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給這裡捐衣服了,你不想要的東西別自以為是同情
這是城君原創的第1110個城市故事
非洲有一個村莊里,
孩子們沒有人管,也沒有人哄,
在地上哭累了,
就只能用自己沾滿泥巴的手,
抹掉髒兮兮臉頰上的眼淚。
蒼蠅在他周圍飛來飛去,
而離他不足30厘米的地方,
就躺著一把破損的刀片。
「阿西河村沒有垃圾桶,
這裡本身,
就是一個巨大的垃圾桶。」
一位志願者,
邊撿起刀片和玻璃渣,
邊對著這個小鎮嘆氣。
放眼望去,
當地人口中的「家」,
高級點的,
是廢鐵皮和聚合板圍成的棚屋,
更多的,
則直接用棍子將塑料袋撐起來。
誰能聯想到阿西河村,
所在的穆洛隆戈小鎮,
曾經被稱作「非洲經濟奇蹟「。
這裡的就業率,
曾經是肯亞其它小鎮的幾倍。
然而在九十年代末期,
借著救助非洲貧困的理由,
廉價甚至是免費的舊衣物,
不加管控地向非洲輸入,
有一部分,
甚至還帶著嶄新的吊牌。
全球幾乎70%的二手衣物,
賣不出去的、
穿了幾次不喜歡的,
最後都被匯聚到這裡。
有著近十三萬人口的阿西河村,
靠著發達的紡織業維持生活,
卻遭受了猛烈的一擊。
非洲85%的制衣廠倒閉,
曾經在「城市棉園」庇護里的小村,
也只剩下一大批失業的紡織女工。
阿西河村漸漸,
被大量廢棄衣服填滿。
二手服裝貿易,
是一個新的商機,
能養活另外一大批人。
何況以前的紡織業受政府補貼,
大家買不起當地產的衣服。
現在花很少的錢,
就能在二手市場挑好幾件。
大家有錢賺,有衣服穿,
政府還能從中獲得大量的稅收,
排在社會底層的阿西河村,
它的沒落當然無人理睬。
幾乎是同時期,
美國援助了肯亞,
建造了高速公路。
大量的貨物從港口登陸,
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內陸國家。
正好在高速沿線上的阿西河村,
又一次熱鬧了起來。
原以為可以重振旗鼓,
卻沒想到又是沉重一擊。
這裡是高速路的一個重要站點,
進入內羅畢的所有卡車,
都要在這裡排隊稱重付費。
許多司機沒錢在首都內比羅住,
便乾脆在小村過夜。
於是那些下了崗,
實在無路可走的紡織女工,
為了錢便開始出賣肉體。
甚至裡面一部分性工作者,
是只有十六七歲,
連避孕套都不會使的女孩。
停車,找一個板材搭起的小屋,
吃飯,上床。
這種廉價的賣淫模式,
在這個小村流行起來,
艾滋病也隨之蔓延。
村子裡和你擦肩而過的,
不是正被疾病折磨的婦女,
就有可能是HIV攜帶者。
酗酒,藥物濫用,色情電影,
是孩子們身邊每日輪播的日常,
HIV,
恐怕是孩子們,
最先學到的三個字母,
它就在貧民窟的,
每一面斷壁殘垣上。
然而這裡的大多數父母,
根本無暇管自己的孩子。
村裡一個叫所羅門的男生,
好不容易考上了當地的中學。
然而志願者卻發現,
他在聊天時,
從來不會坐下。
即便放學後很累,
在照顧弟弟妹妹時,
也只是站著。
志願者帶他去醫院,
檢查後才發現,
他已經被鄰居,
性侵了整整13個月。
所羅門的父親聽說後,
竟然毫不在意,
因為他早已知道,
但他拒絕到警察局起訴。
男孩又不會懷孕,
何況在這裡,
直到聽說所羅門感染了HIV,
他的父親才勉強同意報警。
誰料警方卻以犯人逃到外省,
作為無法追捕的借口。
志願者們在警局等守了幾天,
一位議員才不得已出面,
但他高傲地宣稱,
這都是給白人面子,
而不是出自對所羅門的同情。
這個被視為最有希望的孩子,
就這樣斷送了前途,
不得不離開學校。
輟學後的他,
打算去港口當個搬運工,
即便感染HIV的他,
已經不適合做重體力勞動了。
許多志願者的工作,
不但要幫助孩子,
還得監督父母。
有一位叫瑞薩的母親,
就必須被「重點關照」。
27歲的她曾經有六個孩子,
其中兩個不到一歲時,
就被她餓死了,
剩下的四個一生下來,
就成為了HIV攜帶者。
瑞薩不知道如何做個媽媽,
也不想做一個媽媽,
她只期待周日。
因為這一天,
可以到美國援助中心,
領取免費的奶粉和尿不濕,
然後換成酒喝。
人人自顧不暇,
即便越來越多的民間組織,
堅持用微薄之力,
幫助著婦女兒童。
政府也開始試著平衡,
二手市場和當地紡織業的關係。
但貧窮帶來的恐懼,
已深深入侵小村的每一個家庭,
他們等不了逐步改善,
他們需要慰藉。
越窮的人越會篤信宗教。
天主教在肯亞影響很大,
窮人僅有的金錢,
也願意捐給教會,
即便大多數神父目不識丁。
但彷彿只要聽見那句:
「賜予您的諸多恩惠……」
一切就真的可以變好。
他們迷失在教堂里誦讀聲里
卻看不到眼前,
我們將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當作注滿了同情的善意,
向自以為需要的地方,
不加詢問地傾倒進去。
只剩一絲力氣呼喊的受助者,
他們那幾近聽不清的求救聲,
被這樣不加規劃、沒有止境的慈善,
掩蓋了過去。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加微信號:nayizuochengg加入「那一座城」讀者會
※廈門 | 沙茶麵,憑什麼佔據了廈門小吃界的半壁江山?
※紐約丨9·11紀念碑上的2983個名字,背後隱藏著不尋常的意義……
TAG:那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