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藥可誤導甲肝乙肝檢測 檢驗要小心了
實驗室檢測結果往往為臨床醫生診斷疾病的「金標準」。然而,過度依賴實驗室檢測而忽略了其他臨床診斷要素風險極大:假陽性檢測結果易造成誤診,而假陰性結果又導致漏診。無論誤診還是漏診都是對患者生命極大的不負責任。
近期,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系博士等分享了一個病例,為一例因假陽性檢測結果險些將甲型肝炎誤診為乙型肝炎的病例,為不要過度依賴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現身說法」,旨在提醒醫生關注完整臨床思維對診斷疾病的重要性。
一名50歲男子主因上腹痛、黃疸、深色尿和陶土色樣便1周就診,患者已婚,既往體健。其實驗室檢查結果如下:穀草轉氨酶(AST)3948U/L,谷丙轉氨酶(ALT)6502U/L,膽紅素水平11.11mg/dL,國際標準化比值1.62,對乙醯氨基酚水平9.53μg/mL。
化驗結果提示患者重症肝炎、早期肝功能異常以及體內對乙醯氨基酚水平輕度增高。為此,急診醫師、住院醫師及肝病學家諮詢顧問反覆詢問患者,是否曾服用過任何劑量的對乙醯氨基酚,但是患者堅決否認了用藥史。
雖然患者否認服用過對乙醯氨基酚,且表示更沒有過量用藥經歷,但鑒於患者肝功能的異常程度,治療小組諮詢當地毒物控制中心,開始實施延遲攝入N-乙醯半胱氨酸治療方案(第一小時140mg/kg用藥,隨後按照70mg/kg用藥)。
幾個小時後,患者肝炎血清學化驗結果顯示乙肝核心抗體IgM(HBcAb IgM)陽性,而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抗體(HBsAb)結果卻陰性。於是認為患者處於「窗口期」,可能出現了急性乙肝病毒感染。
該治療小組多個成員反覆詢問患者是否曾有過危險性性行為或非法吸毒史,患者否認自己有過這些經歷,且對自身感染上乙肝病毒及遠期潛在後遺症表示十分焦慮。
由於乙肝是當地必須向醫療部門上報的傳染病,所以次日當地公共衛生辦公室介入調查。依照當地調查傳染病的規定程序,追蹤密切接觸者時,公衛辦公室聯繫到了患者妻子,通知其有感染病毒的風險,建議患者妻子同樣接受檢測。
住院治療2天過後,治療小組發現患者確切診斷是急性甲型肝炎(甲肝IgM結果陽性),既非對乙醯氨基酚用藥過量,也非亞急性乙肝感染。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肝癌學堂」獲取更多健康知識信息!
想了解更多知識內容可以關注我們的陽光小店店鋪,裡邊有各種健康類書籍。
※提防這些致癌物導致肝癌 預防肝癌怎樣最有效?
※脂肪肝到肝癌僅僅四步 補充這2種元素 及時叫停肝炎
TAG:肝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