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攻城中最恐怖的一個裝備,凡是用上此裝備的人都是不怕死的人
古代打仗的電視劇看多了,我們常常會看到這種情形:一方守城一方攻城,攻城的一方都搬著長長的雲梯,架在城牆上往上爬,守城一方就會扔下火球或者其他武器攻梯子上的人。但攻擊不及的情況下,很容易就被士兵攻上城牆,大肆殺戮。最終,大門被撞開,大軍攻入,拿下城池。這種攻城的方式被稱為「雲梯攻城」,在古代的戰場中,基本上都是這種攻城方式。
城池對於國家來說就是一塊守地,在戰場中至關重要,所以,往往會有守將拚死守城的情形。這是古代戰爭的基本模式,所以,歷史上的戰爭史都是一場場的攻防戰。雲梯攻城的情況下,我們往往能看到那長長的雲梯架在高高的城牆上,想要爬上城牆的士兵前赴後繼,一個倒下接著另一個,雲梯在這種承重之下也是搖搖欲墜,一副隨時要倒下的樣子。
這個時候最讓人想不通了,明明推倒梯子就可以解決的事情,那麼,為什麼非要用火球、石頭、長矛什麼的來遠程攻擊呢?這豈不是捨本逐末么?可是,在古代的戰場上,最常用的還就是這種遠程攻擊方式,其實,這並不是因為古人太笨想不到推梯子,而是另有原因。
首先,從城牆的高度和梯子的高度上來說,這就涉及到一些物理方面的知識。我們知道,古人為了防禦,除了在城池周圍修築護城河以外,往往會把城牆修的非常高,大概是在十米左右的高度,可以說是非常巍峨了。在這種高度下想要用梯子攀上去,梯子的高度就不用多說了,所以,雲梯的名字也就是這樣來的。
試想一下,一架十幾米高的雲梯挨在牆上,就算是一個空梯子想要推倒都不容易,畢竟,人的手都伸不了那麼長。在真實的戰場上,雲梯上趴著的都是一個個的成年男性,那體型的重量就已經足夠了,想要推倒雲梯那才是難上加難。
再者來說,攻城的人不可能只有雲梯和普通士兵,還會配有弓箭手,這些弓箭手的射程都在一百五十米以外,在攻城的時候,城牆上的士兵但凡露個頭都有可能被插成篩子,更不用說去花費力氣推雲梯了。
除此之外,更加變態的是,有些財力雄厚配備精良的軍隊還會配備有一種防推倒的雲梯,這種雲梯是裝在車子上的,車子里有人躲在裡面,車身有防護措施,可以保證這人的安全。等到車子到了差不多的位置,人就可以將折成兩段的梯子給拿出來,用車身固定住梯子下面,這樣一來,這梯子就基本沒有推倒的可能了。
當然了,這種梯子製作複雜,成本更是非常之高,光是準備一些攻城的基本器具都需要小半年的時間。這半年裡大軍還要吃喝拉撒,還要運送物資,難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這種防推倒的雲梯就顯得太過繁複,反而是直接用這種簡單的雲梯更加方便快捷。
並且,有些無良的軍隊還會讓征服的俘虜們上雲梯攻城,自己的部隊排在最後,所以,在攻城的時候即使被推倒了也沒什麼影響,反而解決了俘虜的後患,一舉兩得。
據《武經總要》所記:宋代雲梯的主梯也分為兩段,並採用了摺疊式結構,中間以轉軸連接。這種形制有點像當時通行的摺疊式飛橋。同時,副梯也出現了多種形式,使登城接敵行動更加簡便迅速。為保障推梯人的安全宋代雲梯吸取了唐末雲梯的改進經驗,將雲梯底部設計為四面有屏蔽的車型用生牛皮加固外面,人員在棚內推車接近敵城牆時可有效地抵禦敵矢石的傷害。
可以說,在真正的攻城戰中,雲梯只是一種吸引兵力的方式,能攻上去就上去,實在不行還有另外一種方式同時進行著,那就是石錘撞城門。這又可以吸引一部分守軍,加上一些士兵還要負責抵抗弓箭手,兵力在這種情況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分散。這樣一來,很容易就會給攻城一方機會,一旦防守不及,就會讓人鑽了空子。
在這種情況下,遠程攻擊在防守時就會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只要守住城門不被撞開,守住城牆不被敵軍攀上來,就這樣耗下去,絕對是攻城的一方先受不了。弓箭有限不說,在居高臨下的時候,什麼火燒,石頭砸,弓箭射等等攻擊方式絕對會造成爬梯子的士兵最大的傷亡。
再者,有時候為了防止攻城,一些城牆在修築方面還會加一些改進措施,就是將城牆的牆面建成有弧度的,這樣一來那些長雲梯就不是無敵的了,反而很容易就此滑落下來。只不過,這種牆面的建造仍然是需要時間和成本罷了。
並且,在古代是有專門的攻城部隊的,一旦城牆遭到破壞或攻城塔已經就位,自願上陣的士兵就會發動突擊。這種部隊以「凄涼的期待」而聞名,因為,他們都已經做好傷亡的打算。但是,在這種部隊中能成功生存下來的人,都會在晉陞、頭銜和戰利品上得到最高的獎勵。
參考資料:
『《古代攻城用具》、《武經總要》』
※北京有座娘娘墳,墳中的女人曾非常傳奇,一生富貴受寵到死
※李白的這首詩,讓楊貴妃陶醉不已,你讀過嗎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