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炮轟收視作假,他做了連崔永元都不敢做的事!

炮轟收視作假,他做了連崔永元都不敢做的事!

作者 | 格調君


來源 | 財經格調(cjgd6668888)

崔勇元憑藉一己之力,撕開了娛樂圈鮮為人知的黑幕:

陰陽合同、偷稅漏稅,洗錢.............

在國家的重磅出擊之下,娛樂圈頓時一片涼涼。

就在眾人以為,對娛樂圈的整治即將收尾,卻沒成想,生活的戲劇性大於戲劇本身。

知名導演微博控訴收視率作假,又再度燃起了輿論宣戰娛樂圈更大黑幕的風暴。

名導炮轟收視造假:播前先交7200萬

堪稱20年難遇的颱風「山竹」剛剛退去,娛樂圈卻迎來颶風般的大消息。

曾屢次被提名白玉蘭獎最佳導演的郭靖宇,在湖北大學演講時,發微博公開炮轟收視率作假!

微博中郭導表示,新作《娘道》播出遙遙無期,就在百思不得其解時,業內人指點:

斥資購買收視率,90萬一集。

換句話說,總共80集的《娘道》,如果想在衛視上映,需先交7200萬。

而衛視購買劇集的價格僅僅130萬一集,也就意味著,導演帶領團隊辛辛苦苦幾年,才拍攝出的作品,其中高達70%的收益要上交給衛視,才能如期播出。

更狠的是,最後不想眼看著拍攝的作品,一直被束之高閣,就繳納了7200萬的BH費後,衛視再度獅子大開口,郭導這次沒有妥協,於是網路水軍的惡意差評低分,就很神奇的出現了。

郭導微博一經發表,輿論一片嘩然!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明星的天價片酬,才是娛樂圈的毒瘤,沒成想與收視率造假相比,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要知道,像郭導這種獲獎無數,作品等身的知名大導演,都在收視率作假上無能為力,忍無可忍之下,才怒發微博抗議,可想而知,其他籍籍無名導演的處境。

郭導率先開炮後,眾多導演力挺:

曾擔任電視劇《遠大前程》監製和總編劇的陳思誠怒斥:不買「裸播」便沒有收視率!

靈河文化靈河製作的《沙海》、《SCI謎案集》官微紛紛轉發,表態支持。

除此之外,著名演員趙文卓、於毅、薩日娜等也強勢聲援!

甚至就連光線傳媒老總王長田都看不下去了,跟進發微博炮轟:

監管發聲:嚴肅處理!

該來的終究逃不掉!

就在收視率造假引發眾怒時,廣電總局迅速表態:已採取相關措施,並會同有關方面抓緊開展調查,一經查實違法違規問題,必將嚴肅處理。

其實這並不是監管首次重拳出擊,早在9年之前,廣電總局就曾嚴查收視率買賣兩端人群

之後,官媒人民日報更是連發三文痛斥收視率造假。

而在2014年,廣電總局更是出台電視收視率調查國家標準。

然而讓人疑惑的是,監管屢屢痛下殺手,為何收率作假,不僅未見絲毫收斂,卻反而是更加變本加厲?

自然是一個貪字了得,要知道就連馬克思都曾說過:如果有20%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

如今面對高達70%收益的誘惑,試問,誰不心動?

這也就是即使監管屢屢出擊,但卻依然阻擋不了無數的影視公司、數據巨頭,相繼加入到收視造假的大軍中去。

面對資本的作惡,製片方要不忍,要不就像郭導一樣強勢反抗。

要知道,隨著近年來影視劇的蓬勃發展,在強大的造星效應下,影視作品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然而,2015年開始實施「一劇兩星」政策,也就是所謂的:一部電視劇,最多只能在兩家衛視播出。

供求如此失衡,製片方整個團隊辛辛苦苦製作的影視作品,很可能就未播出前就已經夭折。

僅僅在2015年,400多部電視劇作品,嗷嗷待哺的等著上映,然而最終成功上映的卻只有160部。

果真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在部分影視劇刷屏的同時,卻是更多的同行,欲哭無淚。

就拿2016年12月4日播出的《美人私房菜》為例,浙江衛視播出後,僅僅0.184的收視率,低的簡直是慘不忍睹,就連廣告都不如。

難不成,浙江衛視的觀眾,喜歡看廣告更甚於拍的還尚可的《美人私房菜》?

