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把對生活的期許都雕刻在傢具上

把對生活的期許都雕刻在傢具上

中國人從來都是含蓄的,他們不會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將願望寄託於具象的實物,再把它一刀一刀雕刻在傢具上。可以說,傢具的紋飾,是中國人的全部情感表徵。

· 1 ·

古典傢具中的祥瑞圖飾

中國的祥瑞文化早在唐代武則天時期就已形成,當時的《稽瑞》一書把祥瑞分為了五個等級:

第一等是佳瑞,麒麟、鳳凰、龍、烏龜、白虎等神獸,是最高等級的祥瑞。

第二等是大瑞,泛指各種自然現象,範圍比較廣。比如山水、海水、日、月、星辰、雲等。還有一些違反自然規律的現象,比如牛生上齒。

第三等是上瑞,泛指各種動物,凡是白毛、紅毛、蒼毛和黑毛的動物都是瑞。

第四等是中瑞,泛指各種飛禽,凡是白毛、紅毛、蒼毛、黑毛的飛禽都是瑞,五彩飛禽也是瑞,比如孔雀。

第五等是下瑞,泛指各種植物,比如靈芝、人蔘等各種草藥。道教中,草藥又分為上中下三等,上藥養性,中藥養命,下藥治病。

到了雍正時期,祥瑞的內容更加豐富,玉製品、古董、佛前的法器也屬於祥瑞。

今天,先讓我們一起盤點一下古典傢具上常見的祥瑞紋飾——

龍紋,龍是五靈之一,秦漢以後逐漸用於比喻君王,所以用龍紋裝飾的器物為帝王專用,其中黃龍是最高等級。

螭虎龍,是一種無角的龍,明式傢具常用螭虎龍,線條流暢,動作優美,清新活潑。

夔龍,古代青銅器常用夔紋,到清代,傢具紋飾也多用夔紋,硬角折彎,蒼勁有力,俗稱「拐子龍」。

獅紋,獅子歷代被視為祥瑞,在傢具中,多表現在屏風心上,常見為「蕃人進寶圖」或「職貢圖」等,借喻「天下太平」「萬國咸寧」。

瑞象,也以「萬國來朝圖」「蕃人進寶圖」或「職貢圖」居多,明清傢具中,象紋裝飾常見。

麒麟,「蕃人進寶圖」中常有麒麟形象,清代吉祥圖案還有「麒麟送子圖」,喻人生有德,則早生貴子。

白鹿,與松樹組合,喻「松鹿同春」,與仙鶴組合喻「鶴鹿同春」,有時也與壽星組合,喻「祿壽康寧」。

鳳凰,在傢具應用上十分普遍,「鳳鳴朝陽」喻高才,「鸞鳳和鳴」為祝人婚禮之詞。

雉,即錦雞,在屏風、箱櫃類傢具上裝飾較多,象徵耿直守節。

鴛鴦,象徵夫妻恩愛,忠貞不二。

梧桐,被譽為瑞木,在屏風、箱櫃雕刻的樹石花卉中,常有梧桐樹的形象。

松、梅、竹都屬於耐寒植物,民間俗稱「歲寒三友」。

松樹,能頂風傲雪,四季常青,歷代被譽為「長壽」的象徵。

梅花,梅能於老乾上發新枝,又能禦寒開花,故古人用以象徵不老不衰。梅花五瓣民間又藉以表示「五福」。明清以來梅花紋樣是人們最喜歡的寓意紋飾。

竹子,竹子象徵不剛不柔,滋生易,成長快,古人常喻子孫眾多。

木本折枝花卉,常見有梅花、桃花、海棠花、石榴花、桂花以及松、竹、梅等,大多裝飾在屏風、箱面、櫃門之上,或雕刻,或鑲嵌,或彩繪,各種用法均有。

靈芝,世人譽為仙草,神話傳說靈芝為仙藥,服之有起死回生之功效。加上歷代儒家、道家的渲染附會,更增加了靈芝的神秘色彩,成為歷代帝王及其追隨者們崇拜的祥瑞物。

蓮花,又名荷花。佛教、道教以蓮花作標誌,代表「凈土」,象徵「純潔」,寓意「吉祥」。民間以蓮花喻「君子」。

