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虎頭蛇尾的灤州兵諫,比武昌起義更讓清廷措手不及

虎頭蛇尾的灤州兵諫,比武昌起義更讓清廷措手不及

原標題:虎頭蛇尾的灤州兵諫,比武昌起義更讓清廷措手不及


宣統三年的秋天,南北兩軍在漢口、漢陽進行血戰之際,晚清這間裱糊的破屋,屋漏偏逢連陰雨,再遇一場疾風驟雨。是年十月二十九日,第二十鎮新軍在秋操之際開抵灤州,適逢武昌起義的大潮波及,統制張紹曾突然聯合麾下三位協統以及第三鎮的盧永祥,電奏清廷提出所謂的最後通牒「十二條」,劍指清朝的「皇族內閣」,同一天山西宣布脫離清廷,在娘子關天塹集合的第二十鎮新軍,兵鋒直指京畿。卧榻之側的這場「灤州兵諫」,清朝的廟堂比得知武昌起義更為惶恐,畢竟武昌和京師之間山高水長,而倚馬可待的灤州城,只需要一場急行軍,大清就得提前下課,因為京畿周圍可以說無兵堪用。


清朝新軍


此時的大清京師的拱衛力量僅有「第三軍」一支人馬,也就是貝勒載濤督率的第一鎮北洋軍,這支源於「京旗常備軍」的人馬,戰鬥力可想而知。不過清廷仍然竭盡所能做掙扎,一方面下令將京奉路的列車均開抵京畿,以防第二十鎮長驅直入。一方面拖延時間,迫不及待地下了一道「罪己詔」,釋放了一批戊戌維新以來被緝押的人員,最重要的是穩住張紹曾,不僅不追究,反而授以侍郎銜,派遣為「長江宣撫大臣」。清廷還留有後手,即「通過徐世昌,聯絡張紹曾帳下第四十協協統潘榘楹,迫張紹增南下就職,萬不得已的時候遷都熱河」



張紹曾

但是一場灤州兵諫,已是熱鍋上螞蟻的清廷雖然更加狼狽,看似「穩坐釣魚台」的袁世凱也是始料未及。此時這位北洋集團的幕後執韁人,還在彰德裝腔作勢,因為他之前給清廷提出「六個要求」還未得到滿意答覆,對於從灤州傳過來的消息,袁世凱是又驚又喜。驚訝的是沒想到新軍第二十鎮,這支從六鎮北洋軍中各抽出一部分混編而成的人馬,統制張紹曾竟然沒有給自己打聲招呼就敢扯旗放炮。喜的則是這一舉動無異於再次多了一層向清朝廟堂之上施壓的籌碼,從而讓清廷接受自己提出的全部條件。當然,袁世凱亦有顧慮,那就是一旦清廷垮台的太快,這樣將失去一個可以利用的工具,畢竟這位精明的宦海狩獵者,他的獵物不僅包括困獸猶鬥的清廷,還有躍躍欲試即將逐鹿中原的各方力量。



袁世凱


最終,宣統三年十一月一日,袁世凱離開洹上村正式出山,第一站就是到孝感檢閱當地的北洋軍,同時電請清廷,勸阻「北狩熱河」。袁世凱要做的是謀劃著給這場宦海遊戲踩一腳剎車,儘管此時的局面已經更加複雜,因為北洋軍第六鎮統制吳祿貞單騎前往娘子關,與山西都督閻錫山商議後,聯合第二十鎮、第六鎮北洋軍以及山西新軍組成「燕晉」聯軍決定直撲京畿,吳祿貞本人亦被推舉為「燕晉聯軍大都督」。袁世凱不得不祭出釜底抽薪這一對策,吳祿貞的衛隊長馬惠田被收買,在正太路車站將吳祿貞及其參謀張世膺、周維楨等亂槍打死,灤州兵諫遂變成了虎頭蛇尾之局,從北方騰出手的袁世凱,還需要面對的就是收拾南方的舊山河。

參考資料:《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上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客棧 的精彩文章:

北洋軍閥的本色:大老粗只是表象,武夫對功名沒有抵抗力
抗戰中雜牌軍最悲壯的一戰,此戰過後,天下誰人不識「君」

TAG:拾文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