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坦克為何走俏東南亞
原標題:中型坦克為何走俏東南亞
據外媒報道,近日,由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亞合作研製的「卡普蘭」中型坦克一連接到兩份訂單:菲律賓和孟加拉國分別表示願意購買40~50輛該型坦克。這在近年來持續低迷的坦克出口市場上,算是銷量不錯的訂單。有觀點認為,這預示著中型坦克將再度「崛起」。那麼,中型坦克為何頗受東南亞國家青睞?
悄然復甦
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中型坦克曾擔任陸戰「絕對主力」。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上世紀60年代,各國軍隊裝備的中型坦克數量遠多於輕型坦克和重型坦克。不過上世紀60年代後,主戰坦克的出現打破坦克劃分方式。主戰坦克兼具中型坦克的機動力和重型坦克的火力與防護力,至此,傳統的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均被主戰坦克替代。而從美國M60、蘇聯T-62中型坦克之後,各國逐漸放棄中型坦克,由主戰坦克取而代之。
但對中小國家來說,大量裝備主戰坦克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主戰坦克的訓練和維護成本高昂,中小國家難以承擔大量裝備的開支壓力。另一方面,在東南亞、南亞和非洲地區,由於鐵路運輸網落後,動輒五六十噸的主戰坦克實施機動時只能以卡車託運或直接履帶行進,機動距離大大受限。另外,對這些國家來說,主戰坦克全重太大,並不適合在當地的高山丘陵中作戰。
正因如此,近年來這些國家逐漸將目標重新瞄向全重在25~35噸之間的輕/中型坦克,也使得中型坦克「復興」成為可能。2017年10月5日,在印度尼西亞閱兵式上,印尼和土耳其合作研製的「卡普蘭」中型坦克亮相,這是近年來第一款實際裝備部隊的新型中型坦克。另外,在今年的幾大防務展上,各國紛紛推出中型坦克或輕量化主戰坦克,無不顯示出中型坦克復甦的跡象。
因地制宜
「卡普蘭」中型坦克憑藉輕量化車體和良好的動力系統設計,完全可以滿足東南亞高熱高濕、多山多水的特殊作戰環境需要,並以高性價比贏得中小國家青睞。
該坦克採用模塊化設計,根據裝甲組件不同,戰鬥全重在32~35噸之間。其中,依靠基礎裝甲,該車可抵禦14.5毫米重機槍穿甲燃燒彈打擊;30米內可防禦155毫米榴彈破片打擊,底盤可抵禦10公斤TNT爆炸物產生的衝擊。增加附加裝甲後,該車可抵禦25毫米機關炮發射的曳光脫殼穿甲彈打擊。此外,「卡普蘭」中型坦克充分考慮人員的乘坐安全性,採用防雷乘員座椅等。總體看,其防禦能力遠超輕型坦克,但遜色於主戰坦克。
另外,「卡普蘭」中型坦克採用雙人炮塔,主要武器是一門「科克里爾」坦克炮,可發射北約標準的105毫米坦克炮炮彈和新型尾翼穩定脫殼曳光穿甲彈,後者威力相當於北約標準120毫米穿甲彈。另外,該炮還能發射烏克蘭研製的「法拉利克」新型反坦克導彈,大大提升了對裝甲目標的打擊能力。炮塔內安裝有一套高度自動化尾艙自動裝彈機,裝彈機中自帶16發炮彈或導彈,射速高達6~8發/分。輔助武器是一挺7.62毫米並列機槍。
「卡普蘭」中型坦克炮塔上還為車長和炮長各準備一台雙軸獨立穩定瞄準系統,其中炮長瞄準鏡的高低視野為-11°~42°,使得火炮高低射界非常廣,很適合在南亞、東南亞地區的城市和山區進行反游擊作戰,成為吸引這些國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