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都說「印宗秦漢」,可秦漢印里白文多,朱文少,怎麼辦?

都說「印宗秦漢」,可秦漢印里白文多,朱文少,怎麼辦?

學篆刻的朋友,大凡已經開始走上專業學習的路,基本都認可「印宗秦漢」的學印思路,在我們選定的學習篆刻的課程里,臨摹一路,也基本走的是「印宗秦漢」為出發點的學習思路。但問題來了,學秦漢印,官印一色的白文印,私印里也只有少數的朱文印,而我們在實際的篆刻創作中,一般用於文藝創作的名章,多是「一朱一白」出現的,白文能法秦漢印固然可行,朱文法秦漢印,似乎學習的資料不足,今天就解決這個問題。

一、白文印與朱文印的歷史緣起

我們知道,之所以秦漢印官印里多是白文印的原因是源於實用,當時官印封發文件多以封泥作為封檢方法,一方白文印,抑壓在封泥上之後,呈現出來的是陽文印文,有益於辨識,比如秦印封泥如圖:

都說「印宗秦漢」,可秦漢印里白文多,朱文少,怎麼辦?

(秦印華陽丞印封泥)

秦印是帶有界格的(丞字下部的類金文殘留也是一證),西漢初年仍在沿用,因此,這一方也可能是西漢初年的封泥,印風樸實稚拙,我們再看典型的漢封泥:

都說「印宗秦漢」,可秦漢印里白文多,朱文少,怎麼辦?

(漢封泥:上蔡令印)

看文字,應屬西漢物,印風典雅渾厚,「令」與「印」字尾均有折筆,這是摹印篆入印的殘留。再看一方東漢的封泥:

都說「印宗秦漢」,可秦漢印里白文多,朱文少,怎麼辦?

(東漢封泥:平輿令印)

印文字起收筆齊整如切,印風雄壯挺健。

如上所見,秦漢印風格同樣體現在封泥里,足見秦漢印中的白文官印主要用於封泥封發文件,朱文印如果再行抑壓,出現的就是凹進去的字跡,不易辨識。所以,最早的秦漢印皆是以白文(陰文)印的形式出現的,而它們的實用則主要是封泥後,以朱文(陽文)面目呈現的。

大致到了東漢末年,魏晉時期,造紙術的勃興, 紙帛逐漸替代簡牘,從而影響到印章賴以生存的簡牘封檢制度,致使印章的實用範圍縮小,從而轉入低潮期。而後,在封泥完全廢止後,印章又與印色結合,直接蘸色鈐於紙上,這就產生了新的鈐印方式,早期的印色以蜜或水調和硃砂,到了後來,印色的製作工藝又得以繼續發展,就是後來的印泥。

印色印泥的出現,首先在私印里促成了朱文印的出現,因此大致在魏晉時期,大量出現漢朱文印,印章所用文字仍然是漢官印所用的繆篆,但印面在鐫刻中已經以朱文面目呈現了,鈐蓋在紙帛上的也是朱文面貌,如圖:

都說「印宗秦漢」,可秦漢印里白文多,朱文少,怎麼辦?

(漢朱文私印:杜升印信)

注意,官印中朱文印的出現要稍晚些,大概在南朝才出現了朱文官印,比如這方以前我們提過的「永興郡印」,這種印式,直接開啟了後來的隋唐官印的風格。

都說「印宗秦漢」,可秦漢印里白文多,朱文少,怎麼辦?

(南北朝時期的朱文官印)

當然,以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統治者為了印面大氣,不斷擴大印面,而朱文線條又相對細,如果要填滿印面,就可能要出現較多的裝飾性線條,這就有了後來的九疊印。九疊印有相對較豐富的工藝價值,但藝術價值卻降低了,這也是後世只談印宗秦漢而忽略後來的唐宋元印的原因。

