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陳振濂、叢文俊、李剛田與現場嘉賓互動交流

陳振濂、叢文俊、李剛田與現場嘉賓互動交流

9月16日~17日

現狀與理想·烏海論壇

展覽+批評+學術+互動為一體

這可能是中國書協迄今為止

最為用心做的一個展覽

2天思維風暴

6場學術論壇

30餘位專家學者

104位入展作者

1000餘位與會嘉賓

是為年度書壇盛會

書壇的現狀

書法的理想

是否能在這裡

找到解答?

陳振濂、叢文俊、李剛田與現場嘉賓互動交流

互動交流環節

嘉賓:各位好,我叫馬健(音),我也不是明確針對哪個老師進行提問,我剛才聽了三位老師的演講,對於咱們書法界內部的問題總結,對我有啟發。我想問一下,越來越多的本著對書法藝術熱愛的人湧入了書法的群體,開始更多參與群體的擴大,一般群眾與書法有比較遠的距離,對於我們這種很正式的書展和討論會參與度、關心度不是很大。我們與一般群眾的審美越來越割裂,我想問問諸位老師如何去融化群眾和文化的參與?謝謝!

李剛田:這個問題也是很現實的問題,現在很多獲獎作品一般老百姓看不懂。這個書法作品在展廳中爭奇鬥豔,離社會公眾逐行漸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該怎麼辦。這個問題是老問題。我覺得他其實是倆個方面,一個方面我們的創作要堅持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堅持傳統美的精神,這個總書記在座談會上指出來了。我們自己的創作要逐漸的在保持書法專科作的專業的高度的同時,專業的嚴肅性的同時,讓他符合中華的精神,讓他接地氣,再一方面對群眾有引導,對書法的引導。我想這是雙向的,雖然社會發展,慢慢會逐漸逐漸的融合,但是任何東西,任何藝術他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得不到公眾的認可,得不到歷史的認可,它就不是成功的。最終的還是要得到大眾的認可,社會的認可,歷史的認可。

中國書協十六字方針

嘉賓:我想請陳老師回答一下碑學在當代書法創作中的現狀如何?

陳振濂:其實當時清代的碑學出現,我們今天作為這個角度來看,是帖學的補充。帖學延續的時間很長,技法很固定了,需要有新的力量突破它。帖學有將近2000多年的歷史,而碑學只有200多年的歷史。他沒有辦法和帖學抗衡,但是在今天我們當代的書法裡面,他反而有一個很特殊的意義,你要打破自己要結合的傳統,需要有新的力量引入,帖學、碑學不是技能的比拼,而是觀念的比拼。明治維新以後,當時日本的傳統書法家看碑學的態度非常不認可。在我們今天的書法的展覽裡面,有相當一部分碑學的作品,也應該起這樣的作用。他的用筆的方式和蘇東坡等都不一樣,甚至執筆用筆的方式運筆的線條,很多的要素都是新要素。

展覽作者劉京聞作品

嘉賓:我現在寫字缺乏思維上的東西,那我該從那裡入手,從哪些書目入手?

叢文俊:我嘗試一下回答,這個問題其實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我當初也遇到了這些問題。但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呢,就是只能是讀古書,為什麼要讀古書,而不是讀美學書而不是讀其他藝術理論呢?中國人和外國人想問題是不一樣的,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所以你搞書法藝術,你當然要用中國人思維。用西方人思維對書法來說還是有隔膜的。當代的整個思維方式通過近百年的不斷演進,理性思維度多邏輯思維多,和傳統的已經不一樣了,而傳統的審美只能去看古書,多數看一下詩詞鑒賞。最主要是培養一些靈感,靈感需要閉目冥想。寫字之前你得凝思靜思,高度的集中,去想什麼?用天地萬物作為一種參照性,來解決用筆的問題,但是你得想能想像出來。按照這個思路你能夠把你空想的東西計划出來,用毛筆把他想像出來,這個對應不是簡單的你想一個老虎,你就有力量。猛獸是一個結合體,不是具體的東西。神采各異關係到古代的陽剛之美。第二個是鮮活的有生命的,之後賦予他有生命的東西。我們今天對書法來說,只了解書體而不了解它的象徵意義。所有的書法都得根據藝術特徵,你有想像他才有生命,才是鮮活的,所以想像你就得培養自己的想像,我們今天太缺乏想像了有的時候甚至缺乏到啥也沒有。古人一個眼神,暗送一個秋波,就可以作題論詩了。而咱們今天都是問你有車有房嗎?都是現實的。你要想當藝術家,對不起你還是應該多想像,想像包括天地萬物,包括我們身邊的任何事物。想像的訓練既有古人的東西,又有我們自己建構的東西。

展覽現場

嘉賓:三位老師好,我是來自江西書協的代表唐少路(音)。聽到三位老師的演講很受啟發,有些想法,多年以來中國書協都在提倡書法作品文化內容,三位老師在演講當中提到了特別是近年來,書協很重視書法教育、重文崇道,目前中國書協包括這個蘭亭獎評審在技法層面的評比,有些時候是評一件作品論成敗。我想請問一下在現有的評審模式當中,文化和道德層面的修養怎麼樣得到考察和認可?

李剛田:這個作者提到很現實,這個展覽機制可以操作的就是投票形式。你的這個問題在操作層面很難的,可以說現在有兩個因素是推動當代書法繁榮發展的動力:一個是展覽一個是市場。但是又是這倆個因素惹的禍,展覽使書法逐漸脫離文化單薄,市場逐漸使作者的風格沒有了。我們怎麼操作體現文和德。我想在逐漸的發展中會慢慢的解決這一問題,現在的展覽評審機制,可以量化的還是形式,內在文化只是靠一種的感覺走的。

時間:2018年9月16日

地點:烏海市當代書法藝術館

說明:本文根據現場錄音整理,未及經發言者本人審閱,錯誤在所難免敬請理解,個別段落並有所刪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藝公社 的精彩文章:

貴族、文官、平民與書畫傳承

TAG:書藝公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