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農業機器人應用路漫漫,因地制宜和技術發展缺一不可

農業機器人應用路漫漫,因地制宜和技術發展缺一不可

農業機器人的出現和應用,對各國農業數字化、智能化、精準化升級具有顯著作用。但受技術不足和特殊國情影響,我國農業機器人的應用之路才剛剛起步。

農業機器人應用路漫漫,因地制宜和技術發展缺一不可

兩百多年前,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革新,極大地提升了人們對地球資源的利用,以此獲得的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讓全球人口在短短時間內迅速擴張,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糧食需求,未來糧食產量需要在當前基礎上翻上好幾番。

但一方面由於城鎮化、全球變暖等不利因素影響,土地資源和農作物生長越來越受到制約,糧食增產愈發困難;另一方面務農人數的減少和農業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也讓農業發展遭遇瓶頸。兩方面的原因讓全球的糧食供需矛盾遲遲無法化解。

在此形勢下,進一步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向更深層次邁進顯得尤為關鍵!目前,藉助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力量,各國正在爭相推動農業生產方式向數字化邁進,助推農業生產模式向精準化、智能化升級。而不管是以此為基礎建設和打造的「智慧農業」還是「無人農場」,農業機器人都是當之無愧的主角!

全球農業機器人發展現狀

據悉,農業機器人是一種以完成農業生產任務為目的,兼有四肢行動、信息感知和智能編程能力的自動化農機裝備。在全球遭遇農業發展瓶頸,面臨糧食危機的情況下,農業機器人的出現和應用,可以說開啟了農業發展的數字化、精準化、智能化新時代。

受農業機器人強大優勢吸引,近年來各國對其發展表達出了格外的重視。自1984年日本首次將機器人引入農業工程領域,後續美、德、英、法等國相繼跟進,時至今日已經研發出了播種、插秧、耕作、採摘、收割、除草、分選、包裝等多種農業機器人。

眼下,農業機器人全球銷量已經突破一萬台,市場規模接近20億美元,發展速度極為驚人。在此基礎上,各國還在加快細分領域的拓展,美國在農業監測領域,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在農業機器人研發領域,以及日本在農業配套領域都取得了顯著成果。

相對而言,我國農業機器人發展較晚尚處於起步階段。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投入研發至今,雖然已經推出了多款類型的機器人產品,但在研發水平和應用程度上仍落後於先進國家,具體表現在投資少、應用難、發展慢、技術差距大等方面。

不過,值得欣喜的是國家正在加大對農機裝備發展的扶持力度,我國農機事業正在進入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期,以農業機器人技術發展為先導性條件,未來我國農業轉型升級前景十分可期。

三大問題正制約我國發展

當前, 我國與國外發展的差距一目了然,在國外已經在探索農業周邊產業和發展「無人農場」的情況下,我國的應用落地問題還未解決。究其原因,起步的早晚算一方面,但更重要的還是我國特有國情下催生出的一些問題還未根除。

起步早晚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技術上,進而影響的是產品的價格。農業機器人由於前期研發投入較大,製造成本高,而我國技術上又存在不足,相應的就導致了高昂的產品價格。此外,受農產品季節性影響,農業機器人的利用率也大打折扣,使用成本和閑置時的維護成本也不低。高價格和高成本一疊加讓國內農民望而卻步。

而特殊國情的影響表現在土地情況和農民情況上。在土地方面我國地形多變,從山地、高原、丘陵到平原無一不有,這對技術和產品適應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農民方面,我國農民較為傳統和保守,對新技術、新產品和新生產方式的接受度較為遲緩和固化。兩方面的特殊國情因素導致我國農業機器人發展遇阻。

未來技術發展趨勢何在?

那麼,未來我國農業機器人的崛起之路又在何方呢?通過分析可以發現,上述三大問題的都是受技術不足影響所致,因此只有將技術水平提高了,才能減少研發成本降低價格,才能因地制宜進行土地適應性突破和增強農民接受度,才能將制約產業發展的痼疾一一根除。

筆者認為,未來技術發展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其一是提高環境識別和適應能力,以此來預知和應對作業環境的多變性與複雜性;其二是增強柔性作業能力,以此來應對因對象過於嬌嫩而引發的各種作業難題;其三是添加高可靠性、操作便捷性和人機交互性,以此來適應農業人口老齡化現象不斷加劇的情況,順帶提升農民的認可度。

總而言之,農業機器人發展技術是基礎和關鍵,只要企業、國家和行業三方共同注重技術的研發與升級,未來我國農業機器人發展終將走向成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產業加速發展,多機構加強研發力度!
國內機器人發展放緩?業內人士表示只是暫時的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