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兄弟倆,媽媽和奶奶各帶一個,6歲重聚,演繹出不同家教
雙胞胎的誕生一直是每一個家庭羨慕的,的確,一生就是兩個,不但彼此有個照應,還能相互幫助和相互促進。可這些想法都是作為家長單方面的意願,現實卻並非如此。
小菲就是個雙胞胎的媽媽,哥哥6歲,比弟弟大了2分鐘。
為了帶好兩個孩子,劉芳菲和婆婆分別養育一個孩子,哥哥由她帶,弟弟則有婆婆帶回家去。直到最近,兩個孩子都大了,婆婆才把弟弟送了回來。
可惜,新的問題出現了,兩個孩子的相處並不愉快。
第一天, 弟弟被推倒。
第二天, 弟弟臉上受了傷。
第三天, 弟弟流著眼淚求給奶奶說,哥哥不能接受咱們,咱們別在這厚臉皮了,還是回奶奶家吧。
無奈下,小菲只能做起兩個孩子的思想工作。
她對弟弟好言相勸,回頭又開始批評起了哥哥。
哥哥卻歪著小腦袋,不服氣的說:憑什麼我是哥哥就一定要讓著弟弟啊?
沒等小菲回答,弟弟在媽媽的身後認真地說道:兄道友、弟道恭,我尊敬你是我哥 ,你也要有一個做哥哥的樣子啊!你這樣就是對咱們媽媽的不孝順。
望著還在強詞奪理的大兒子,小菲突然升起一種愧疚之情。
的確,這些年,為了照顧好大兒子,她辭去了工作,希望能給他一個最好的教育,可除了教會背古詩、說英語等知識以外,卻從來沒有重視過孩子的道德教育。
而弟弟不同,他在奶奶的熏陶下,養成了謙卑有禮、積極好學的習慣。
如果不是兩個孩子同出一個屋檐下,這種不同還不容易被發現。
這時的奶奶緩解了小菲的情緒。
她認為對於孩子的教育,六歲還不算晚,但這可能需要媽媽更多的耐心和愛心。而在教育過程中,媽媽榜樣的作用也極為重要,她建議小菲以後多看一些歷史故事,以史為鏡,多看一些禮儀和家書一類的文章,能為兩個孩子樹立起一個符合自己家實際情況的家教和家風。
在奶奶的倡議下,小菲和孩子們共同學習。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哥哥不要任性的欺負弟弟,而是能和弟弟和諧相處,真正做到兄友、弟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