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進口的洋槍洋炮在戰場上起了多大作用?
文|羅山
馮子材故居
進入19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武器的革新突然變得特別迅速,新式裝備層出不窮。各國的武器專家都在探索中,新原理新技術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新的裝備有時服役兩三年後就被對手拉出代際差距,根本沒法打。對於大清這種沒有自主研發能力,單純依賴進口和仿製的國家而言,武器過時得就特別快。李鴻章自然心知肚明。他深知淮軍的戰鬥力主要靠著西洋火力維繫,自然仍竭力追求外國新式武器,「聞外國有一器新出,一法新變,未曾不探求而寫仿之,以教練將卒」。南北戰爭後,淮軍很快喜提加特林機槍,定名為「格林機炮」。1877 年,又添購克虜伯後膛鋼炮140尊,採用德國編製,編成新式炮隊 19 營。1884 年,李鴻章奏請朝廷,將所部各營「一律操用克虜卜(德制克虜伯Krupp)、阿摩士庄(英制阿姆斯特朗Armstrong)等炮,呍啫士得(美製溫徹斯特Winchester)、哈乞開思(法制哈奇開斯Hotchkiss)、毛瑟(德制毛瑟Mauser)等槍」。
柯爾特左輪手槍
清朝的這些努力沒有白費,這些進口武器的確提升了清軍的戰鬥力。1885年,侵越法軍逼近廣西門戶鎮南關,與馮子材統率的清軍爆發大戰。法軍手拿格哈M1874步槍(Gras Modèle 1874),這種步槍使用11毫米口徑的黑火藥中心發火彈(Black powder centerfire cartridges),還有半米多長的超長刺刀,很是威風。雖然這種步槍還未使用彈倉,射擊後需要拉開槍栓退殼,再放入新的子彈,才能上膛重新擊發,但在當年是主流配置。在炮火掩護下,法軍沖向了大霧籠罩中的清軍山地工事。不料,一陣密集的槍響劃破長空,清軍陣地上槍炮聲大作。雖然絕大多數清軍還是使用傳統冷兵器,但法軍驚訝地發現,清軍約有1/4的精銳部隊裝備了美國林明敦槍(Remington Rolling Block rifle),這種單發步槍射速不比法軍的格哈M1874步槍慢。清軍有這些西洋火力助陣,法軍不得不退卻。
然而,清軍永遠無法做到與世界潮流同步。大多數時候清軍的洋槍裝備率不超過一半,大部分士兵還拿著傳統武器,洋炮就更加稀少。而這些珍貴的洋槍洋炮也並不總是先進好用。此前網上曾有文章,號稱「驚呆了,原來清軍竟裝備著世界上最先進的步槍和火炮」,甚至還舉出曾國藩軍隊使用米涅彈的例子妄圖證明這一錯誤結論。這純屬一知半解,對當年的技術進步毫無概念,米涅彈就是其中的典型。這是一種僅能提升舊裝備性能的發明,在極短時間內被迅速淘汰,與後來更先進的金屬定裝槍彈沒有任何技術聯繫。它在1855年算是新銳發明,1865年的時候就已經極其落後(1864年普丹戰爭,使用米涅彈步槍的丹麥軍隊被普魯士吊打)。清軍拿著幾十年前的過氣先進裝備上戰場,相當於在今天拿出一部翻蓋手機播放和弦彩鈴,更像是一種行為藝術。
諾登飛連珠炮
1900年,八國聯軍在清軍武庫中發現了「諾頓菲爾特速射機關槍」(Nordenfeldt Gun,清人稱之為「諾登飛連珠炮」),也絕不會感到驚訝。這種武器在1878年發明,在1883年被清朝引進,動作不可謂不迅速,但就在這一年更先進的馬克沁機槍(Maxim gun)出現了,諾登飛連珠炮迅速過氣。諾登飛連珠炮仍然需要士兵用手搖才能發射,而馬克沁機槍只需要扣下扳機就可以持續進行火力輸出,幾個馬克沁機槍組就可以壓制幾萬非洲起義者。
曾國藩寄希望於傳統的重光,李鴻章則醉心於引進技術。但一味引進、模仿,永遠只能撿別人剩下的,永遠無法趕上最先進的水平。正是因為技術的革新如此迅猛,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的清廷只能不停地買買買,可是等到貨的時候又落後了。中法戰爭時期,前線清軍其所用火炮「多系光口,而不用螺螄炮口」,說明還在用老式滑膛炮,射程和精度遠遠趕不上法軍的線膛炮。而不斷的海外訂購,造成清軍的軍火採購缺乏統一標準(當年也的確沒有國際標準),槍炮成了真正的萬國牌。
甲午戰爭期間,安徽廩生朱照在給張之洞的《上張香濤制府條陳平倭事宜書》中寫道:「炮則有格林(美製加特林)、阿姆斯脫郎(英制阿姆斯特朗)、克虜伯(德制)、田雞炮(土製虎蹲炮)、開花炮等種,槍則有新舊毛瑟(舊毛瑟無彈倉,系單發)、林明敦(美製)並中國自製之快利槍(上海仿製),名色繁多,殆難指屈。」當年清軍士兵素質太低,好不容易學會某一種洋槍的使用方法,結果又要學新的,「即營官、哨弁尚有不能盡識者哉」,很多軍官也不是每種槍都會使。實際上,清軍使用的槍炮種類比這些還要繁雜得多。這些槍炮互不通用彈藥、零部件,給清軍的後勤造成了巨大壓力。而在平壤戰役中,清軍曾憑藉洋槍火力打得日軍無法前進,但速射槍炮消耗彈藥太快,彈藥儲備很快告罄,清軍主帥葉志超嚇破了膽,連夜倉皇逃竄。此時的清軍,離開洋槍已經不會打仗了。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講究血統純正的德國納粹,為何軍團里還有日本人印度人?
※《聰明的一休》中的大將軍,權力極盛暴斃,日本歷史劇卻隻字未提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