牡丹,象徵富貴。歷代以牡丹為奇花,常裝飾日用器物。

菊花,又稱秋花,《神農書》稱菊為養性上藥,能輕身延年。歷代把菊花譽為隱士,菊花題材常用於裝飾傢具。

纏枝花卉為傳統吉祥紋飾,因其結構連綿不斷,故名「萬壽藤」,具「生生不息」之意,寓意吉慶。通常以一種藤蔓卷草經提煉概括變化而成,委婉多姿,富有動感,且優美生動。

纏枝花卉起源於漢代,歷南北朝、隋唐,宋元及明清盛行不衰。纏枝紋以牡丹組成的稱「纏枝牡丹」,以蓮花組成的稱「纏枝蓮」,至晚清又出現「纏枝葡萄」「纏枝葫蘆」等。

西洋花,自清代雍正、乾隆及嘉慶時期,出現一些模仿西式建築及室內裝飾的風氣。為裝飾和布置這些西洋式建築,曾經做過大批用西洋式花紋裝飾的傢具。表現手法通常是以一朵花為中心,向四外伸展枝葉,還可以根據傢具的構件形態隨意延伸。

西洋花本是西方生長的一種植物,莖幹匍地而生,花朵如中國牡丹,稱「西番蓮」或「西洋菊」,花色淡雅,自春至秋,相繼不絕,春間將藤壓地,隔年鑿斷分栽。根據這些特點,既可做大面積的板面裝飾,又可作纏枝花紋用於邊緣裝飾。

雲紋,大多象徵「高升」或「如意」,應用較廣,多為陪襯圖案。形式有四合雲、如意雲、朵雲、流雲等。常和龍紋、蝙蝠紋、八仙、八寶紋組合在一起。雲紋在思想觀念中常稱為慶雲或五色雲、景雲、卿雲,古以為祥瑞之氣。

海水象徵大江大河,在海水紋的中間聳立著山石,江水和山石組合,象徵江山。海水江崖之上有雙龍和祥雲,構成真龍天子主宰江山的寓意畫面。這種圖案不僅在傢具上,在其它各類日用器物上也被廣泛使用。

回紋,即回字形的紋飾。形態以一點為中心,方角向外圍環繞形成的圖案。清代傢具的四腳常用回紋作裝飾,也有用連續回紋作邊緣裝飾的,稱「回回錦」。

萬字紋,為古代一種符咒護符或宗教標誌。宗教認為是太陽或火的象徵,在梵文中意為「吉祥之所集」。又認為它是釋迎牟尼胸前所現的瑞相,有吉祥、萬福、萬壽之意。

唐代武則天長壽二年採用為漢字讀作「萬」。四端向外延伸又可演化出多種錦紋,這種連鎖花紋常用來寓意連綿不斷和萬福、萬壽不到頭之意,也叫「萬壽錦」。

博古紋,起源於宋徽宗命大臣編繪的《宣和博古圖》,後來取該圖或以古器紋樣裝飾傢具,遂名「博古圖」。有的在器物口上添加各種花卉,以為點綴,尤其進入清代,在傢具上使用較多寓意典雅、高潔。

一般情況下,每組圖案都能組成一句吉祥語,如瓶中插如意,即為「平安如意」,鍾、笙、大瓶組合為「終生太平」等等。

方勝紋,方勝又稱「金勝」,即兩個菱形壓角相疊組成的圖案,古時作為祥瑞之物。明清以來成為吉祥圖案中常見的裝飾紋樣之一。

五嶽真形圖,五嶽指中國的五大名山。五嶽真形圖為代表五大名山的五個符號,這種圖案在清代傢具中時有所見。

五嶽真形圖,以嵩岳居中,左一為華岳,左二為衡岳,右一為泰岳,右二為恆岳。《抱朴子》曰:「修道之士棲隱山谷,須得五嶽真形圖佩之,則山中魑魅虎蟲一切妖毒皆莫能近。」在傢具上雕刻此圖的目的,除裝飾美化外,還有為了驅魔避邪,以求居家安樂、永保吉祥的含義。

海屋添籌,即畫面中繪波濤洶湧的大海,海中有仙山樓閣,樓中陳設寶瓶,內插籌碼,空中有飛翔的仙鶴,口中銜籌欲往瓶中添籌,仙山周圍散布若干小島,點綴蒼松翠柏以增加畫面的仙景。

這個故事始見於宋代蘇軾《東坡志林》:

傳說有三個老人,相遇互相詢問年歲,一人曰:吾年不可記,但憶少年時與盤古有舊;一人曰海水變桑田,吾輒下一籌,爾來吾籌已經裝滿十間屋,一人曰:吾所食蟠桃,棄其核於昆崙山下,今已於昆崙山齊矣。

傳說一籌碼代表千歲,後來人們常在祝壽禮物上飾海屋添籌圖案。

八仙,分別為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鐵拐李、韓湘子、蘭采和、何仙姑。裝飾圖案常隱去人物,只雕出八仙手中之物,俗稱「暗八仙」。八種寶物各代表不同含義,組合在一起,即八仙齊來,寓意祝頌長壽之意。

八寶紋,八寶,又名八吉祥,由法螺、法輪、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腸組成。八寶本是佛教中的八種法器,常為組合使用,稱「八寶生輝」。

清代晚期傢具的裝飾花紋,多以各種物品名稱的諧音拼湊成吉祥語。如:

兩個柿子和如意組合,或和一朵靈芝組合,名曰「事事如意」;

蝙蝠、壽山石加上如意或靈芝,名曰「福壽如意」;

寶瓶內插如意名曰「平安如意」;

佛手、壽桃、石榴組合,名曰「多福、多壽、多子」;

滿架葡萄或滿架葫蘆寓為「子孫萬代」;

一支戟上掛玉磬,玉磬下掛雙魚,名曰「吉慶有餘」;

喜鵲和梅花組合,寓意「喜上眉稍」;

把靈芝、水仙、竹筍、壽桃組合,名曰「靈仙祝壽」等等。

· 2 ·

木材與雕刻技藝相映生輝

明式傢具雕刻製品最注重材質的選擇,對材質的要求幾乎達到了百般挑剔的程度。材質要具有堅韌的質地,厚重的色澤,細密而透明的紋理。

中國傳統木製傢具的黃金時代之所以產生於明代,正得益於在此時獲得了大量名貴硬木良材。

明朝以降,海禁日開,海陸交通貿易發達,大量名貴木材從海外運往內地,其中尤以紫檀木、黃花梨木、鐵力木為貴,不僅為明式傢具,也為明式傢具雕刻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物質載體。

紫檀木從深黑到紫紅,有金屬般的色澤和綢緞般的質感,它的材質堅硬、紋理縝密,適於雕刻。可以說,明式傢具中以紫檀雕制而成的優秀作品足以代表中國古典傢具的最高製作水平。

黃花梨木呈棕黃色或棕紅色,華貴而富有耐性,具有不易開裂、不易變形、便於造型、利於雕刻等諸多優點,是與紫檀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製作傢具的最優良木材。

鐵力木質地堅硬沉重,心材鮮紅至紫色,抗腐耐磨,不易變形。在明式傢具中,鐵力木傢具以其厚重拙樸的雕刻風格表現著自己。

明式傢具中的精品雕刻,把紫檀木紋路中細若遊絲的精微、凝重沉穆的圓潤、勁健渾厚的質地發揮得淋漓盡致,又把黃花梨木溫潤似玉的情調、行雲流水的紋理、不翹不裂的特性運用得爐火純青。

明式傢具雕刻珍品歷經幾百年的風化,在器物表層形成了厚厚的包漿,宛如剔透瑩潤的美玉。

明式傢具其造型及做工源於漢唐,恢弘於明初,極見當時文人追崇古樸自然的風氣;又由於經典明式傢具主要用於宮廷及官宦之家,其形制在渾厚古樸之中增入諸多華美艷麗的雕飾以展示其貴族氣象。

其發展演變有兩大特點,第一,崇尚古樸與崇尚華麗兩種審美觀念並存。第二,代表經典明式傢具製作的宮廷傢具恰恰體現了追求華美雕琢而兼含古樸內致的審美取向。

· 3 ·

崇尚古樸與崇尚華麗交相併存

經典明式傢具的製作者大都是工藝製作高手。據文獻記載,明代開山派竹刻大師朱松鄰、濮仲謙二家並不專事竹刻,而兼刻犀角、象牙、紫檀等。

由此可知,竹、木、犀、牙刻件是不分家的,因而,許多不同材質的雕刻精品很可能出於一人之手。

明式傢具雕刻是我國雕刻藝術的集大成,就雕刻內容而言,山水人物、飛禽走獸、花卉蟲魚、博古器物、西洋紋樣、喜慶吉祥等無所不包,豐富多彩。倘仔細推敲,其中頗有一些規律可尋。

