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臨死前曾留下一道謎題 至今無人能解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以三顧始,以五齣終,輔佐弱小的劉備建立了蜀國,最後為實現劉備恢復漢室,統一天下的遺志,累死在五丈原,使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光輝形象永垂青史,受後人懷念敬仰。
在東漢末年的眾多謀臣武將中,諸葛亮可以說是不可多得的軍事、政治戰略家。雖然「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但從不放棄對天下大勢的了解、掌握和判斷,為其選擇劉備作老闆,以及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礎。
諸葛亮雖然父母早亡,跟隨叔父來到荊州,但諸葛亮在荊州的人際關係是顯赫的。
當時荊州的五大望族都與諸葛亮有著親密的關係,岳父黃承彥就是荊州五大望族之一,岳母就來自另一五大望族之一蔡家,其父親就是蔡諷,而岳父的小姨子蔡夫人就是劉表的妻子,那是荊州最大望族。
諸葛亮的大姐嫁的是另一望族蒯家,姐夫蒯祺是房凌郡太守,二姐嫁的是另一望族龐家,其夫龐山民就是龐德公的兒子,而「鳳雛」龐統就是其侄子,可以說諸葛亮與當時荊州最大的五大望族都有緊密的關係。
當然在三國演義里,作者把諸葛亮描寫的跟神一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同妖怪一樣的存在。但那畢竟是小說,真實的諸葛亮仍然很厲害,但並不是神。
諸葛亮的內政能力是不用說的,陳壽把他比做管仲、蕭何,肯定了諸葛亮在治國上的優秀。但是諸葛亮連年北伐,最終仍是沒有成功,所以陳壽也評諸葛亮: 「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又說諸葛亮「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
一直到劉備死後,諸葛亮才擔上軍事的重任。
諸葛亮第一次獨自領軍的機會是平定南蠻叛亂,透過攻心為上的戰略,諸葛亮只花了半年,成功平定叛亂,並且七擒孟獲,最後使得南中夷民心悅誠服,也成功的經略了南中的資源,加強蜀國的國力,由此可見諸葛亮是有一定的軍事能力的。
諸葛亮五次北伐,總的來看勝算並不大,但諸葛亮仍窮其一生致力北伐,為何?有人認為,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為了受九錫,進而代漢稱帝。因為對於諸葛亮個人而言,不北伐就不能顯示其軍事才能,蜀中士人就不會心悅誠服,也無法樹立起個人聲望,最終也就不能達到登上帝王寶座的目的。
如果北伐成功,其已功高不賞,他要廢掉劉禪而自取皇位,就有雄厚的政治資本。諸葛亮的做法和桓溫、劉裕等人「立功河朔,還受九錫」的思路是一樣的。
然而,最終諸葛亮還是死在了北伐的道路上。
諸葛亮在臨終前特意寫信給後主劉禪,吩咐劉禪在他死後,將他屍身裝入棺材,由四名人兵抬著向南走,杠斷繩爛之處便是他的葬身之所。可是四名人兵抬著諸葛亮的棺材,走了一天一夜,已經精疲力盡了,可是此時杠未斷,繩也未爛。
於是四人商議,將諸葛亮的棺材就地掩埋。
在史料中記實的,諸葛亮在生前希望可以在百年之後安葬在定軍山。他希望本身在死後也可以保衛著蜀國這片國土,讓這片河山免受仇敵騷擾。但後來經後人研究,定軍山的諸葛亮墓只不外是他的衣冠冢罷了,諸葛亮的真正陵墓所在就成為一個謎題!
※《三國演義》里最不靠譜的100件事——桃園三結義
※崆峒派最奇的不是七傷拳,這幾種奇功才令其他門派望塵莫及
TAG:刀墓手札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