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秋後寒病起,這三個部位不能凍!

秋後寒病起,這三個部位不能凍!


商務合作QQ:1021882139


《黃帝內經》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著,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是中國影響最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現代養生寶典。微信號:zzy08894

 

長按指紋掃描處識別圖中二維碼點關注


秋後寒病起,三個部位不能凍


  首先是頭部,

頭為諸陽之會,如果保護不好,陽氣會喪失,頭頸部位受涼,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癥狀的感冒,向上則會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


  第二個是腹部,

腹部有很多重要經脈,如脾胃經、肝腎經穿過,任沖督三脈起於腹腔內。此處受涼將引起腹部經脈氣血瘀滯不通,對臟器功能都會有影響。例如有胃病史的人受寒易胃疼,經期女性受寒容易痛經等。


  第三個就是腳,

「寒從腳生」,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腎和脾胃的經脈都起源於腳。由於雙腳距離心臟最遠,血液流經的「路程」最長,如果腳部受寒,則血液流動瘀滯,全身血液供應將出現不足,臟器功能繼而受損。


秋涼來,該暖還得暖




  對於秋涼,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身體的保暖。老年人、心腦血管病患者、偏頭痛人群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頭部,在享受秋高氣爽的同時,最好戴著帽子和圍巾。


黃帝內經

養生/刮痧

/

拔罐/艾灸

關注


  而對於腹部的保暖,漏肚臍的衣服,再美也不建議再穿了,低腰褲也盡量避免。對於老人和孩子,或者有胃病、宮寒的女性來說,不妨貼身穿一件背心,出門的時候可以穿一件坎肩或者馬甲,護住腰腹部。每晚睡前還可以將雙手搓熱,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36次,揉臟腑則氣血經絡皆動,臟調腑通諸病消。




  腳部的保暖也很重要,建議大家要經常熱水泡腳,可暖全身,防止痛經等寒病的發生。手腳冰涼及體弱的人,不妨晚上穿雙薄襪子入睡。




  白露節氣後,寒涼食物盡量少吃,像肥美的大閘蟹,因是大寒之物,不宜多吃。飲食上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




記住「四個常」給自己加加溫


1、常梳頭




  頭部有九條經絡通過,是重要的經絡要塞。梳頭不但有助於驅散頭部的風濕病邪,促進頭部氣血循環、營養毛髮,減少白髮和防脫髮,對於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引起的眩暈症有特殊的功效。因為經常通過梳頭刺激百會穴、太陽穴和風池穴有降血壓作用,血壓平穩,眩暈相應也會減退。 


2、常揉腹




  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腸內壁肌肉的張力及淋巴系統功能,使胃腸等臟器的分泌功能活躍,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明顯地改善大小腸的蠕動功能,可起到排泄作用,防止和消除便秘,這對老年人尤其需要。


三線按摩法:




  三線:

左胸至肚臍;心口至肚臍;右胸到肚臍。




  手法:

站立或仰卧,全身放鬆,兩隻手首尾重疊貼於腹部,分別沿上述三條線緩緩下推。每條線連續做三次再按下一條線,直至腹部發熱為好。




  提醒:

動作要緩和,呼吸要自然,力度要適中,可以解開衣服也可以和衣按摩。按摩前最好排空小便,進食過飽時不要馬上進行,局部皮膚感染者、腹腔內急性炎症患者以及腹部腫瘤患者也不宜進行。



3、常泡腳




  寒氣一般都是從腳底侵入。 熱水泡腳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緩解疲勞的作用。一般40攝氏度左右的水溫即可(不燙手)。




  也可加入一些中草藥,具有溫經作用的有:透骨草、川椒、乾薑、桂枝;有活血通脈功效的有:紅花、當歸、雞血藤、艾葉。使用時不同功效的中草藥可搭配使用,一般來說,每種選用10克即可。有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患者使用前詢問醫生。


4、常喝羊肉湯




  《金匱要略》中就有一款非常著名的溫補方劑——當歸生薑羊肉湯,在這道湯中,當歸有活血養血的功效,是中醫常用的補血藥,生薑可強御水汽,把身體里多餘的濕寒除掉。羊肉性質濕熱,可溫中補虛。取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把羊肉熬爛,放紅糖,再稍燉下即成。此湯對治療凍瘡也非常有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刮痧治百病 的精彩文章:

長期喝蜂蜜後身體發生了這樣的變化,後悔知道晚了?!
「痧」是什麼?是離經之血?

TAG:中醫刮痧治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