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你的人生,輸在了沒有儀式感
點擊收聽讀者電台 本期主播×楊柳
文| 擺渡
幸福生活的秘訣,是擁有「儀式感」。
曾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需要儀式感?」
一個獲得了10萬贊的答案中說:
「人生於世,就像在一條漫長的暗黑河流里漂泊。
而所謂的儀式感,大概就是人類於這河流上建造的閃閃爍爍的小燈塔。
靠這些燈塔,我們才能標定我們的存在。」
或許在這世界上,大多數的人都有著相似的生活軌跡:出生、上學、上班、結婚、撫養孩子、去世……
乍看下來,每個人的生活都沒有多大的不同。
每天的生活被固定在:起床、洗漱、吃飯、上班、下班、回家、睡覺的框架之中,生活猶如複製粘貼,久而久之,難免會變得麻木。
我們不能在瞬間扭轉自己的命運,但幸好,還可以製造一些有儀式感的瞬間,來點亮生活。
為普通的日子
標定背後的精神內涵
名著《小王子》里的狐狸曾說過:
「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個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在平凡的一天中,只有小王子到來的時刻能讓狐狸感到幸福,這便是「儀式感」的神奇之處。
狐狸還說:
「我們那裡的獵人有一種儀式。他們每星期四都和村子裡的姑娘們跳舞。於是,星期四就是一個美好的日子!」
因為心中的「儀式感」,我們會花費額外的時間和經歷去做一件事,如同狐狸等著王子的探望,如同獵人等著心愛的姑娘舞上一曲。
看似都是些浪費時間的無聊小事,但這些小事卻構成了我們人生中幾乎全部的幸福體驗。
母親有個小習慣,每天睡覺之前,都要把第二天穿的衣服疊好放在床頭。
從小時候開始,每天清晨睜開眼,我都能看到一疊小小的整整齊齊的「方塊兒」。
疊起來的衣服好穿又不皺,在節省時間的同時,又讓人感覺到神清氣爽,給一天開了一個好頭。
我繼承了母親的習慣,並且一直保持到了現在。
每當睡前疊衣服時,一種儀式感都會慢慢升起——好像是給繁忙的一天標上了一個句號。
第二天起床看到整齊的衣服,便覺得今天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村上春樹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很多人不以為然,但殊不知,儀式感早已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自己的生活:
每天起床刷牙洗臉,穿衣穿鞋,把自己收拾得乾淨體面,是一種儀式感;
在路邊買下好看的花束,隨手插在飯桌上的花瓶里,是一種儀式感;
自己做好飯菜,或是等家人做好飯菜,一家人圍坐在桌邊,是一種儀式感;
結束了一天的勞累,回家沖個熱水澡,敷一片面膜,聽一首喜歡的歌,也是一種儀式感。
儀式感並不是矯情,也不需要多麼昂貴的道具。其實儀式感需要的只是你對生活的一點點用心。
《走出非洲》的女主角即使在荒蠻的非洲,也會帶一套精緻的從歐洲帶來的餐具。
《花樣年華》裡面的蘇麗珍,出去買個菜都要重新換一身與昨天截然不同的旗袍,隨時保持優雅。
《蒂凡尼的早餐》中的赫本,明明經濟條件不好,也要打扮精緻,在蒂凡尼的櫥窗前,溫柔從容地將早餐吃完。
一個小小的動作,就能讓她們的每一天變得特別。這些不僅僅是儀式感,也是她們對生活的尊重。
為每一段愛情
增加溫馨與甜蜜
每一段感情,幾乎都要從一方說出:
「我喜歡你,請問你願意做我的女(男)朋友嗎?」,然後對方回答「我願意」開始。
這一段對話,便是一段愛情里最初的儀式感。
在韓國一段名為《30天的約定》的視頻中,丈夫向妻子提出了離婚,理由是雙方已經沒有了愛情。
零溝通、零互動,很多人的婚姻都像視頻里的夫妻一樣,過成了一潭死水。
妻子沒有崩潰大哭,只是要求丈夫再次兌現求婚時的承諾:每天和自己擁抱,牽手,親吻,說「我愛你」,送禮物準備驚喜。
30天中,一件件充滿儀式感的小事讓兩人找回了愛的感覺。
丈夫終於明白,不是兩人之間沒有了愛,而是他們丟失了愛的儀式,所以愛情才會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蒙塵。
黃磊曾說:
「我非常反對夫妻變成親人,比如我媽、我爸、我閨女是我的親人,但我老婆是我的情人、我的愛人、我的情侶,她是不一樣的。」
如果沒有經營,沒有一點點儀式感,再轟轟烈烈的愛情,也會被生活的瑣碎消磨殆盡。
因《人民的名義》而大火的達康書記吳剛,在戲外是個公認的好丈夫。日常生活中,和妻子也秀得一手好恩愛。
結婚多年仍像新婚,其中的秘訣便是「浪漫」與「儀式感」。
一次,吳剛在江西拍戲時,正好趕上了妻子的生日,他便突發奇想要給妻子發封電報。
有人問:「都什麼年代了,發個簡訊不就行了嗎?」
吳剛回:「簡訊,顯得太不正式了,今天是她生日,拍個電報才有儀式感。」
一次電視節目上,吳剛還當場重演了對妻子求婚的畫面,當著全場觀眾再次親手給妻子戴上戒指,把妻子感動得淚流滿面。
《北京遇上西雅圖》里,女主角說:
「他也許不會帶我去坐遊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為我跑幾條街去買我最愛吃的豆漿油條。」
儀式感是愛情保鮮的秘訣,它不必多複雜,卻能讓人心裡清楚,自己始終是被愛著的。
幸福生活的力量
來源於儀式感
我有一本相冊,裡面珍藏著我從一歲起,每一個生日,媽媽為我拍下的照片。
小時候,數碼產品並不便宜,媽媽卻堅持花了一個月的工資買下了相機和交卷,一張一張記錄下我成長的點滴。
第一次騎車、第一次做飯、第一次堆雪人,甚至每一次出遊,每一個畢業典禮,全部以照片的形式被保存了下來。
直到現在,談起童年,我的幸福感依然很強烈,對童年的記憶,也總是比同齡人要更多一些。
在儀式感中長大的孩子,會常常感受到自己是被關注的、被愛著的。
一個在愛中長大的孩子,也一定會擁有愛生活,愛他人的能力。
有人說,儀式感就是用莊重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生活里看似無趣的事情。
但當你的生活擁有了儀式感,你就會發覺生活其實並不「無趣」:
清晨起床和自己說一聲「早安」,把床鋪整齊,把房間打掃乾淨,看著整潔的環境,心情也會不自覺地好起來;
養幾盆花或者多肉植物,給它們澆水,或者養一隻貓或一隻狗,給它們餵食,看著它們成長的樣子,自己也會覺得元氣滿滿;
在每一個節日給親人和愛人準備禮物,親手做一頓大餐給他們,看到他們的笑臉,煩惱的事情總會瞬間消散。
儀式感與金錢無關,與權利無關,更和地位無關,它是藏在你內心深處,對生活的熱愛。
生活不止是焦慮、崩潰和雞毛蒜皮。
總有一些小小的儀式感,能夠讓你撥開這些瑣碎,點亮幸福的微光。
一輩子太短,我們要把每一天都當成新的一天,用儀式感製造每一段美好的回憶,才不負來這世上一遭!
本期話題
生活中有什麼能讓你感到幸福的小事?
?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作者:擺渡,一個努力熱愛生活的傢伙。
主播:楊柳,90後電台主播。華燈初上時,與你相遇電波中。在讀者,分享文字,感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