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宋鎮蜀神將,不能入選「中興四將」,但位列「南宋七王」

南宋鎮蜀神將,不能入選「中興四將」,但位列「南宋七王」

「南宋七王」系列,涪王吳玠

「南宋七王」,哪七王?蘄王韓世忠、鄜王劉光世、循王張俊、鄂王岳飛、和王楊沂中、涪王吳玠、信王吳璘

涪王,從這個封號來看,是一個巴蜀方向的王,能在南宋巴蜀方向封王的,除了吳氏兄弟,還有何人?

涪王,就是抗金名將吳玠的封號,以前還在糾結吳玠為什麼沒有入選「中興四將」的朋友,可以釋懷了,能被封為異姓王(雖然是追封的),已經足以顯示他的榮耀了。

吳玠

吳玠之所以在南宋中興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是因為沒有他的「川陝保衛戰」,也就沒有後來的「郾城大捷」「順昌大捷」了。這是一個先後關係,保不住巴蜀,蒙古滅宋的劇情可能就會提前到來。

而且,在吳玠面前,終於打破了金軍「鐵浮屠」「拐子馬」戰無不勝的神話。這極大地鼓舞了宋軍的氣勢,宋將也在此基礎上,創造了更多破金軍騎兵的方法,這對於一向自負的金兀朮來說,是莫大的打擊。

金兀朮成就了南宋很多名將,基本上所有的南宋抗金名將都和金兀朮交過手,一方面說明金兀朮非常好戰,另一方面也說明,金兀朮,也是一個軍事強人。能轉戰大江南北,打遍大半個中國,這種毅力,就不簡單。

金兀朮

要看懂吳玠,就得看懂宋金交戰的形勢。

金國在佔領河北以後,面臨3種選擇:

第一、從陝西進入四川,佔領巴蜀,從巴蜀東出長江,順流直下,全取江南。

第二、從河南下荊襄,再取江南。

第三、直接從淮南強渡長江,直搗臨安。

這3種路線其實也是歷來北方王朝進攻南方王朝的老套路,方法一樣,只是換了不同的人罷了。

金國的「國相爺」完顏宗翰(粘罕)支持走第1條路,但「三太子」完顏宗輔和「四太子」完顏宗弼(金兀朮)支持走第2、3條路。

我估計是金太宗不太放心粘罕獨取巴蜀,難以控制,便將粘罕調到東線,和宗輔、宗弼一起主攻第2、3條線路,只留下金國戰神完顏婁室率偏師走第1條線路。

結果就是:金軍在東線遭到了宋軍的頑強抵抗,金兀朮雖打過了長江,搜山檢海,但最後差點沒回來。兩宋「5大保衛戰」中的楚州保衛戰就發生在這個時候,從這一戰就可以看出南宋軍民堅決抗戰的態度。

楚州保衛戰

反而是作為偏師的婁室這一路,取得了不錯的戰績,佔據了關陝的一些重要據點。「5大保衛戰」中的陝州保衛戰就發生在這個時候,婁室的軍事才能給宋軍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吳玠此時雖然在抗金隊伍中,但還是一個小頭目,沒有太多的表現機會。直到他的頂頭上司曲端被川陝軍主帥張浚「法辦」,吳玠才真正走向抗金的指揮一線。

走東線失利的金國此時才明白過來:走西線雖然更慢,但是最保險。於是金太宗又將完顏宗輔和金兀朮調到西線,全力進攻川陝。南宋的川陝壓力一下子陡增起來(幸運的是:婁室在此時病死),吳玠的經典之戰:「和尚原之戰」、「饒鳳關之戰」、「仙人關之戰」就發生在這之後。

金宋大戰

戰爭的過程我就不講了,到處都能搜到,經典的橋段就是:金兀朮割須棄袍、「衍慶功臣」完顏撒離喝被殺成「啼哭郎君」,大將韓常丟了一隻眼睛。

如果沒有吳玠的浴血奮戰,和平,也許很久都不會到來。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號「賨人客」,一個有「靈魂」的歷史作者,專註原創,拒絕抄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蜀山筆俠 的精彩文章:

《鹿鼎記》里的韋小寶經歷的雅克薩之戰,現實中到底是怎樣的?
歷史上真實的岳飛,要不要講,我很糾結

TAG:蜀山筆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