二、實際應用中對朱文印的需求

印章的發展是基於實用了,所以漢印中朱文印少,篆刻發展到現代,對朱文印的需求明顯增加了,一方面是在落款時,如果需要署名章,為了調和陰陽或者為了諧調章法,通章書畫使用者會在款尾鈐一對印章,一白文一朱文,這裡需要一方朱文印;另外又因為收藏的需要,對收藏的字畫、圖書、拓片、古玩等器物加蓋鑒藏章,又因為白文印一大片紅塊有可能污損藏品(宋代米芾明確提出鑒藏章應當小朱文方佳),所以通常情況下,鑒藏章多為朱文,這裡又需要朱文印,當然,清代的乾隆皇帝不講這一套,很多好的藏品被他高興了就「敲一個」蓋得滿滿都是收藏章,這不在討論之列,畢竟大家都不可能像皇帝一樣任性。這裡又需要朱文印;另外一部分書法家、畫家,在創作的過程中,因為章法的需要等原因,需要在作品上以圖章來加以調整,純用白文印,濃濃的一塊紅,蓋上去可能影響章法,因此,又需要朱文印……至少在這幾種情況下,朱文印是不可少的,甚至在某些應用方面,朱文印有著白文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朱文印怎麼解決?

既然朱文印是必須的,而漢印里朱文印相對較少,那麼初學者要解決朱文印的方案就需要考量一下了。以我們的課程來看,要解決朱文印的方法大致是如下幾種:

(1)向戰國古璽印討法:

戰國古璽印中朱文印並不少見,原因是最早的印章作用並不完全是為了封泥,而往往是為了證明身份,見印如見人,並不鈐蓋也不封檢,以印章實物來證明身份,或者錘擊、或者鉻印在某些硬物上或活物上(比如烙木用來用作征木的標記,比如烙馬以確認馬的所有權)以形成印痕,所以朱文印存量相當多,比如三晉璽印的闊邊細朱文幾乎成了典型的朱文印式。學朱文印或者創作朱文印,這些印都是可以參考的,但前提是,這些印式所使用的文字是戰國六國文字而不是晚一些的小篆或繆篆,要注意印式,不可不倫不類,用了古璽印式卻用了晚近一些的文字體系入印。創作指向是名章或填補章法用的小閑章或壓角章等

都說「印宗秦漢」,可秦漢印里白文多,朱文少,怎麼辦?

(戰國齊魯系烙木朱文印:左桁廩木)

都說「印宗秦漢」,可秦漢印里白文多,朱文少,怎麼辦?

(戰國燕系朱文烙馬印:日庚<唐>都萃車馬)

都說「印宗秦漢」,可秦漢印里白文多,朱文少,怎麼辦?

(三晉系朱文官私璽)

(2)向漢朱文印討法

當然,這還是印宗秦漢,因為漢印里,畢竟還有少量的朱文印,足可以成為漢印朱文樣的經典樣本,像學白文印一樣學習就可以了。這些印多為私印,注意它使用文字為標準的繆篆,不能硬拿小篆來替代它,對於只刻姓名章的初學者來說,刻朱文名章,漢朱文印里的樣本足夠用了。創作指向是朱文名章,各類閑章以此類印文出現,失雅趣,故少有人用。

都說「印宗秦漢」,可秦漢印里白文多,朱文少,怎麼辦?

(漢朱文私印樣本)

(3)向浙派的名家們討法

當然了,浙派的印風還是基於漢印的,只是經過了各種刀法和章法上的處理,浙派的朱文印或者還是漢印風格的(也就是說用字還是繆篆體系的),但足可見一些文人的雅趣,很可以在學漢朱文之餘增加一些資源和樂趣。創作指向當然還以名章為主,也用於部分壓角章類閑章。

都說「印宗秦漢」,可秦漢印里白文多,朱文少,怎麼辦?

(浙派的一些朱文印印作)

(4)學好小篆書法,向「印從書出」的名家們學習

當然,這一階段朱文印是以小篆為字法原則的,學習這一類的印作,也多是以元朱文印風為主,創作指向是鑒藏章、押角章和各類閑章,名章用小篆入印的朱文印並不常見(原因是雅則夠雅,卻不如漢朱文莊重)。

都說「印宗秦漢」,可秦漢印里白文多,朱文少,怎麼辦?

(名家們的朱文印)

最後這項,我們的建議,還是從自家的書法練習著手,把篆書真正寫好了,再想著創作元朱文類的閑章(無論是哪一類元朱文閑章,書法基礎都很重要)。

看完這一篇,希望初學者不要再說「印宗秦漢」沒有朱文印了,朱文印可供練習的入手處,跟白文一樣資源豐富。

(【老李刻堂】之306,部分圖片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關於學篆刻的拜師問題匯總
《說文解字》第46課:那味中藥「白芷」其實還有很多高級的名字

TAG:談藝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