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育要聞:寧夏回族自治區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紀實

教育要聞:寧夏回族自治區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紀實

塞上教育譜新篇

—— 寧夏回族自治區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紀實

教育要聞:寧夏回族自治區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紀實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第三小學學生在大課間開心玩耍。紅寺堡區教育局供圖

教育要聞:寧夏回族自治區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紀實

■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 ——慶祝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教育紀行

西部首個!9月16日,國家督導檢查組在銀川宣布,寧夏成為我國西部地區首個全域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督導評估的省份。

這一成績的取得,絕非偶然。回首自治區成立六十載,寧夏教育成就斐然: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81.46%,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3%,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升到43.95%,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建成西部地區最大的職業教育園區,基本建成職業教育骨幹辦學體系;在國家基礎教育質量抽樣監測中,寧夏藝術、語文教育等9項指標位居全國前三名……

60年間,寧夏教育從「弱小」到充滿活力,從「有學上」邁向「上好學」。而義務教育,更是寧夏教育人投入精力和心血最多的事業,如今它生機勃勃,潤澤著「塞上江南」每一個學童的成長。

政府統籌、提前謀劃——小省份大謀略

對於地處經濟欠發達地區、總體體量不大的寧夏,如何才能辦出大教育?自治區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廳長李秋玲坦言:「我們重點向制度要力量,向時間要速度。靠的是提前謀劃、政府統籌和強化督導。」

2006年,藉助國家實施「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的東風,歷經艱辛,寧夏全面實現「兩基」目標,實現了教育的歷史性跨越。成就取得殊為不易,但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實現「兩基」路上走得並不輕鬆的寧夏,再接再厲向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目標邁進。

自治區教育廳基教處處長張可生介紹,實現「兩基」不久,自治區黨委、政府就及時調整工作重心,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政策措施。當地早在2007年就印發了《寧夏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行動計劃》,2008年又將落實《行動計劃》列入自治區政府為民辦的30件實事之中,2009年啟動了創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示範縣工作。「正是因為先行一步,才為寧夏教育實現均衡之路打下了基礎,有了後勁兒。」張可生說。

由於加強了省級統籌,全區義務教育均衡推進風帆高揚。自治區政府成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由自治區主席親自擔任組長,各市縣(區)黨委、政府普遍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組長的領導機構,統籌研究解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重大事項。

在寧夏,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切切實實變成各級黨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

寧夏雖然地域不大,但全區22個縣區要實現個個達標,也並非易事。特別是南部山區、中部乾旱帶,經濟的貧瘠和基礎的相對薄弱是現實的困難和阻礙。當地在適時推出西海固地區攻堅計劃,加大投入和傾斜力度的同時,積極利用督導督查的力量,加速均衡的推進力度。

「書記和區長不來,我們就不反饋。」這是自治區教育廳組織的均衡督查反饋會到某區時發生的一幕。張可生回憶,由於與別的會議衝突,可能書記和區長確實來不了,「我們可以等,但必須他們出席才能反饋。」

張可生坦言,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地方政府的主政者切實擔起教育責任,讓推進義務教育均衡變成「一把手」工程。

摸真情、講真話、說實情,這是督查組的做事風格。幾年來,寧夏先後組織開展過程性督導檢查工作70餘次,實地檢查中小學校(教學點)近800所,召開各類大小反饋會議60餘場;印發評估反饋報告、滿意度測評報告44份,整改通過書22份;約談縣(區)主要負責人30多次。

強力督導「威力」巨大:各級政府將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創建工作納入本地工作的重點,不斷完善推進機制,加大工作力度。

制度化的督導,有力保障了寧夏義務教育均衡的有序推進。

加大投入、項目帶動——窮縣市富教育

走進同心縣王團鎮圓棗村小學,記者看到,239名學生在漂亮的校園裡快樂地進行著大課間,旁邊是美麗的校園、現代化的功能室、一應俱全的設施設備……

圓棗村是王團鎮5個自然村整體搬遷新組建而成的生態移民村。作為拔掉窮根的關鍵舉措,整體性生態移民搬遷在西海固地區穩步推進。

作為西海固地區自然條件非常艱苦的縣區,同心縣地處寧夏中部乾旱帶核心區,是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屬於名副其實的生態移民大縣。而教育成為移民關心的重中之重。

