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明知道是空城計,為何不讓手下殺了諸葛亮?將死無葬身之地
原標題:司馬懿明知道是空城計,為何不讓手下殺了諸葛亮?將死無葬身之地
諸葛亮一生善於用計,神乎其神,魯迅評價其已經到了妖的地步。不過他卻不擅於用人,錯用馬謖,逼反魏延,其實都說明從性格氣質上講,他是一個徹底的文人,士人,說到底有兩點,一是不喜歡放權,事必躬親,對手下不放心,要知道大領導最重要一點素質就是用人,但諸葛亮不敢放權,怕手下干不好。
二是重用自己喜歡的人,像馬謖因為幾件小事上很對諸葛亮的心意,便有意在大事上重用他,很有點士為知己者死的心理在裡面。但馬謖是干不好大事的人,諸葛亮想必也有所察覺,只是把他視為了知己,就讓情感壓制了理智。相反,他的老對手司馬懿在這一點上,恰恰是強項。
司馬懿最後能奪得曹家江山,和他沒有文人氣是有關係的,事必從謀略和博弈角度出發,展現的是梟雄智略。從空城計一戰,可看出二人的不同。
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街亭以後,司馬懿乘勢殺向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此時城中守衛極為空虛,諸葛亮身邊沒有一員大將,而那時候是流行武將單挑的。身邊都是文官,一共有五千軍隊,一半被派去運糧草,剩下的一半守城。而司馬懿的兵力是15萬,按孫子兵法的理論,10倍人數可攻城,15萬已經是2500的60倍了,直接攻城,可以輕鬆拿下。諸葛亮等人將會死無葬身之地。
諸葛亮此時顯示出用計如神的一面,腦筋一轉,計上心來,立即把白菜做出了燒鵝味:城門四開,旌旗收起,自己帶書童在城樓上彈琴,模樣十分洒脫淡然。司馬懿的大軍果然中計了。前鋒部隊來了以後,無人敢上,而是等司馬懿來了以後,馬上稟報,請司馬懿定奪。
事情走到這一步,就可以看出諸葛亮這一招棋其實並不高明,因為他騙住的僅僅是普通的將士,普通的頭腦。司馬懿這個量級的人還沒到,司馬懿的先鋒部隊一看這陣勢都馬上不敢上了,可見,諸葛亮的表演該有多麼表面化,甚至都有點做作了。那麼如此明顯的誘計,能騙過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嗎?
司馬懿大軍來了以後,有一定心機的兒子司馬昭一眼看破了諸葛亮的計策,他說:莫非城中無兵,故意弄成這樣來嚇唬人?不如帶一支兵殺進去。司馬昭能看出來的,老爸司馬懿一定也看出來了,可是他的反應很奇怪,諸葛亮一生謹慎,現在這個陣勢恐有埋伏,還是快快撤退。這裡有兩點極不尋常。
第一是,司馬昭的看法不無道理,用一支兵去試探未嘗不可,15萬大軍有什麼可怕的,進去5000人馬試探,中計了損失不過是五千人,而得到的,將是蜀國靈魂諸葛亮,蜀國失掉主心骨,亡國也就不遠了。收益和損失的對比很可觀,大可一試。第二是,即便有埋伏,也只是在城中,不進去就不會中埋伏,已經明確了埋伏地的埋伏還能叫埋伏嗎?所以,根本沒有必要撤退,伏兵出現以後,對決就行了。可偏偏,司馬懿下令三軍撤退。裡面的謀略不可謂不深。
司馬懿的反常舉動如何解釋呢?如果他不撤兵,司馬家很可能不久就要死無葬身之地。司馬昭看得沒錯,孔明的這個計設的太明顯,明顯的有點假,只嚇住了一般小卒,連司馬昭都沒騙過。司馬懿恐怕一眼就看出諸葛亮窮途末路了。但他沒有進攻,而是撤退,完全是出於對三國鼎立戰略的思考,和他司馬家在曹魏的地位。
諸葛亮一死,則蜀國必亡,三國變成二國,吳國完全不是對手,魏國統一天下將會很快實現。那麼問題就來了,自古兔死狗烹,天下大定,他司馬家的好運也就走到頭了。以曹丕的狡詐,不會看不出司馬懿對曹家的威脅,剷除司馬氏一定很快提上日程。再以曹丕的手段,司馬懿難逃一死。出於這點考慮,司馬懿放過諸葛亮,使魏國始終存在這個終極對手,魏國國內無人可與諸葛亮匹敵,他司馬懿就會一直手握大權。為了怕諸葛亮那邊的表演出差錯露出破綻,或是自己這邊擦槍走火有人打進去,他乾脆來了個撤兵,把諸葛亮徹徹底底地保下來。其謀略不可謂不深。
※日本人的先人是誰?北大教授有了答案,日本人聽了很不爽
※中國歷史上突然消失的四位名人,至今迷霧重重!據說都去了國外
TAG:古雲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