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波蘭,今生烏克蘭,這是一座「小歐洲」之城
利沃夫:前世波蘭,今生烏克蘭
文/馬劍
本文首發於總第869期《中國新聞周刊》
清晨,我被晃晃悠悠的火車送到了烏克蘭西部城市利沃夫。
第一次聽到利沃夫的名字是在四年前。當時它作為2022年冬奧會申辦國,因國內問題主動選擇了退出,我在暗自慶幸北京少了一個競爭對手之餘,也記住了這個名字。
走出車站,空蕩蕩的站前廣場上除了計程車司機,幾乎看不到任何人。一輛通往老城的有軌電車停靠在廣場前,車上除了幾個剛下夜班的工人,便只有我和我的背包。
老城還在沉睡當中,日出的幾縷光線從道路兩側的枝杈間投射下來。透過略帶裂紋的車窗,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藝復興風格和古典主義的建築交錯出現,讓人眼花繚亂。路邊幾隻鴿子從容而行,顯然正享受著清晨時分短暫的寧靜。
聽當地人說,這裡的建築可追溯到13世紀,在此後幾個世紀中,利沃夫在數次戰爭和入侵中都被奇蹟般地放過了,建築大多被保留了下來,而其他許多烏克蘭城市則沒有那麼幸運。
幾百年間,這裡曾多次易主,14世紀歸波蘭管轄,1772年隸屬奧地利,1918年又回到波蘭,1939年歸屬烏克蘭。歷經滄桑,這裡成了歐洲建築博物館,也享有了「小歐洲」的美譽。
其中不少建築都是波蘭統治時期留下的,只是如今,生活在這裡的波蘭人已經很少了。在蘇聯時期,這裡曾進行過大規模人口遷徙,原來占人口主體的波蘭、德意志居民遭到了驅逐。
如今走在大街上,很容易碰到波蘭遊客,一來距離近,二來這裡可以讓他們撫今追昔。「這所餐廳的房子是波蘭人建的,那家服裝店的房子也是我們建的。」波蘭遊客會自動地化身導遊,自豪地向你講述這座城市的歷史。當介紹到集市廣場附近的波蘭國王行宮時,便更滔滔不絕了。
擁有600年歷史的集市廣場是老城的中心,廣場中央是市政廳,四周有不少建於不同時期的特色古典建築,其中便有俄國的彼得大帝住過的房子。廣場邊的集市上,有小販在兜售蘇聯時期的徽章、帽子、手錶,如果問價時能說上兩三句簡單的俄語,優惠一定是免不了的。
利沃夫公園裡的雕塑。圖/視覺中國
我正忙著拍照,突然被人猛地拽了一下,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拉著我連著倒退了好幾步,緊接著一輛有軌電車擦身而過,與我相距不過幾厘米。原來,剛剛我正踩在電車軌道上,沒有注意到身後的搖鈴聲。胖胖的女司機用我聽不懂的烏克蘭語沖我大聲吼叫,神情憤怒。
我驚魂未定地看著電車遠去,還未來得及向救命恩人表示感謝,他便消失在人群中了,留下我一個人傻傻站在原地,不知道是該重新思考一下人生,還是該打起精神繼續拍照。此時,廣場一側的教堂鐘聲響起,人們開始向教堂聚集,正好給了我一個安放自己的去處。
這是一座天主教堂,頂部色彩豐富、形態多樣的宗教壁畫靜靜地訴說著古老的聖經故事,虔誠的人們或坐或跪,面向十字架喃喃自語。
在以東正教為主的烏克蘭,利沃夫是一個神奇的存在。由於波蘭、奧地利的長期統治,這座城市的宗教建築以天主教為主,東正教為輔。細分下去,還有烏克蘭東儀天主教、拉丁禮儀的羅馬天主教,以及烏克蘭自治東正教會、烏克蘭東正教會——基輔宗主教區。除此之外,猶太教堂、共濟會也都能在這裡找到身影。不大的一座老城,成為名副其實的烏克蘭宗教中心。
由於歷史原因,在這個國家,烏克蘭語與俄語常常並用,而在利沃夫,說烏克蘭語的人口比例遠高於烏克蘭東部或南部城市,這裡的人們對國家的認同感尤為強烈。
廣場附近有一家以烏克蘭獨立軍為主題的餐廳。以獨立建國為宗旨的烏克蘭獨立軍曾活躍在二戰前後,時至今日在這裡仍被視為英雄,餐廳生意自然興隆。
店門並不難找,只要看到一個長滿絡腮鬍、身著軍裝的守衛便是了。進店之前,顧客要答口令「榮耀歸於烏克蘭!」才會被放行。我跟隨前面的顧客像模像樣學了一句,算是矇混過關。
進門後,通過一段狹長的通道來到地下室。裡面燈光幽暗,裝修如同游擊隊木屋,擺放著木桌木椅,餐具皆為鋁杯鋁盤,別具風情。
菜單備有英文版,我簡單點了一份主餐和一些甜點,口味實在談不上誘人,當然來這裡本就不光是為吃。旁邊一對年輕情侶正在竊竊私語,來了兩個穿軍裝肩背槍支的士兵,大聲向他們宣讀著什麼,似乎是在控告他們的罪行,隨後便將男子帶走了。一旁的女友大概心領神會,既不恐慌也不驚奇,而是含情脈脈地看著自己的男友被帶走,不一會兒便聽到了啪啪的「槍響」,而後又有幾桌男士遭受了同樣的「命運」。大概看我獨自一人可憐,我被免於這樣的驚魂助興節目。
集市廣場四周最耀眼的明星當屬利沃夫歌劇與芭蕾舞劇院。1895年利沃夫高等工業學校校長戈爾戈列夫斯基在眾多著名歐洲建築師中脫穎而出,成為該劇院的設計師。華麗典雅的劇院已成為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利沃夫舊城區的標誌。
當晚上演的是一部古典芭蕾舞劇,名字記不得了,只記得票價不到人民幣20元,感覺自己像是中了大獎,能在如此美輪美奐的建築里觀賞高雅藝術。
坐在我周圍的當地人無不是盛裝出席,即便是小孩子也會穿上偏大一號的禮服,一本正經地坐在座位上,這讓我的衝鋒衣顯得格格不入,好在當地人對我投來了寬容的微笑。
演出結束後,演員們依次謝幕,所有觀眾都起立鼓掌,經久不息。那種熱情,讓每個置身其中的人都願意相信,那就是最好的藝術。
從劇院出來,天色已經黑了下來,人們開始自娛自樂,有獨自飆高音的女歌手,有三三兩兩跳舞的年輕人。莊嚴肅穆的建築退隱於夜色中,廣場里儘是人間煙火。
廣場旁的小巷裡,咖啡館、酒吧也開始熱鬧起來。隱隱有摩托車發動機的轟鳴聲傳來,循聲過來,一群身穿緊身皮衣的摩托黨正在一所教堂邊集結,炫酷的打扮極為搶眼。他們悠閑地聊著天,等待著出發。路過的人卻視如不見,很少有人投來異樣的目光。
直到此刻,我才真正意識到,這裡是利沃夫啊,一個多種信仰、多元文化的集散地。
值班編輯:張茹
※新刊提前看 | 中國球途
※獨家對話跳樓女生校方:涉事教師現有輕生念頭,賠償未達成協議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