比如,明式傢具雕刻中常見的飛禽走獸紋明顯帶有先秦及魏晉南北朝造像的遺風,雄渾而博大,使人不由地想起漢代宮闕的深厚拙樸,六朝陵墓石獸那般奔放勁健的風姿;

花卉人物吉祥圖案,繼承並弘揚了唐代的遺風,充分體現出一種強烈的雍容華貴、飽滿豪放的審美追求;

山水人物則往往是帶有情節性和故事性的畫面;博古紋案雕工細緻,意境高古,儼然有金石拓本之美;西洋紋飾則反映了外來藝術的美學影響。

從而不難發現:明式傢具的雕刻藝術與先秦兩漢傳統藝術有著一脈相承的淵源。

· 4 ·

或光素或繁縟皆為藝術

由於歷史的原因,把明式傢具稱之為藝術品,至今不過幾十年時間,對其認識與了解仍處於起步階段。

一個時期以來,有些人認為明式傢具的特徵是簡潔而樸素,因而排斥明式傢具的紋飾與雕刻,乃至出現了非光素不足取的偏激觀點。

事實上,紋飾與雕刻在明式傢具中無所不在,即使被列入光素傢具的一類,也充滿著奇異的裝飾色彩。其主要表現在:

優美的造型即是完整的雕塑傑作。我國傳統傢具造型,把建築藝術的連接有序、穿插有度,以及壺門床、須彌座的穩定牢固、平衡和諧、美觀通透的東方美學神韻發揮到極至,無一不體現出方正凝重的三維造型。

曲線結構是明式傢具雕刻藝術的靈魂。明式傢具中的羅鍋棖、三彎腿、透光、彭牙、鼓腿、內翻馬蹄、雲紋牙頭、鼓釘等,既具備了加固、支撐、實用的功能,又起到了點綴美化的作用,體現著雕刻工藝的特徵。

線腳的走勢產生極富動感的韻律。根據不同的傢具風格,採用不同的線腳,會產生截然不同的裝飾效果,通過自然暢達的線腳走勢,我們完全可以品味到明式傢具雕刻藝術中富於流動感的美妙韻律。

鬼斧神工的雕刻手法。精美的雕刻是明式傢具中主要的裝飾手法,其雕刻技法包括圓雕、浮雕、透雕、半浮雕、半透雕等。

圓雕,多用在傢具的搭腦上,浮雕,有高淺之分,高浮雕紋面凸起,多層交疊;淺浮雕以刀代筆,如同線描。透雕,是把圖案以外的部分剔除鏤空,造成虛實相間、玲瓏剔透的美感。

它有一面作和兩面作之別,兩面雕在平面上追求類似於圓雕的效果。透雕多用於隔扇、屏風、架子床、衣架、鏡台等。半浮雕半透雕,主要用在桌案的牙板與牙頭上,展示出一種撲朔迷離的美感。

從明式傢具諸多雕刻作品的藝術形式觀之,筆者以為足可歸納出三項頗為突出的美學原則:

一曰點睛之筆,這是指在明式傢具的顯要位置點綴以紋飾,給傢具安上「眼睛」,使傢具富有生命力。這種裝飾在椅具中常放在靠背板上方,力求創造靈動通透、主題突出的美學效果。

二曰流動之線,這是指在桌案的牙板四周施以雕刻,以求傢具在靜態中展現動態感,給傢具環繞上一條流動的「飄帶」,以產生流動之美。這些傢具腿足肩部多雕獸面,牙板多雕螭紋、鳳紋、花草紋,紋飾異常生動活潑。

三曰工巧之韻,這是指傢具雕刻極力表現奢華與繁縟,以達到熱烈華麗的審美效果。

中國傳統傢具就其整體造型而言,立足於沉穩端莊,方正嚴謹,但雕刻紋飾卻與造型有著迥然不同的風貌,無論山水花卉、鳥獸魚蟲,或是人物故事、神話傳說,大都具有熱烈奔放的特徵。這與端莊肅穆的明式傢具造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沉靜的形體平添了一筆流動的性情。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大研習君 的精彩文章:

《芥子園畫傳》中的古典傢具掠影
唐宋傢具:「風情神韻」與「筋骨思理」

TAG:正大研習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