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人類滅絕後,仍會存活於地球上的生物,竟是一種早於恐龍時期的樹

人類滅絕後,仍會存活於地球上的生物,竟是一種早於恐龍時期的樹

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明顯可見的環境變化,都是地球產生嚴重損傷的表現。截至目前,已經不止一次有科學家提出,因種種原因地球已經嚴重受損,並且這種傷害是不可逆轉性的,未來地球環境或將不再適宜人類生存。如果未來某一天地球環境真的惡化到該地步,尚未找到其他可居住星球的人類可能會面臨滅絕。

不過,有科學家提出,即使人類在地球上滅絕,仍有生物可以生活在嚴峻的地球環境中,如此生命力頑強的生物就是中生代孑遺的稀有樹種「銀杏」。為什麼銀杏樹可以在人類無法生存的極端環境中生存?銀杏的這種生存是階段性的短暫延長生命,還是仍可以持續性的繁殖生長呢?

據悉,未來可能面臨的地球生物大滅絕,並非銀杏首次面對極端的生存條件。首先,早在距今3.45億年前的石炭紀時期,銀杏就已經在荒蕪的地球上生長。在銀杏之後,地球上又誕生過無數珍稀的古生物種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距今2.5億年前出現的恐龍。

眾所周知,體型巨大的恐龍擁有駭人的鋒利牙齒和能夠碾碎小型動物的力量,但就是這樣一位曾經的地球霸主,在6500萬年前因一場爆炸消失無蹤。但是反觀紮根於土中的銀杏,卻在那次生物大滅絕中存活下來,甚至經歷此後的數次生物大滅絕後倖存至今,由此銀杏的自我保護能力可見一斑。

此外,銀杏不僅能在物競天擇的自然淘汰中存活下來,在天災人禍面前,銀杏仍具有超越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

日本國境內的銀杏樹,多是直接或者間接從我國引進,其實最早日本的銀杏樹種植面積有限,但是在經歷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7.9級大地震和1945年8月6日廣島原子彈事件後,日本銀杏種植面積極速增長。

個中緣由便是在日本經歷的大地震和原子彈災難中,銀杏樹是存活比例最大的生物。據相關歷史記載,銀杏樹在兩次災害中,即使葉子、樹枝和樹皮被破壞,仍能再次在第二年春天重新生長,再次枝繁葉茂。

據生物學家解釋,銀杏這種頑強的生命力來自於它的自我防禦行為,銀杏會在細胞組織和外部環境中間創造隔絕層,即使外部受損嚴重,仍能保證內部有細胞存活。銀杏就是依靠這種嚴密的自我保護機制,從數億年前存活至今,仍在地球上茁壯生長,甚至在人類滅絕後或許仍將存活在地球上。

筆者:三體—小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宇宙探索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在顯微鏡下發現的神秘世界,宇宙可能也是一個粒子
太陽能和生物能源結合替代常規能源,人類即將迎來新型能源時代

TAG:科學宇宙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