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都是因為「惑」!
佛學
09-19
主講 | 雪歌仁寶齊
《入行論》第六品第三十七偈頌:
自惜性命者,因惑尚自盡。
況於他人身,絲毫不傷損?
第三十五、三十六偈,講的是傷害自己的人如何失控。這個偈頌則開示了如下的對比: 一個人失控的時候,連最愛的自己也敢於傷害,而且是最大程度的傷害—— 自殺對自身能做這種事,對他人、較輕程度的傷害,怎麼會不敢做? 我們要這樣去比較、思維。
第三十七偈講「自惜性命者,因惑尚自盡」,自己的生命是最寶貴的,連最珍惜、愛護的自己生命,都想將其結束,原因是什麼?與第三十五偈「或因己不慎」類似,「因惑」。
「惑」是煩惱的意思,因為煩惱的力量的緣故,連最愛的自己生命也要消滅。 相比之下,我們是他最愛的嗎?不是。 我們是外人、與他沒有關係的人。 對外人,做一點小小的損害,他怎麼會不做呢? 怎麼會「絲毫不傷損」?
※佛教術語科普: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雪歌仁寶齊2018年7月佛法在線直播課程表
TAG:老九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