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唐代高僧一首詩禪意悠遠,池中罷弄花,相伴有煙霞

唐代高僧一首詩禪意悠遠,池中罷弄花,相伴有煙霞

世間眾生百態,生活百味雜陳。告別了昨日的憂傷,又會陷入今天的繁忙,窮困潦倒不可怕,喪失鬥志心彷徨。徘徊於紅塵的深處,塵沙茫茫,看不見百轉千回的回眸;徜徉在雲端的小路,煙霞處處,辨不清萬紫千紅的燦爛。平凡人看來,煙霞只是一片昏暗;有慧心者望去,煙霞卻如此恬淡。

送童子下山

唐代:金地藏

空門寂寞汝思家,禮別雲房下九華。

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金地聚金沙。

瓶添澗底休拈月,缽洗池中罷弄花。

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

金地藏是新羅(今朝鮮)僧人,真名金喬覺。他早年曾經來大唐留學,漢學修養頗深。金地藏在九華山化修時,終日與一小童役為伴。可是這位烹茶汲水的小童實在耐不住深山的寂寞,經常鬧著要回家。於是在他臨走前,高僧寫了這首七言律詩贈給他。

這首詩親切柔和,娓娓情深,敘述的也是日常近事,充分地表現出作者仁慈的心地和豁達的情操。首聯交代寫詩的緣由,也表明了佛家空門的寂寞。佛教認為「諸法皆空」,以「悟空」為進入涅盤之門,故稱佛教為「空門」。高僧與小童平時生活條件艱苦,住在陳設簡陋的雲房中。

頷聯敘述童子的性情,僧人們生活清苦,平時也沒有什麼愛好。「竹馬」代表俗世的愛好,小童喜歡這種兒童玩具,卻不願意刻苦修行求得來世的福報。佛教以金為貴,故有金剛、金幢的詞。

佛家認為寺廟是藏金之地,因此出家修行便是為來世獲得福報打好基礎,是收聚金沙。而小童畢竟是孩子,傳說這位童子很小的時候與父親上山敬香,父親意外被山中猛虎咬死,金地藏冒死救下了這個孩子,又把他安頓在山上。後來孩子的母親來尋人,知道原委後就要把孩子帶走。這孩子也是自己塵緣未了,所以無心在此「聚金沙」、求福報。

頸聯是對童子還俗後的忠告,高僧打了個比方,拿著瓶子去溪澗邊添水,不能把月亮也添進去。意思是說,當童子還俗後,不要太執著,一切都如同水中月,生活也是如夢幻泡影。這缽好像一個盆子,可以用它在池邊洗東西,但是不要弄傷了旁邊的鮮花。花代表我們的清凈心,現實的生活中不要喪失清凈心,要超越和自愛,不要被世俗所迷惑。

尾聯安慰童子不要難過,雖然彼此朝夕相處了好幾年,早已像親父子那樣感情深厚。但是孩子離開後,高僧並沒有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太難過,還安慰他不要頻繁流淚,自己有漫天的煙霞相伴,不會寂寞。高僧當然有些不舍,但是他心中有佛家三寶,就可以在一片煙霞中尋覓一片清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溫庭筠的兩首詞技巧獨特,情感細膩,又收放自如
柳永聽歌買笑,如此愜意自在,何必還要傷懷嘆息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