哪裡最薄弱,就往哪裡用力。

針對南部山區基礎薄弱、工作推進難度大的實際,2015年,自治區啟動實施了西海固地區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攻堅計劃,各成員單位積極履行職責,全力推進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攻堅。

2015年以來,在建設用地指標緊缺和縣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同心縣堅持不要開發要教育,騰出發展空間,優先落實教育項目建設用地658畝,實施了10個建設項目,新增學位3600個,分流學生1100人,消除大班額210個,全面消除了超大班額。

3年來,縣委、縣政府克服脫貧攻堅任務重、財政收支壓力大等困難,教育投入只增不減、持續加大,這3年投入的教育資金是「十二五」的1.15倍,是財政投入最大、實施項目最多、教育事業發展成效最明顯的3年。

搬遷後的圓棗村小學,教學質量明顯提升,獲得了全鎮學區語文單科的第一名,教師平均年齡從50多歲變成了30多歲。

擴建後的同心縣二小,佔地從20畝變成了40畝,價格不菲的商鋪變成了功能室齊全的綜合樓和塑膠跑道,建校43年來,學校終於有了標準化操場。

投資30多億元建成的佔地1500多畝的同心縣教育園區,實現了學前教育到職業教育全覆蓋,拉大了城市框架,承載容納了新區所有外來人口子女的入學問題。

從蒼涼走向美麗,從貧困走向富裕,經過艱辛努力,現如今,西海固這個寧夏曾經的「痛」正在快速消解,新西海固呼之欲出。

西海固的變化,是寧夏推進教育民生工程的一個縮影。放眼全區,優先發展教育從政府的承諾變成了一個個鮮活的現實:

——優先保障教育發展、持續加大教育經費投入。2017年全區地方教育經費總投入228.84億元,較2012年增長58.78%。

——統籌兼顧,優化中小學校布局。2017年全區小學寄宿率為2.38%,比2012年減少了1.08個百分點。

——項目帶動,致力於改善辦學條件。實施「全面改薄」項目,2014—2017年,全區共投入資金54.46億元。實施農村中小學體育運動場改造項目、農村中小學供暖設施改造項目,安排改造279個運動場,使絕大多數鄉鎮中心小學運動場地塑膠化,對全區1485所農村中小學的172萬平方米以火爐取暖校舍的供暖設施進行改造,火爐供暖已成為歷史。

2016年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組織項目學校教師、學生對各省區「全面改薄」項目進行了綜合滿意度網路測評,寧夏綜合滿意度得分位列全國第三。

關愛為先、傾斜照顧——弱群體強關注

一見面,楊文忠就和記者算起了賬:鄉鎮補貼每月520元、農村教師補貼每月300元,這是全區農村教師都享有的。另外,靈武市每月給農村教師補貼交通和午餐110元。此外,自己還是自治區骨幹教師,靈武市每月還要給800元的骨幹教師津貼。

楊文忠是靈武市崇興鎮杜木橋村小學校長,已在農村從教20年。算起來,自己每月比城市教師多不少錢,「我不想離開農村,還要繼續在農村學校待下去」。

這還不是最高標準。按照自治區規定,鄉鎮補貼人均可達到800元以上,山區最高可達1100元以上,川區個別縣(區)最高可達1800元。在教育部公布的鄉村教師補貼標準中,寧夏位列全國第二。

此外,自治區堅持職稱評定向鄉村教師傾斜,2013年將縣(區)教師高級職稱比例由原來5%調整為8%。2016年起,對長期在農村中小學校工作且現仍在崗、連續工作15年晉陞中級職稱、連續工作25年晉陞副高級職稱,不受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限制直接參評。

一系列以關愛為先、傾斜照顧為主的民生「實招」,讓優秀教師在農村學校紮下了根,讓特殊人群得到了「陽光雨露」:

——敢為人先,實施營養改善計劃。2011年,自治區率先在全國開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工作,讓西海固地區11個縣(區)、1216所義務教育學校、26.6萬名學生吃上了安全、衛生的營養餐。根據檢測數據,實施範圍內國家試點縣學生平均身高增加了0.8厘米,營養不良率由4.7%降低到3.9%。

