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CNCF:雲原生技術使用量增長 200%、Serverless 增長 22%

CNCF:雲原生技術使用量增長 200%、Serverless 增長 22%

一年兩次的CNCF報告調查社區以便更深入地了解雲原生技術的採用情況,這是CNCF第六次關注容器管理市場的行情。

幾大要點

自2017年12月以來,CNCF項目在生產環境中的使用量平均增長超過200%,評估量更是猛增372%。

自2017年12月以來,Serverless技術的使用量不斷增長,增幅達到22%,大多數調查對象使用AWS Lambda(70%)之類的託管平台。

雲原生技術的三大優勢是縮短部署時間、提高可擴展性和加強雲移植性。

員工超過5000人的大企業公司中40%的調查對象在生產環境中運行Kubernetes。

調查方法和調查對象

這是我們迄今為止收到答卷最多的一次調查,2400人參與了調查,主要來自北美(40%)和歐洲(36%),從事研發人員或與IT相關的崗位:

研發人員:49%

運維人員:36%

IT經理:11%

開發經理:14%

大多數調查對象來自員工超過5000人的公司,因而本次調查的結果偏向於CNCF技術在大企業中的使用。幾大行業是科技(22%)、軟體(22%)、金融服務(9%)和電信(8%)。

本次調查用英文進行,中文版調查目前正在進行中,結果會在今年晚些時候公布。可以查看下面另外的調查群體細分情況:

不斷變化的應用程序開發格局

在這次最新版的調查中,我們添加了版本發布方面的另外問題,更深入地了解公司如何在管理軟體開發周期。微服務架構的好處之一是能夠靈活部署,這讓公司可以儘可能頻繁地完成發布。在微服務問世之前,典型發布周期的頻率低得多,通常是一年發布一兩次。調查結果反映了這個情況,調查對象的發布周期分布相當均勻:

每周發布(20%)

每月發布(18%)

每天發布(15%)

臨時發布(14%)

你的發布周期是怎樣?

這些發布大多數是自動化的(42%),25%的調查對象採用了混合發布方法,27%的調查對象採用手動發布。隨著自動化發布越來越常見,管理持續集成/持續交付(CI/CD)管道的工具也越來越流行,其中Jenkins是主要的工具(70%),其次是Terraform(27%)和自定義腳本(26%)。

發布周期是手動的還是自動化的?

此外,67%的調查對象每天簽入(check-in)代碼多次,28%的調查對象每周簽入代碼數次,6%的調查對象每月簽入代碼數次。

至於環境中機器的數量(包括虛擬機和裸機等),較之2017年12月的上一次調查,我們看到機器超過5000台的環境小幅增加,由14%上升到17%,6台至20台機器的環境從18%下降到16%,21台至50台機器的環境佔14%,51台至100台機器的環境佔11%。

你的環境中平均有多少機器?

什麼雲?

我們繼續看到公司結合使用本地(64%)、私有雲(50%)和公共雲(77%)解決方案。

貴公司/組織使用下列哪些類型的數據中心?

至於容器,大多數公司部署到AWS平台(由69%降至63%),其次部署到本地伺服器(由51%降至43%)、谷歌雲平台(由39%降至35%)、微軟Azure(由16%升至29%)、VMware(24%)和OpenStack(由22%降至20%)。

貴公司/組織將容器部署到下列哪些環境?

這些數字繼續與我們在去年看到的趨勢相一致,有兩處顯著的變化。首先,本地伺服器的使用量由2017年12月的51%降到了43%,這很可能是由於私有雲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其次,這是我們第一次在這類調查結果中看到VMware得到廣泛使用,在2017年12月的調查中,只有1.2%的調查對象提到了使用VMware平台。

容器的增長情況

73%的調查對象目前在生產環境中使用容器,剩餘的27%計劃在將來使用容器,而去年分別只有75%和25%。除了用於測試(85%)和開發(86%)外,89%的調查對象目前還將容器用於概念證明。

貴公司/組織將容器用於:

組織通常運行的容器數量也保持穩定,運行的容器少於50個的佔29%,50個至249個的佔27%,250個至999個的佔17%,容器數量超過5000個的佔15%。使用容器不到50個的組織略有增多,從2017年12月的23%上升到29%,使用容器在250個至999個的組織略有減少,由22%降到17%。

貴公司/組織通常運行多少個容器?

至於容器管理工具,Kubernetes仍是領頭羊,83%(去年是77%)的調查對象提到使用它,其次是亞馬遜ECS(由18%增至24%)、Docker Swarm(由17%增至21%)和Shell腳本(由12%增至20%)。

貴公司/組織用什麼工具來管理容器:

Kubernetes

58%的調查對象在生產環境中使用Kubernetes,而42%的調查對象在評估將來是否使用。相比之下,員工超過5000人的企業公司中40%在生產環境中運行Kubernetes。

在生產環境中,40%的調查對象運行2個至5個集群,運行1個集群的佔22%,6個至10個集群的佔14%,超過50個集群的由9%增至13%。

至於Kubernetes在哪個環境中運行,51%的調查對象使用AWS(比57%有所減少)、本地伺服器(由51%降至37%)、谷歌雲平台(由39%降至32%)、微軟Azure(由23%降至20%)、OpenStack(由22%降至16%)以及VMware(由1%猛增至15%)。下圖顯示了調查對象在哪裡運行Kubernetes以及在哪裡部署容器。

Kubernetes環境vs容器環境

就本地開發而言,大多數調查對象將目光投向Minikube(45%)、Docker Kubernetes(39%)和本地Kubernetes安裝(30%)之類的環境。

