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龍生龍鳳生鳳,但晚清名臣張之洞的兒子為啥當了漢奸?

龍生龍鳳生鳳,但晚清名臣張之洞的兒子為啥當了漢奸?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但對晚清名臣張之洞來說,似乎不是這樣。

不知是身處特殊的歷史跌宕時期,還是由於自身的原因,張相國一生13個兒子,其中2個兒子選擇了投靠日本,在抗日戰爭時期扮演了可恥的漢奸角色。

(張之洞,1837-1909)

1.第五個兒子張燕卿

先說他的第五子張燕卿,1898年生,少年成長於科舉廢除後的民國,大興西學,畢業於青島特別高等學校,之後就和當時不少知識青年一樣到日本留學了,不過有的人是越留學越愛國,有的人是越留學越賣國,張燕卿1920年從日本畢業回國後,就成了後者。

他先是當北洋軍閥李景林的部下,任天津縣知事,與日本勾結,發生九一八事變後,直接投靠關東軍,最終受關東軍驅使,當上了溥儀偽滿的執政府內務官兼實業部總長,宣傳日滿親善的協和會會長,後為偽滿「外交大臣」。戰後這幫人和溥儀一樣都被投進了監獄。

不過,張燕卿憑著廣泛的人脈被救出獄,國內沒法待了,索性直接出國去了日本。1971年73歲死於日本。

在偽滿十幾年,張燕卿不但自己賣國求榮當日人走狗,還把比他小兩歲的弟弟、張之洞的第13公子張仁蠡帶上「道」。

(張燕卿,1898-1971)

2.被哥哥帶上「道」的漢奸弟弟

張仁蠡是張之洞的最後一個兒子,9歲不到老爹張相國就逝世了,所以他沒有像他五哥年青時一樣「有條件」,可以出國去日本留學,靠著老爹的聲望考上了北大,不過一畢業就被哥哥燕卿拉到偽滿古學院,當了個什麼常務理事兼總幹事。

日本侵佔華北搞華北自治時,在漢奸偽政權下當民政廳長。1938年武漢淪陷後,日本特務利用張之洞在湖廣一帶的威望影響力,力邀其子張燕卿到武漢當偽武漢特別市的市長,但在偽滿當過「高官」的張不願屈就,就讓他弟弟張仁蠡去當了市長。後調任天津當偽政府市長。

(張仁蠡,1900-1951)

據說,張仁蠡最痛恨吸鴉片的人,曾公開宣布偽市政府里的職員,無論是誰,一旦查處吸食鴉片者,立即撤職,並送往醫院解除。如此雷厲風行的市長,大家可能覺得他是個「有作為的好官」,其實不然,大家誰都不會想到,這個口喊禁鴉片的市長,天天自己都離不開鴉片,「經常雪茄不離口,以免口中鴉片為人嗅知。」

由於裝得像,大家都不知道他有鴉片這個癖好。因為他「平日即是最親近之幕僚亦絕不在煙榻邊論事」。

(處決漢奸配圖)

3.漢奸留下的「文物名勝」

說一套做一套,張仁蠡在中國人浴血抗日的幾年裡,靠搜刮民脂民膏弄了不少錢。據說在河北省當南皮縣知事時,刮地三尺,連老百姓墳墓里的棺材板子都要挖出來賣錢。

靠著這些不義之財,他在北平西城貴人關一帶大量購置房產,準備卸任市長後到北平去住。不料,房子買了,日本也投降了,自己被撂到北平的監獄了。

他五哥托媳婦的關係找人救出自己,此時卻無力再救小弟,1951年,51歲的張仁蠡被以漢奸罪處以死刑,在北平槍決。

如今的武漢市中心的中山公園,有一個受降堂,是1945年日本第六方面軍的司令岡部直三郎向中國簽字投降的地方,此堂本是張仁蠡在當武漢偽政府市長時,為紀念老爹張之洞所建,起名為「張公祠」。

抗戰勝利後,武漢人以張仁蠡為恥,孫蔚如將軍在此受降時,索性把張公祠3個字鏟去,親筆書寫「受降堂」3個字。

這或許是張仁蠡留下的唯一「文物名勝」。

(武漢中山公園受降堂)

4.名臣後代為何出漢奸?

張之洞是晚清諍臣、能臣、良臣、廉臣,他當10年封疆大吏,到死「家不增一畝」。

他一生興洋務、辦教育、強工業、訓新軍、築鐵路、倡新政,力挽晚清於既倒,到死前最後一刻還哀嘆「國運盡矣」,作為「朝廷柱石」一國之相可謂鞠躬盡瘁,怎奈他的兒子竟如此不堪,令人唏噓不已。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尷尬教育?春哥想來原因如下:

(張之洞與兒子)

這兩個兒子都是在老張晚年得子,一個61歲時得,一個63歲得,而張老72歲就逝世了。可以看出,張相國在他們幼年童年時無力管教、無暇管教,少年青年時又無人管教。

其子留日學習,正值人生價值觀形成時期,適逢列強入侵,家國板蕩,生民流徒,禮教崩塌,回國後生存不保,有強爹沒強業,自己又不男兒當自強,上輩光環自然守不住,難免為敵寇誘惑利用,淪為為人驅使的侵華工具。

====================

文獻參考: 程華《日偽武漢特別市市長張仁蠡》(《武漢文史資料》2005年08期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春讀傳 的精彩文章:

炸死張作霖的日本軍官70歲死在中國,他的後代住在哪裡?
炸死張作霖兇手的後代,50年後再來中國

TAG:飛春讀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