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做到這三點,人生會越來越順
來源:儒風大家
縱觀曾國藩一生經歷,曾國藩的做人做事之道,集中體現在這九個字里:事不拖,話不多,人不作。
1、事不拖
曾國藩說: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
百種弊病,皆從懶生。
一個拖字,毀了多少人,敗了多少事。
曾國藩說,事有歸著。這就是說辦事要有著落,最後要有落腳點。言下之意也是腳踏實地。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抓落實。件件事都做得有頭有尾,有始有終,既是克勤小物,又是持之以恆。
曾國藩在家書中,有這樣一句:男雖身在禮部衙門,為國家辦照例之事,不苟不懈,盡就條理,亦所深願也。不苟不懈,盡就條理,就是這裡的事有歸著。
曾國藩在軍中時,要求自己早起,不論是什麼樣的天氣,什麼樣的環境,他一定「聞雞起舞」,練兵督訓,辦理各項事務。曾國藩對軍中將士說:「練兵之道,必須官弁晝夜從事,乃可漸幾於熟。如雞孵卵,如爐煉丹,未可須臾稍離。」
曾國藩每一天都寫日記,曾國藩通過寫日記進行修身,反思自己在為人處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他還規定自己每一天必須堅持看歷史不下十頁,飯後寫字不下半小時。曾國藩說「人之氣質,由於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
2、話不多
嘴茬子厲害未必是好事,留起一些話,也是一種境界。
說話需要給自己留有餘地,不要把自己置於進不可攻,退不可收的境地,一個劍拔弩張、喋喋不休的人,往往是淺薄俗氣、缺乏涵養而不受歡迎的人。
曾國藩認為多言是一種惡德,必然招致厄運。他年青時候也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後來吃了虧才開始反思。
曾國藩的「戒多言」源於一件小事,當時他剛進入翰林院不久,正春風得意,一次在給父親過生日時,對前來祝壽的好友鄭小珊夸夸其談,有些得意忘形,結果引起鄭小珊反感,拂袖而去。
事後曾國藩後悔萬分,他在日記里反思自己有三大錯。一是平常就自以為是;二是嘴上說話沒把門的,想到哪兒說到哪兒;三是明明說話得罪了人,還跟人強辯,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總結這三點,曾國藩說自己作為一個標準的儒家知識分子,連《禮記》里說的「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的道理都參不透,連語言這一關都過不了,還能成什麼大事呢?
曾國藩一生在「戒多言」上下足了功夫,他不僅經常批評自己「每日言語之失,真是鬼蜮情狀!」也經常反問自己「言多諧謔,又不出自心中之誠」,這種言語習慣、個性缺點,「何時能拔此根株?」他不僅對自己有這個「戒多言」的要求,還把它當成家訓智慧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內容,尤其是對他的兩個兒子和幾個弟弟反覆灌輸、強調這一點。
「立身以不妄語為本」,俗話說,「禍從口出」,立身之事,最忌的就是輕浮和自滿,從而說出一些不恰當的話,或者為了自我誇耀而撒謊吹牛。因為這樣一來可能會給自己招致災禍,二來也會失去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和尊重。喜歡逞一時口舌之快的人,最終都難成大事。
3、人不作
不作,就是不「妄作」。老子說:妄作凶。
為人做事切忌浮躁、飄忽,亂干一通。
曾國藩年輕做事,難免有心煩氣躁之時。他的老師理學大家唐鑒先生送給他一個字——「靜」。從那時起,曾國藩每天都要靜坐一會兒,許多為人處世、治學從政的體會和方法,獲益良多。尤其在遇到重大問題時,他更是不輕易作出決定,總要通過幾番靜思、反覆權衡之後,才拿出一個主意來。為讓氣氛更寧馨些,還往往點上一支香。每見到這種情況,家人有再大的事也不打擾他。
曾國藩說,凡遇事須安祥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祥,為處事第一法。整天慌裡慌張的人,難成大事,就是因為缺了「靜」和「安詳」的智慧。
《三國演義》記載劉備死後,魏、吳聯合少數民族發五路大軍攻打蜀國。五路大軍打來,劉阿斗都快被嚇死了,別的將領也懵了。可諸葛亮把自己關在相府里三天不見客,靜心思考對策,結果,五路大軍被他輕鬆化解。這就是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故事。
曾國藩和諸葛亮都是少有的「內聖外王」的大政治家,都是在靜字上做足工夫的人。諸葛亮《誡子書》中更是精闢地將此總結為,「非寧靜無以致遠」。
在為人處世,事事斷然不可冒進直擊,一定要審時度勢。
TAG:智者訥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