原來是製作方未購買收視率,於是這神奇的一幕,就此發生。

如此明目張胆的收視率作假,就連中電協都發文怒斥。

如今歷史的一幕又在重演,奮起抗擊的郭導甚至表示:若能還行業清流,靖宇願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數據寡頭壟斷,索福瑞為虎作倀

在影視行業,收視率堪稱是讓人趨之若鶩的「通用貨幣」。

高收視率意味著影視作品更受觀眾歡迎,而只有讓消費者甘心掏錢包的付費,製片方才能收回投資,進而盈利。

換句話說,收視率是沒有原罪的,卻是容易被操控的,尤其是被趨利的資本盯上後,一切似乎都會變質。

在資本方的縱橫捭闔之下,唯收視率論,也早已是心照不宣的的潛規則。

在這個閉塞的利益鏈條中:

有電視劇版權的一方購買收視率,是想提高跟播出平台交易的籌碼,以讓劇集賣出高價;

對於衛視而言,高收視率意味著,廣告可以賣出天價。

在這種趨勢下,收視率作假自然也就屢禁不絕了。

而在中國的收視率市場,由央視和外資凱度集團合資的索福瑞,幾乎是一家獨霸。

就在一個月前,《天盛長歌》首播兩日,豆瓣和貓眼評分居高不下,甚至刷新今年國產古裝劇評分最高記錄。

即使是在新浪微博官方發起的投票中,改編自天下歸元小說《凰權》的《天盛長歌》,支持率更是遙遙領先。

然而詭異的是,索福瑞發布的CSM52城收視卻只有0.55%,連衛視第一名的40%都沒有。

收視率與民意輿論差距如此懸殊,簡直是聞所未聞。

結果在輿論的一片討伐聲中,索福瑞也只是臨陣換帥,最終不了了之。

造假作弊付出的代價如此之小,而獲得的收益又是奇高,兩相比較之下,作假也就見怪不怪了!

甩鍋堪稱一絕:影視作品垃圾,怪觀眾!

造假不可怕,可怕的是造假成風導致的:垃圾劇受追捧,良心劇頻頻爆冷,卻怪觀眾垃圾。

早在去年,小鋼炮語出驚人:國內有很多垃圾電影,還不是有那麼多垃圾觀眾,你不去捧場,就沒這東西,往往垃圾票房還很好。

你導演拍出垃圾毀三觀的電視劇,衛視通過數據造假造成被追捧的假象,反過來摔鍋給觀眾。

說是觀眾們的三觀不行了、觀眾們愛看。

這什麼邏輯?

那麼請問,2017年點擊量破百億的影視劇就有12個,最高年內播放量甚至高達457.9億。

而全球總人口也才不過75億。

就這種,已然刻意在聲音,服裝,甚至是眼神,心甘情願的成為意淫的"人設"的電視劇,全球居然人均反覆看了7遍?

這到底是觀眾垃圾,還是影視劇垃圾?

數據作假到如此猖獗的地步,可想而知郭導的反擊將何其艱難。

讓收視率造假遠離我們,也註定是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

如果說金融是一國經濟的核心,那麼傳媒就是文化的頂樑柱。

最高領導人曾經定調:要打造文化自信,輸出"中國價值觀"!

而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影視是很重要的載體。

如今,造假成風,逃稅不止的娛樂圈又如何能承擔起重塑文化自信的重擔?

貪心不足蛇吞象

窮病並不可怕,只要還有敢於破釜沉舟的勇氣,至少還有救。

然而人一旦得了貪病,那已然是藥石無靈。

從滴滴、碧桂園到如今的娛樂圈,在眾多的悲劇和亂象面前,輿論討伐,監管重磅出擊。

然而又有何用?

被資本蒙蔽雙眼的資本,在巨大利益的誘惑下,永遠停不下作惡的腳步。

得了窮病,只要賺錢,就能醫治。

但貪戀橫生的資本,最多的錢都無法滿足他們心中的貪慾。

而錢是永遠也賺不完的,也註定了他們一旦誤入歧途,終難回頭。

響鼓仍需重鎚,今天終於有人向數據造假宣戰了,繼天價片酬之後,收視率造假或將迎來史無前例的整治風暴。

米爾軍事網| 誠邀編輯(兼職)

如果您熟悉軍事類平台的文章調性,有才華、有調性,有內涵而不失風趣,懂軍事、懂時事、懂媒體,我們可以為您提供一個最優平台,我們歡迎具有寫作經驗的人士加入(地域不限)。聯繫請帶上作品(無作品勿擾)添加微信號:hutui996,添加時請註明:應聘編輯(米爾軍事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爾網 的精彩文章:

越南為什麼這麼橫?
前首富、一代梟雄即將出獄?第一槍開向馬雲、劉強東!

TAG:米爾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