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陸啟鏗:數學人生的追尋與堅守

陸啟鏗:數學人生的追尋與堅守

陸啟鏗1927年5月17日出生於廣東省佛山市。1950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數學天文系。1951年7月由華羅庚先生推薦調入中國科學院數學所籌備處。曾任數學所常務副所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並被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常務委員。

陸啟鏗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首屆「華羅庚數學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多項獎項。他培養起國內第一支多復變領域的研究隊伍,並且多名學生當選為院士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

1950年,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從美國返回中國,途中在香港中轉時,曾在廣州作短暫停留,其間被盛邀到中山大學作了一次學術演講。陸啟鏗這時正畢業留校任助教,對數學懷有濃厚興趣的他自然不會缺席這個難得的機會。而就是這次邂逅,使兩人的命運交集到了一起,亦師亦友幾十年。

在之後的三年里,陸啟鏗得到了華羅庚的精心指導,他通過組織數學所多複變函數論討論班,以及到北大數學系多複變函數專門化開班授課,培養起國內第一支多複變函數領域研究的基本隊伍。他們的研究成果也達到了國際領先,特別是陸啟鏗。陸啟鏗與鍾同德合作發表了「Privalov定理的推廣」,獨立完成了「Schwarz lemma and analytic invariants」(《Schwarz引理及解析不變數》)等論文,引起了國際數學界的重視,部分成果被寫入前蘇聯數學家的專著中。他在施瓦茲引理證明上取得的成果,現在被稱為「陸啟鏗引理」。

陸啟鏗在多複變函數論做出了大量奠基性和開創性的工作,得到國際數學界的普遍認可,至今仍有廣泛深入的影響。他不僅學習、繼承和發展了華羅庚先生的典型域上多複變函數論,而且開拓了多複變函數論與復幾何、多複變函數論與理論物理的研究方向。他關於僅以曲率刻畫單位球的成果在國際上被稱為「著名的陸啟鏗定理」;他提出的關於Bergman核有無零點的「陸啟鏗猜想」是建國後國際數學界首次以中國數學家命名的猜想,相關區域被稱為「陸啟鏗域」。

陸啟鏗是華羅庚歸國後的第一批親傳弟子,是新中國培養的國際一流數學家,在多復變和數學物理領域做出了大量奠基性和開創性的工作,取得了國際矚目的成就。2015年8月31日,陸啟鏗因病去世,享年88歲。

陸啟鏗為人正直、公正,治學嚴謹,他幼年時因患骨髓灰質炎導致終生雙腿殘疾,但從不以身殘而自弱;他淡泊名利,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勤奮,一生獻身於科學研究,為中國數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奏出了生命的最強音。

作者: 李浩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身上黑痣留神異常
人類左心室三維模型研製成功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