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P圖過度,總覺得自己丑?醫生告訴你這是一種病!

P圖過度,總覺得自己丑?醫生告訴你這是一種病!

隨著科技進步,讓許多人拍照後都會用各種app將自己P上幾番,美美的上傳到網上,不過醫生提醒,修圖讓自己變美、變有特色本來沒問題,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如果耗費幾個小時修圖,導致生活、工作產生影響,修圖強度增大,容易造成不真實感和審美疲勞。如果長期痴迷於修圖,並樂死不疲,恐怕會對身心產生危害。嚴重的會造成軀體變形障礙(Body Dysmorphic Disorder,BDD)(以下簡稱「BDD」)。

說到這,大家就很蒙圈了,什麼是軀體變形障礙??我把自己P的美美的怎麼就成軀體變形障礙了??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這種病的危害性。

BDD是一種以自感外表缺陷為核心癥狀的精神障礙,有的也稱為美麗強迫症,體像障礙,幻丑症。在《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以下簡稱「DSM-5」)中,BDD隸屬於「強迫及相關障礙」。本文以DSM-5為標準,對BDD的診斷性定義進行詳細解讀。

DSM-5中BDD的診斷性定義共有四條:

1. 專註於一處或多處自己知覺到的外表缺陷或瑕疵,而他人未觀察到或者認為輕微。(大白話:自己覺得外表丑難看不正常,但他人未覺得)。

2. 在病程中,患者對外表的關注會出現重複行為(例如,照鏡檢查,過度打扮,挖皮,反覆求證)或心理活動(與他人的外表進行比較)。

3. 對外表的關注引起具有臨床意義的痛苦,或者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損害。

4. 對外表的關注不能用進食障礙對身體肥胖或體重的關注來解釋。

BDD領域世界領先的專家凱瑟琳·菲利普斯博士。她著有被很多人稱作BDD領域聖經的《破碎的鏡子》一書。「BDD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菲利普斯博士說,「它不是虛榮,並且相當折磨人。」「BDD的患者看到的自己和其他人看到的是不同的」菲利普斯博士補充說。並且,正如珍妮正在進行的鬥爭表明,手術不能治癒BDD。

BDD的患者在精神上事痛苦的!BDD通常是重性抑鬱症,社交恐懼症、失眠,酒依賴或物質濫用……

長期在種種情況下,患者的生活、學習、工作、人際關係造成程度不同的損傷,有研究表明DBB的普通人群患病率約為2%,學生組患病率約為13%,自殺意念率約為80%,未婚率為65%左右。

BDD患者通常確信自己外表難看,因此有約26%-40%的人會尋求整容手術試圖改善外表。但如果是軀體變形障礙,整容通常只會使病情惡化,不會有期望的改善,因為BDD是體像問題,而非外表問題。

希望在未來,隨著人們對BDD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更加準確的診斷,以及當更多的患者嘗試過精神科治療後,這種疾病引發的痛苦和折磨將會減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醫斯坦 的精彩文章:

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眼皮跳到底是玄學還是醫學?

TAG:愛醫斯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