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吳宜燦獲歐洲聚變核能創新獎 系亞洲首位

吳宜燦獲歐洲聚變核能創新獎 系亞洲首位

據安徽日報報道 9月16日,歐洲聚變核能創新獎頒獎典禮在義大利舉行。歐盟委員會能源研究主席PatrickChild為中國科學家吳宜燦頒獎,以表彰其在核能中子物理前沿領域作出的開創性貢獻。吳宜燦是該獎項設立以來首位獲獎的中國學者,也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科學家。

吳宜燦現任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長期致力於核能中子物理研究,他建立了複雜核能系統中子輸運理論,攻克了中子輸運精準建模與高效求解的世界難題,自主創新研發的中子輸運設計與安全評價軟體打破了國際技術壟斷與封鎖。目前,該軟體已通過全球規模最大的科技合作項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國際組織以及國際經合組織核能署認證,實現了我國核能軟體首次走出國門,在60多個國家獲得規模化應用,為ITER等國內外30多個大型核工程項目作出重要貢獻,被評價為「代表了近年來國際中子學領域的主要進展」,相關成果獲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在核能系統中,中子是產生核熱能和引發放射性的源頭。中子的輸運行為直接影響著核電站的安全性和經濟性,長期以來一直是核能創新研究的關鍵和首要問題,世界主要核大國均投入大量資源開展相關研究。歐洲聚變核能創新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旨在全球範圍內評選和表彰為聚變領域科技創新作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記者 汪永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腫瘤 NGS 專家共識解讀
「獨生子女護理假」別成畫餅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