在室溫24度左右的地方,有時候僅僅用Chrome打開YouTube視頻就會風扇接近全速運轉
前面得出的結論沒有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比如新拿到的機器雲盤會大量在後台更新導致處理器負荷高。我自己重新測試了一下,在沒有其他處理器佔用率高的應用的情況下。同時打開兩個Chrome,各自播放不同的Youtube 1440p視頻,處理器佔用率在35%以下,風扇轉速2500以下,溫度75度左右,無可感知噪音,可以稱為非常安靜;三個窗口同時播放不同的1440p視頻,處理器佔用37%-42%,轉速4000左右,溫度也是75度左右,能略微聽到風扇的聲音,但依然可以算很安靜;同時四個窗口播放1440p視頻,佔用率45-50%,溫度波動很大,都在80度以上,風扇超過5500轉,有時會達到6000+,這個時候很吵。2016款因為規格的限制,接4K屏獨顯會直接開啟,這時風扇幾乎就會一直高轉速,所以也不太適合用來比較
處理器負擔大的,比如編譯點東西,安裝個大點的應用,那肯定更是吵得很。而且即使風扇玩命的轉,機身也很燙,夏天放在腿上肯定會燙傷的。
第二,關於SSD,這次蘋果官方給出了一個超高的速度參考,但實際上是基於1TB版本的。我之前用的2016款 15寸的256GB版本速度其實也是很快,讀取2400MB/s,寫入在1600MB/s以上。當然這個數據都是用了很久之後的數據了。
但是2018版無論13或者15寸,256GB版本的讀寫速度都是嚴重縮水的,至少現在的情況如此,從網上的評測來看,全新的機器,寫入能跑到1100MB/s 就謝天謝地了。我手頭的512GB版本,寫入最高跑到1900MB/s,讀取最高2800MB/s,雖然沒有像蘋果給出的3.2GB/s讀 2.2GB/s寫那麼高,但至少沒慘到256GB那樣,所以建議最低也要入手512GB版本的。
第三,關於外接顯卡。我手頭有一台技嘉的Gaming Box GTX 1080,之前在2016版15寸上用起來非常麻煩,基本的情況:顯卡外接一個4K屏幕,開機的時候不能插,要等登錄之後才可以接上去,還要再登出再登錄,才能正常使用。關機必須在顯卡RGB燈滅的一瞬間拔下插頭,否則,系統就會自動重啟,然後五國。
在新的2018款13寸MBP上,情況全面改觀,估計跟新增加到了16個PIC-E通道有些關係,上個版本只有12個,明顯不夠用的:首先,開機就可以插著,帶著外接顯卡直接引導到系統。另外,關機也不用瞅準時機拔了,可以正常關機。熱插也是可以的,但還是要登出再登錄。只是就沒有熱拔的辦法,現在電腦會重啟。
外接顯卡另外的問題就是一些軟體不會調用eGPU, 比如最新版的Final Cut Pro,這個已經可以通過腳本來解決了。
還有就是關於BootCamp下使用eGPU,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警告!!2018款MBP千萬不要裝Mojave 測試版!!不裝Mojave之前,在BootCamp下,是可以順利使用eGPU的,eGPU外接顯示器,不需要任何配置,直接就可以在外屏引導系統,內屏會固定在Windows徽標畫面永遠不變。
不會遇到 code 12 的問題,四個雷電3介面全都正常使用,除了筆記本的內屏就一直顯示Windows徽標,一切都是正常的。除了外接的顯卡不能熱拔以外,其它雷電介面隨便插拔設備。
但一旦安裝了Mojave,這一切就全煙消雲散了。code 12 又回來了,無法使用eGPU,而且這個過程目前不可逆,因為系統的固件被更新了,解決的辦法就得等下一個版本更新了。我已經入坑,由於已經是第二次入坑,之前已經因為別的問題退過一次,重新購買的,這次打算忍到下個版本了。
第四,關於T2晶元,首先現在給Mac做全盤加密,就是那個FileVault,不會再影響磁碟性能了,這些全歸功於T2晶元。
在我的老機器上,做完全盤加密,尤其是在AFFS系統上做,系統寫入性能至少掉30%左右,而且磁碟使用得越多,掉速越嚴重。所以我都是在出售機器之前做一次全盤加密,全程大概24小時,然後再格式化掉。
但是T2還是很兇險的,我到手的第一台機器,就是虧了這個T2晶元,在一個小時之內徹底掛掉了,天才吧修了三天,最終放棄。只好退了又買了一台。 首先,這個T2現在可以控制你只能安裝蘋果認證的系統,然後,它可以限制機器從外接設備安裝系統。
如果你無視這兩個選項,沒有關閉這些安全保護,然後就把系統盤格了,那這機器就徹底沒救了,因為再次進入T2 的安全設置需要輸入用戶名和密碼,但是因為格掉了硬碟,用戶名和密碼查找不到,然後T2就徹底不讓你做任何安全設置了。你也就無法從U盤安裝系統了。而且,目前,即使用聯網還原系統,也搞不定,當然這更可能是因為機器太新,蘋果的伺服器還沒有做相應的調整。但這個坑真的把我坑了。本來7月25號就拿到手,結果真的用上等到了8月10號。
最後,關於一些細枝末節的信息:
True Tone 原彩顯示功能對外界顯示器也有效,比如我的DELL P2415Q,儘管是通過eGPU外接的,也一樣可以享受原彩顯示的效果,這個很好。
鍵盤,雖然我大多數時候都是用外接鍵盤,但這次手感確實比我之前2016款的蝴蝶鍵盤要好一些。其實挺明顯的,雖然鍵程還那麼短,但現在明顯不再是敲鋼板的感覺了,因為底下確實加了硅膠套墊著。
便攜性提升,太明顯了,雖然蘋果已經把15寸MBP的體積做到了極致,但我還是很少願意拿起它,移動著用,以至於我甚至買了一台MBA 11.6寸當三奶機。現在的13寸,體積比11.6寸沒大多少,略微重了一點,但性能比當初的15寸還要強大。真要感謝牙膏廠!512GB硬碟拿出100G裝了Windows,Surface Pro 2017 i7 也可以扔了。
續航,這個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測起來真挺麻煩,我只是簡單的測試了一下,自動亮度關閉,亮度調到70%,這個亮度其實已經比大多數筆記本滿亮度都亮了,開Wi-Fi播放YouTube上一個長3.74小時的播放列表,強制1080P模式,然後睡覺去了,早上醒來的時候,點開屏幕,視頻列表已經播完,剩餘電量50%;
關於待機耗電,即使是我的老款用了將近兩年,合上屏幕,一整夜掉電也只是0%,而且第二天開蓋就亮屏,立刻就可以幹活,這點蘋果基本算是合格。
總結,這一代13寸MacBook Pro 真不算什麼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