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有袋類動物大觀(下)

有袋類動物大觀(下)

原標題:有袋類動物大觀(下)


提到有袋類動物,人們首先會想到袋鼠和考拉。事實上,有袋類是屬於哺乳綱、有袋下綱(後獸下綱)的一個動物類群。基於擁有育兒袋這個共同的特徵,從前在分類學上把它們都歸入一個目,即有袋目;現在的主流分類系統則把它們劃分為負鼠目、鼩負鼠目、智魯負鼠目、袋鼬目、袋鼴目、袋狸目、袋鼠目7個目。


在現生的大約322種有袋類動物中,雖然也有以負鼠類為主的很多種類產於南、北美洲,但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種類都產於澳大利亞及其鄰近島嶼,成為這一地區的主宰。由於與我們熟知的有胎盤下綱(真獸下綱)動物長期隔離,有袋類動物形成了許多與有胎盤類動物對等的生態類群:有草食的、肉食的、雜食的,有跳躍的、奔跑的、滑翔的,有地棲的、樹棲的、掘洞的、水棲的、岩棲的……這個現象使有袋類動物與其他大陸的有胎盤類動物並行發展,並出現了許多趨同進化的典型範例。

有趣的是,有袋類動物的中文名稱也大多取自與其相似的有胎盤類動物,其中有的十分恰當,有的卻差強人意。那麼,二者之間到底有哪些相似之處,又有哪些不同呢?下面就讓我們通過形態、生態、行為等方面的對比,來了解這些奇妙的有袋類動物吧。


袋鼴


袋鼴僅有2種,即袋鼴和托氏袋鼴,隸屬於袋鼴目袋鼴科,為小型的適應地下生活的有袋類動物,體長、外形、習性和毛的質地都十分像有胎盤類中屬於食蟲類的鼴鼠。


它們棲息於灌叢荒漠地帶和沙質窪地,主食甲蟲幼蟲、卵和蚯蚓等土壤動物。它們高度適應地下挖掘生活,眼和外耳殼完全退化,但前肢強而有力,有如鏟子。不過,它們雖然與食蟲類的鼴鼠一樣,可以挖掘出精緻的迷宮狀的洞穴,但很容易崩塌,不能形成永久性的洞道,因此它們只好不斷地在地下遊走。


兔袋狸


兔袋狸隸屬於袋狸目兔袋狸科,僅有2種,即小兔耳袋狸和兔耳袋狸,但前者可能已於20世紀50年代滅絕,後者也已瀕臨滅絕。它們的體形和兔子差不多,有一對小而圓的眼睛,一個尖尖的、端部為粉紅色的吻,嘴側生有灰白色短須。特別是那對長長的、幾乎沒毛的耳朵,使它們一眼看上去就讓人想起了兔子。不過,它們的尾巴比兔子的尾巴長得多。



兔袋狸棲息於荒漠地帶,具夜行性,單獨活動。它們的前肢有3指,指端的爪粗而長,適合挖土,擅長挖掘出螺旋形的洞穴。與兔子不同的是,它們不吃草,而是以昆蟲、蜘蛛、蚯蚓等小動物為食。

袋貂


袋貂類通常指隸屬於袋鼠目的袋貂科、蜜貂科、環尾袋貂科、侏袋貂科和樹袋貂科中的大約52個物種,包括袋貂、帚尾袋貂、斑卷尾袋貂、條紋袋貂、樹袋貂等,其中大多與有胎盤類中的紫貂、松貂等相似,吻部略尖,耳圓,以植物果實、葉、芽等為主食,樹棲。前腳有分趾,帶大鉤爪,在跳躍和抓住樹枝時可以靈活地分開五個指頭,從不同角度穩住自己。



袋貂類雖然尾毛厚密如刷子,但除了掃尾袋貂有蓬鬆多毛的尾部以外,其餘種類的長長的尾巴均具有纏繞性,常用其鉤住樹枝,以騰出前肢來抓取食物。


袋鼯

澳大利亞的天空也不完全是鳥兒、昆蟲和蝙蝠的天下,一些有袋類動物也能在空中滑翔,成為向空中發展的一個類群,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袋鼯類,隸屬於袋鼠目、袋鼯科,包括澳洲袋鼯、埃氏袋鼯、黃腹袋鼯、小袋鼯、鼠袋鼯和利氏袋鼯6種。它們的體形與嚙齒類動物中的鼯鼠類非常相似,在四肢和體側有寬大多毛的皮膜,能在樹間作短距離滑翔。



以小袋鼯為例,它又叫倭袋鼯、蜜袋鼯,是袋鼯家族中體型最小的種類,體長6~8厘米,頭部有些似老鼠,吻部略尖,端部裸露,為粉紅色。眼大而圓,耳尖。幾乎與身體等長的尾巴很像鳥兒的羽毛,中央有一個柔軟的羽柄,兩側邊緣上長著大約8毫米長的毛,因此又名羽尾袋鼯。在它的前肢的腕部至後肢的踝部之間,有一個與鼯鼠飛膜相似的皮膜,也叫翼狀褶。它憑藉這一皮膜和羽毛狀的尾巴,利用風或氣流能在空中滑翔一段距離,從一棵樹滑翔到另一棵樹。而不飛行時皮膜會收縮,垂在身體旁邊。


大袋鼯的體型要比小袋鼯大得多,體長為30~48厘米,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滑翔動物,也是世界上最大型的滑翔動物之一。和樹袋熊一樣,它僅以桉樹葉為食。它可以滑翔100米以上,並且能做幾乎90°的轉彎。不過,它並不隸屬於袋鼯科,而是隸屬於袋鼠目環尾袋貂科。還有一個物種,是隸屬於袋鼠目樹袋貂科的樹頂袋貂,其身體大小跟小袋鼯差不多,吻部略尖,耳圓,眼圓,肘和膝之間有皮膜,尾長,末端較寬,有成片狀的羽狀毛,也可以在樹枝間進行短距離滑翔。


