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宇宙中星體種類很多,它們的組成物質有啥不同嗎?都是質量在主導

宇宙中星體種類很多,它們的組成物質有啥不同嗎?都是質量在主導

宇宙中星體的種類有很多,有恆星、褐矮星、行星、矮行星、彗星和小行星等,這些星體的區別並不在於自身物質元素的不同,而是由其質量大小決定的。

宇宙誕生後不久就產生了氫元素和氦元素,其中氫元素大多約佔到了99%,氦元素占將近1%,另外還有一些鋰、鈹等元素,那時宇宙的物質密度和能量丰度都是很高的,所以很容易形成一些大質量恆星和黑洞。

很多元素都是由恆星的內部核聚變製造出來的,除了氫和氦元素之外,元素周期表上鐵以下的元素的形成過程基本都是如此,原始質量在0.5-8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在主序星階段結束之後會成為白矮星,比其更小的恆星則會成為黑矮星,通常恆星的壽命特徵是質量越大的壽命越短,質量越小的壽命越長,最大的藍特超巨星壽命頂多只有幾百萬年,但是較小的紅矮星的壽命卻可以長達幾千上萬億年。

質量在太陽的8到30倍之間的恆星演化到晚年階段的時候,會以一場超新星爆發的形式結束其主序星階段,之後形成一顆中子星,在這一時刻會有鐵以上的大量重元素被製造出來,我們所用的很多金屬,比如鐵、銅、銀、金等都是從超新星爆發和中子星相撞中形成的。

更大質量的恆星在主序星階段的末尾也會經歷一場超新星爆發,但是之後它會成為一個黑洞,其產生的大部分物質都會被黑洞吸收。

每一種元素都有其不同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它們在多種力的作用下組成分子,然後形成塵埃,接著凝聚成小石塊,進而再匯聚成小行星,接著又碰撞融合成矮行星和行星等,就這樣一步步變大,等質量能達到如今太陽的0.8%的時候,就可以成為恆星了,當然,成為恆星這種天體之後,質量還會繼續增長,有的恆星的質量甚至能達到太陽的數百倍,如果超過恆星質量極限的話,那麼這個天體就會直接坍縮成黑洞了。

我們太陽系中各種各樣的天體也是這麼形成的,太陽誕生於50億年前,並非宇宙中最早形成的恆星,所以我們的太陽系中有各種各樣的元素,而在我們的地球上還有著各種各樣的元素礦藏,它們其實最早都是來自於恆星,其中有一些來自於恆星的核聚變,而有一些則是來自於超新星爆發和中子星碰撞,這些宇宙中最激烈的能量和物質轉換方式,共同催生了組成多彩多姿世界的物質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大世界 的精彩文章:

太陽不會打西邊出來?在這個鄰居星球上,太陽就是打西邊出來的
北極星為啥是北極星?和它自己沒關係,地球將來會把北極星換掉的

TAG:科普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