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說新中國的元帥本應該有「十一位」或者「九位」?

為什麼說新中國的元帥本應該有「十一位」或者「九位」?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開始實行軍銜制,大家熟悉的「十大元帥」便由此而來。但鮮為人知的是,在新中國的歷史上其實差點出現了「十一元帥」和「九元帥」。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為什麼說新中國的元帥本應該有「十一位」或者「九位」?

55年軍銜制是在中央軍委的指示下,由軍隊有關部門負責並向政協、人大以及各行政部門徵求意見。而授予元帥軍銜由中央書記處討論決定,報送中央書記處討論的名單是元帥授銜的最終候選名單。

為什麼說新中國的元帥本應該有「十一位」或者「九位」?

根據中央的指示原則,已經完全離開軍隊而轉入中央或者地方行政部門工作的原解放軍高級領導一律不授予軍銜。因此劉少奇同志、周恩來總理都沒有進入中央書記處討論的元帥候選名單。

為什麼說新中國的元帥本應該有「十一位」或者「九位」?

另外,軍銜必須符合軍職級別。根據1955年的授銜計劃,中央軍委主席授大元帥軍銜,中央軍委委員授元帥軍銜。因此在中央軍委直接領導下的時任總參謀長粟裕也沒有進入元帥候選名單。

為什麼說新中國的元帥本應該有「十一位」或者「九位」?

進入最終元帥候選名單中央軍委委員為: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鄧小平、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即「十一元帥」。除陳毅和鄧小平外,中央對其他九位元帥的授銜沒有不同意見。

為什麼說新中國的元帥本應該有「十一位」或者「九位」?

當時陳毅與鄧小平都是國務院副總理,都沒有主要負責軍事工作,按照中央的原則是不應該授予軍銜的。但陳毅與鄧小平都是中央軍委委員,不是完全離開軍隊,故而中央對此產生不同意見。

為什麼說新中國的元帥本應該有「十一位」或者「九位」?

在書記處的第一次討論中,中央決定陳毅和鄧小平都不授予元帥軍銜,也就是只有「九元帥」。但當時周總理因故沒有參加討論,所以書記處決定在徵求周總理的意見後做出最後決定。

為什麼說新中國的元帥本應該有「十一位」或者「九位」?

周總理同意書記處通過的「九元帥」人選和不授予鄧小平軍銜的決定,但周總理認為鑒於歷史功績和影響,應該授予陳毅元帥軍銜。周總理的意見在中央書記處得到了大部分與會同志的贊成。

正因如此,在最後的討論會議上,中央書記處決定授予元帥軍銜的人選為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十人,即「十大元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鬼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粟裕大將最初設想的「淮海戰役」為什麼不是「夾生飯」?
為什麼巴西人說阿根廷的首座世界盃冠軍是靠「假球」得來的?

TAG:鬼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