這種不屬於同一類群而具有相似的生活習性的現象並不奇怪,在嚙齒動物中,會滑翔的除了鼯鼠,還有小飛鼠等其他類群的物種。


樹袋熊


樹袋熊是隸屬於袋鼠目樹袋熊科的唯一一個物種,是典型的樹棲動物。在外形上它不像任何一種有胎盤動物,只能說它酷似一隻玩具熊,所以稱其為樹袋熊。「考拉」則是當地的土名,意思是「不喝水的動物」。它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狀態中度過的,這一點與靈長類中的懶猴類似。它主要以桉樹葉為食,靠粗大的盲腸來進行消化,這一點又近似於靈長類中的葉猴、金絲猴等動物。



樹袋熊的後肢要比前肢短,善於攀爬,能抓握樹枝在桉樹上攀緣,也能在樹枝間穿行,從一根樹枝上縱跳到另一根樹枝上而且還能用一隻前肢或一隻後肢懸掛在樹枝上。它的足顯得大而扁平,具有五個趾,趾端長著尖利的爪。前足的第一、二趾和其他三個趾是相對而生的,所以能夠緊緊抓住樹榦、樹枝,即使睡著了也不會掉下來。但是,它的足上沒有狗和貓那樣的肉墊,因而在地面上行走十分不便,所以樹袋熊很少下地。


袋熊


袋熊類共有3種,隸屬於袋鼠目袋熊科。它們身體矮胖敦實,雖然外貌有點像熊,但體型要小得多。實際上,它們看上去更像嚙齒類動物中肢體短而粗壯的旱獺。它們的眼、耳均小,尾巴退化,僅留痕迹,前後肢均有五趾,不僅有力,而且爪子非常強大,後足的第二、三趾部分合併,擅長挖掘複雜寬大的洞道網路,過穴居生活,白天分別隱藏在各自的洞穴中睡覺,夜晚才出來活動。



袋熊類以草類和植物的根、球莖、樹皮以及菌類等為食,它的牙齒也與旱獺等嚙齒類動物的牙齒較為相似,上下頜有兩枚像嚙齒類那樣不斷生長的大門齒,沒有真正的齒根,終身不斷生長,需要不斷地「磨牙」才能保持正常狀態。


袋鼠


袋鼠類是澳大利亞有袋類動物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類群,隸屬於袋鼠目中的麝袋鼠科、鼠袋鼠科和大袋鼠科,共計約75種,包括長鼻袋鼠、草原袋鼠、赤褐袋鼠、荒漠袋鼠、麝袋鼠、兔袋鼠、紋兔袋鼠、樹袋鼠、小岩袋鼠、岩袋鼠、甲尾袋鼠、林袋鼠、叢林袋鼠、沙袋鼠和大袋鼠等。



在這些類群中最小型的、也是最原始的一類是鼠袋鼠類,體型中等的則有樹袋鼠、岩袋鼠、兔袋鼠、叢林袋鼠以及大袋鼠等。有趣的是,它們跟鼠類並沒有什麼相似之處,而是佔據了相當於其他大陸鹿、牛、羊或羚羊等偶蹄類動物的生態位。一方面,它們基本上是草食動物,以啃食草和樹葉等為生,擁有適應於草食生活的顱骨形態,牙齒的結構和功能也與缺乏上門齒的偶蹄類動物相似。例如,大袋鼠類的下門齒前傾,在取食時下門齒剛好與上門齒之後的革質墊相抵,這種特殊的門齒格局適合於牧食生活。它們的消化系統的構造也與偶蹄類類似,均為前腸發酵型,在消化道中有大量的細菌,幫助消化纖維性食物。有的種類甚至還具有反芻的特性。另一方面,它們發育了堪與偶蹄類動物相媲美的高度特化的肢體結構和快速的奔跑能力,適合在草原上遊盪。在高速飛馳時,它們靠雙腳跳躍前進,尾巴用作平衡器官,時速可達88千米,而且一次跳躍可達13.5米,並可越過3.3米高的障礙。


樹袋鼠是袋鼠類中唯一的樹棲類型。很顯然,它們的進化路線是在適應了地棲生活後再次適應樹棲生活。儘管它們的四肢在地棲特化方面已經走得很遠,但樹棲仍使之獲得許多適應性改變:前肢伸長與後肢幾乎相等,前肢上強有力的彎爪和後腳上粗糙的足底等都對攀爬有利。



有袋類起源於北美洲的中白堊紀(距今約1億多年),後來隨著有胎盤類哺乳動物的興起,使其在生存競爭上處於劣勢,在亞洲、歐洲和非洲等大陸相繼絕跡。而在此之前,澳大利亞大陸及其附近島嶼就已經與其他大陸分離開來,與世隔絕,形成一個「世外桃源」,漂浮在茫茫的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不僅有胎盤類中的食肉動物未能侵入,沒有勢均力敵的對手和它們爭奪生存空間,而且氣候環境等也沒有太大的變化。因此,這裡的物種走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進化之路。儘管總體上沒有有胎盤類的物種那樣豐富,也缺乏大象、犀牛、河馬、長頸鹿那樣體型巨大的物種,但演化至今天的物種仍然十分繁榮昌盛,並且適應了多種多樣的生活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科知識 的精彩文章:

古人如何對付蚊子
考古證實中華文明有5000年歷史

TAG:百科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