——完善機制,全力保障特殊群體就學。認真貫徹落實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兩為主」「兩納入」政策,不設門檻,做到應入盡入,保證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99%在公辦中小學校就讀。對隨遷子女實行混合編班和統一管理,與當地學生享受同等待遇。

——特事特辦,殘疾孩子受教育水平不斷提升。近5年來,投入近4000萬元,新建、改擴建11所特殊教育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康復設備、各類功能室、生活設施等從無到有,全部達到國家特殊教育學校基本辦學標準。

創新引領、內涵提升——山溝溝躍雲端

在銀川市第二十一小學所有課堂上,都會或明或暗地貫穿四個問題:你知道了什麼?你想知道什麼?你學會了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

這是學校的四問四答教學法,著眼於探究式教學。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培養學生的好奇心。「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才能建立起探究的意識、培養起創新的素養。」該校副校長張宏玉介紹說。

作為全區首批創新素養教育試點校,該校組建了創新和課改工作室,重構了所有課程和活動,細心呵護孩子的興趣,在創新人格、創新思維和創新方法的引導培養上下足功夫,讓創新素養的培養在課程、教學、德育等方面全面落地。

從2015年以來,自治區在幼兒園和義務教育階段啟動實施以創新人格、創新思維、創新方法為主要內容的創新素養教育實驗試點工作。重點圍繞轉變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教學方法、完善評價體系、實施家校共育等幾個方面開展。

「我們堅持試點先行、典型引路、穩步推進的原則。」張可生介紹說,目前探索研製出了適用於創新素養教育的區域、學校、教師、學生四個評價量表,研製出了對創新素養教育成果評選的案例、創客故事、創新項目、論文等四大類成果評價量表,各地各學校也形成了許多創新教育實踐的模式、課程和方法。

經過各方面的不懈努力,實驗試點學校從2015年的3個市、縣(區)的16所擴大到目前覆蓋全區所有市、縣(區)的649所中小學和幼兒園,參與實驗試點的教師從1200人擴大到4.3萬人;實驗試點的學生從1.3萬人擴大到目前的46.2萬人。

一時間,創新成為引領寧夏義務教育下一步內涵發展的動力源。

創新的寧夏,自2013年以來,自治區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5000萬元,用於教育信息化建設,全面完成「寬頻網路校校通」任務,整合資源建成了服務全學段和社會公眾的寧夏教育雲平台。今年7月,教育部批複寧夏開展「互聯網+教育」示範省(區)建設。

創新的寧夏,實施優質教育資源擴面提升工程,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組織縣域內城鄉之間、強弱學校之間建立結對幫扶關係,積極構建「名校集團化」「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等發展合作機制,實現了辦學理念、教育資源、管理方法、特色品牌等方面的共享,促進義務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高。

在近年來「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中,自治區連續取得良好成績,其中,在2016年八年級語文教師教學行為、四年級音樂作品賞析能力、四年級音樂聽辨能力和繪畫創作能力等三個指標位列全國第一。

「寧夏川,兩頭尖,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金川、銀川、米糧川。」六十一甲子。如今,在教育的引領下,昔日的米糧川正在變成「教育川、人文川」。

向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目標邁進

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廳長 李秋玲

金秋九月,寧夏回族自治區迎來成立60周年華誕。60年來,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寧夏經濟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教育事業更是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為全區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社會和諧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義務教育是教育事業的基石,是教育公平的起點。多年來,寧夏始終把大力發展、鞏固和提高義務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在全區以縣為單位全面實現「兩基」目標後,自治區黨委、政府以小省份也能辦大教育的決心和氣魄,把工作重心及時轉移到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上來,在優化中小學校布局、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不斷發力,使寧夏成為西部地區以省為單位率先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目標的省份,推動全區義務教育實現了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歷史性變革,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並向全黨全國人民發出了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號召。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們將在大力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內涵發展的基礎上,繼續把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列入永不竣工的重大民生工程,補齊短板,夯實根基,力爭使全區義務教育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跨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更加公平、更加優質的義務教育的迫切需求,為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新寧夏作出新的貢獻。

《中國教育報》2018年09月20日第1版 版名:要聞

中國教育報記者 禹躍昆 王友文 陳曉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於華章:良好習慣始於養成教育
這裡城鄉孩子享受公平的教育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