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服務做橋頭堡 華為如何詮釋別樣AI之道?
雷鋒網按:在人人皆可談AI的2018年,似乎AI已經無限接近水電燃氣,成為普通人都能用到的基礎能源。但轉念一想,正是由於大家都在談AI,說明了AI這一非新非舊的事物仍處於類似混沌的狀態,像古希臘數學家研發的汽轉球,如果沒有瓦特的改良,蒸汽機既不知道能用在何處,最終將駛向何方。
人工智慧已經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匯聚了全球人工智慧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和企業家,人工智慧如何賦能新時代?華為的做法或許可以給業界以參考。
華為副總裁、Cloud BU總裁鄭葉來
人工智慧應用與生產力曲線
華為副總裁、Cloud BU總裁鄭葉來出席主論壇並發表演講,他首先提到,華為認為人工智慧是一個通用的GPT(通用目的技術),和人類歷史上存在的諸多技術,包括鐵路,汽車等是一系列通用技術的組成。
筆者清楚地記得,華為在去年談及人工智慧時,就表示過其是面向未來的通用技術。本次華為多加了「目的」二字,藉由人工智慧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的?或許是一個新的產業革命,甚至一個新的文明時代的趕超機遇。
同時鄭葉來表示,人工智慧將會改變每一個行業,每一個職業,每一個組織,每一個家庭和每一個人。這和華為的企業願景不謀而合,華為的企業願景是——致力於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人工智慧是信息化帶來的一個新高度,會改變整個生產成本。人工智慧是啟發於人但不同於人,能夠進行感知,能夠進行學習,能推理和採取行動。人工智慧和此前信息化最大的變化是,信息化只能是提升人的效率,降低人力的成本,但人工智慧一定會改變整個生產的成本」,鄭葉來篤定的表示。
數字世界和人工智慧的關係就像魚和水,人工智慧寓於數字世界之中,人工智慧也是華為實現數字世界的必由之路。
和所有的通用目的技術一樣,所有技術應用一定會有一個過程,華為通常將其分為4個階段:技術與應用局部探索、技術發展與社會環境相互碰撞、技術發展與社會環境相互促進、穩定發展同時期待新GPT。
當下的人工智慧處於怎樣的階段?鄭葉來提到,華為認為今天的人工智慧是第二個階段的開始。
算力優先順序高於演算法
鄭葉來的演講主題是《易獲取、用得起、方便用的算力是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這體現出華為不一樣的思考——AI時代演算法固然重要,算力更重要。
一方面,AI產業發展要靠易獲取、用得起、方便用的算力來實踐。據OpenAI研究數據,過去幾年算力的需求大約每年增加10倍。然而,人工智慧算力仍有一定的「閾值」。鄭葉來直接指出人工智慧算力目前存在的局限:價格貴、使用難和難獲取。
據鄭葉來介紹,目前,AI人臉識別(10萬ID)功能價格為數千萬/數百萬小時,交通綜合治理為數億/數千萬小時,自動駕駛更高達數十億/億級小時;推理、訓練、雲服務等典型算力價格同樣十分高昂。同時,由於缺乏一個統一的開發框架,無法適配從訓練到推理,導致從公有雲到私有雲、邊緣、終端的多種應用場景,開發、調優、部署的工作量巨大。限量供應,供貨周期長等問題也使得AI難獲取。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人工智慧很難真正實現與產業技術的融合創新,也就無法真正落地,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變革。
當行業對算力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鄭葉來認為,「易獲取、用得起、方便用的算力是AI產業發展的關鍵」。對於各類商業應用場景而言,投資回報率是不可迴避的話題,只有算力的性價比越高,AI的應用才會越廣泛。此前,鄭葉來也曾首提「普惠AI」概念,致力於讓AI高而不貴。而只有基於易獲取、用得起、方便用的算力支持,方便企業快速應用AI,才能實現AI「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幫助政府和企業優化內部運營、解決實際問題,提升產品和服務價值。
另一方面,演算法問題也同樣重要,目前行業普遍面臨AI人才短缺窘境。鄭葉來也強調,要以AI思維解決AI人才短缺。未來,企業AI人才能力結構將不僅僅是數據科學家,而是由數據科學家、領域專家、公眾數據科學家相互配合組成。
他認為,除了從外部獲取數據科學人才,企業應加強內部培訓,建立AI思維,打造內生的公眾數據科學家甚至數據科學家能力,同時著力發展智能化、自動化、簡單易用的人工智慧工具和平台服務,讓所有企業以更快捷和高效的方式使用人工智慧技術解決問題,創造價值。這樣才能更快速、更重要、更長久。
以華為為例,華為目前的人才組織從上到下,依次是領袖、管理者/專家、基層管理者/業務骨幹和基層員工,但隨著人工智慧的應用,華為整個組織人才結構會發生改變,從上方的商業領袖到管理者,中間一定有AI工程師,重複性的勞動會被人工智慧所替代。
聚焦創造價值
單說創造價值可能會覺得有點虛無縹緲,但實際上這也是由於目前AI行業具體形勢所限定。人工智慧並不萬能,任何技術有可解決的問題也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鄭葉來表示,華為聚焦人工智慧能夠解決的問題、創造價值的問題,不把精力花在人工智慧不能解決的問題和不能創造價值的領域,或者說聚焦人工智慧在能解決越來越多問題的領域,能夠繼續超越人類的領域。
「選擇正確的問題,比尋找新奇的解決方案更加重要」,鄭葉來提到。
華為雲深耕企業場景,EI產品和服務基本上每月都有更新,目前形成了EI 基礎平台、EI 大數據、EI 視覺認知、EI 語音語義、EI 行業場景的服務家族,面向企業級的EI能力其實也是華為30年沉澱的數字化技術對外輸出。
華為EI已經落地在物流、水務、製造、電力、交通、金融和零售場景,未來將向更多的場景化解決方案進發。華為雲服務的邏輯,即是將過往華為在晶元、硬體、操作系統、資料庫等方面的投資以雲服務方式變現,所以其在這些領域的積累塑造了華為雲當下的全棧能力,在雲服務廠商的比拼中,為企業客戶提供全堆棧、極致體驗的雲服務和軟硬協同一體化的能力,成為華為雲的競爭優勢。
鄭葉來喊出的口號是:華為雲要打造「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普惠AI平台。雷鋒網了解到,華為雲也是國內唯一全平台、全節點、全服務通過PCI-DSS安全認證的雲服務廠商,為客戶使用華為雲EI服務打消了最後的顧慮。
大約一年前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Cloud BU剛成立不久,鄭葉來就代表華為雲發布了發布企業智能EI服務,而在今年10月份即將召開的全聯接大會上,雷鋒網獲悉,華為將要發布最新人工智慧發展戰略和AI解決方案,通過構築人工智慧全棧、全場景的解決能力,幫助行業解決算力難題,為企業提供驅動力,讓「普惠AI」走進現實。
在華為移動AI戰略中,「雲」+「端」互為犄角,華為雲對內是踐行AI戰略的橋頭堡,對外是搭建企業進入AI場景的快車道。
※新iPhone或推遲到11月上市;脈脈遭約談;Facebook市值跌超千億美金
※恩智浦公布新款i.MX RT處理器,重點發力中國物聯網市場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