我們還詢問了調查對象用什麼工具來管理應用程序的各個方面:

打包:首選的打包方法是Helm(68%),其次是託管的Kubernetes解決方案(19%)。

自動擴展:大多數調查對象在自動擴展無狀態應用程序(64%),其次是Java應用程序(45%)和任務/隊列處理應用程序(37%)。未使用自動擴展的調查對象沒有意識到這項功能(21%),或者目前不想自動擴展工作負載(31%)。

入站提供方:提到的幾大Kubernetes入站提供方是Nginx(由57%增至64%)、HAProxy(29%)、F5(由11%增至15%)和Envoy(由9%增至15%)。

公布集群外部服務:調查對象公布集群外部服務(比如互聯網或其他虛擬機)所藉助的首要方式是負載均衡系統服務(67%)。其次是L7入站(39%)以及與第三方負載均衡系統集成(33%)。

將組織內的Kubernetes與多個團隊隔離:調查對象使用命名空間(71%)、獨立的集群(51%)或只用標籤(15%)將Kubernetes裡面的多個團隊隔離開來。

隔離Kubernetes應用程序:調查對象使用命名空間(78%)、獨立的集群(50%)或只用標籤(21%)將Kubernetes應用程序隔離開來。

生產環境中的雲原生項目

雲原生項目有哪些優勢?調查對象提到的三大原因是:

縮短部署時間

提高可擴展性

加強雲移植性

至於用於生產環境中和評估中的雲原生項目:

CNCF項目

自上一次調查以來,許多CNCF項目在生產環境中的使用量有了顯著提升,比如Containerd(由18%升至45%)、CoreDNS(由7%升至36%)、Envoy(由4%升至24%)、Fluentd(由38%升至57%)、gRPC(由22%升至45%)、Jaeger(由5%升至25%)、Linkerd(由3%升至16%)以及OpenTracing(由8%升至21%)。

CNCF項目的使用量自上一次調查以來平均增長了200%。

評估CNCF項目的調查對象的數量也增多,Containerd(由22%升至55%)、CoreDNS(由14%升至64%)、Envoy(由26%升至74%)、Fluentd(由22%升至43%)、gRPC(由16%升至55%)、Jaeger(由15%升至75%)、Linkerd(由15%升至84%)以及OpenTracing(由25%升至80%)。CNCF項目的評估量自上一次調查以來平均增長了372%。

對CNCF來說是新面孔的項目也有很高的關注度,調查對象尤其在評估SPIRE(94%)、TUF(93%)、Open Policy Agent(92%)、Vitess(92%)和SPIFEE(92%)。

使用和部署容器面臨的挑戰

雲原生技術改變了公司設計和構建應用程序的方式,挑戰不可避免。調查對象面臨的幾大挑戰有:

開發團隊的文化轉變(41%)

複雜性(由35%升至40%)

缺乏培訓(40%)

安全性(由43%降至38%)

監控(由38%降至34%)

存儲(由41%降至30%)

網路(由38%降至30%)

這幾大挑戰出現了兩個顯著的變化。雖然這是我們第一次明確詢問開發團隊的文化變化,但這種文化變化是調查對象提到使用和部署容器時面臨的最大挑戰。其次,缺乏培訓是調查新增的一項。去年CNCF在Kubernetes培訓上大力投入,包括免費和付費課程、為Kubernetes管理員和應用程序開發人員提供認證,我們繼續支持發展過程中需要額外培訓資源的新項目。

其餘幾大挑戰與我們以往的調查相一致,但隨著有更多的資源和工具用於解決這些問題,比例在持續下降。

使用/部署容器方面你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隨著雲原生存儲項目不斷發展,提到存儲和網路是挑戰的調查對象所佔的比例在下降,比如這些項目:

Rook:11%的調查對象在生產環境中使用,89%(去年是29%)在評估。

Minio:27%的調查對象在生產環境中使用,73%(去年是28%)在評估。

OpenSDS:16%(去年是7%)的調查對象在生產環境中使用,84%(去年是14%)在評估。

REX-Ray:18%的調查對象在生產環境中使用,82%在評估。

Openstorage:19%(去年是31%)的調查對象在生產環境中使用,81%(去年是36%)在評估。

貴公司/組織在使用這些雲原生存儲項目中的哪些:

Serverless的增長情況

我們還在這次調查中繼續跟蹤Serverless技術的增長情況。目前38%的組織在使用Serverless技術(去年是31%),32%使用託管平台,6%使用易於安裝的軟體。

37%(去年是41%)的調查對象並未使用Serverless技術,但另有26%的調查對象計劃在今後一年至一年半內使用。

幾大易於安裝的Serverless平台有以下:

Kubeless(由2%升至42%)

Apache OpenWhisk(由12%升至25%)

OpenFaas(由10%升至20%)

貴組織使用哪些易於安裝的Serverless平台:

幾大託管的Serverless平台是:

AWS Lambda(70%)

Google Cloud Functions(由13%升至25%)

Azure Functions(由12%升至20%)

貴組織使用哪些託管的Serverless平台:

Serverless的使用量在增長,大家對Serverless項目CloudEvents也有濃厚的興趣,80%的調查對象在評估該項目,21%在生產環境中使用。CloudEvents是CNCF Serverless工作組主持的一個項目,旨在制定一種規範,從而以通用的方式來描述事件數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頭條 的精彩文章:

IBM、BMC、HPE集體缺席的雲管理服務,是數字化轉型新思維
IBM AI 競賽制勝藍圖

TAG:雲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