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真討厭賺錢,耽誤我開心 | 200個年輕人的薪資觀

真討厭賺錢,耽誤我開心 | 200個年輕人的薪資觀


上周,我們做了一個「出身和努力哪個更重要」的投票,結果如下:






竟然有7000多人選擇了出身!說得好像出身你能選似的……




無論哪一種人生和選擇背後,

都有不為人知的難過。更難過的是,大多數時候你根本沒得選。




這不,一大早,小編的同事就吐槽:「只要是工作,就不可能有趣。」


 


喜歡做的事不賺錢,賺錢的工作難熬又痛苦。


 


難道就沒有自己既喜歡又高薪的工作嗎?


 


我們每天清醒著的時間不過16個小時,除去必要的衣食住行,工作能佔到其中的60%-80% 。


 


為什麼是這份工作?

 


關於選擇,關於喜好,關於後悔,LinkedIn專欄作者小女賊特意做了這次採訪:


 




  • 想知道大家都是怎麼看待工作的,選擇的標準是什麼。


 



  • 什麼樣的時候一個人會想要換工作,真正更換的原因又是什麼?


 




  • 工作本身的意義呢?享受工作又樂此不疲的人存在嗎,是怎麼做到的?


 


是獵奇解惑,也是探尋思考:夢想與現實的距離是恆久不變焦慮的根源,有沒有得選,如何選,怎樣才不會遺憾?




 










喜歡vs高薪


很多人表示沒得選

 


我們選了最舒適的環境,三五人一小組,聊第一份工作,聊跳槽,聊夢想,聊錢。


 



「喜歡現在的工作嗎?」搖頭。



「會離職嗎?」搖頭。




「想做什麼?」沉默。


 


是選喜歡的還是選高薪的,關於工作,太多人表示沒得選,不知道想做什麼,也拿不到高薪。





 


@黃彪 汽車銷售 工作5年


 


我來這個公司快3年了,現在是銷售經理,不過我們家的車提點太低,過兩個月就走了。


 


因為買了房,怎麼說呢,

背著房貸就別想喜歡不喜歡了

,待遇好,工資高,收入穩定就是我看中的。


 


之前看到有人說什麼是好工作,講了四點:錢、閑、穩定性、成長性。


 


錢——薪酬福利好。




閑——閑暇多。




穩定性——這個單位較難辭退人。




成長性——待在這個崗位上很長本事、所積累的經驗在市場上的企業價值不低。


 


這才是大部分人選工作的標準吧,條件好就好。哪看是不是喜歡的,舒服、錢又多就喜歡,穩定又體面就滿意。


 


@譚盼 街道專員 工作2年


 


是選喜歡的還是選高薪的,好像我有得選似的。


 


我現在做的工作既不喜歡,錢還少,關鍵還不能離職。


 


我媽是街道辦主席,所以學校她選的,工作她讓考的,折騰了這麼些年,難道還能走不成。


 


也不是沒想過換工作,去做什麼呢?

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我喜歡畫畫,喜歡小朋友,喜歡拍照,但我沒有一樣做的好的。


 


已經2年了,要不要換已經不想,和很多朋友聊天,其實多少他們還是羨慕我的吧,雖然工資不高,但是在體制啊,穩定,工作時間還短。


 


所以每次工作幹得煩躁又苦悶的時候,我都這麼勸自己,工作兩難全,沒有高薪,自己不喜歡,但穩定體面也很難得,別人想來還不一定來得了呢,要知足。

@趙敏 插畫師 工作4年


 


我們畫畫的,進了企業畫的都不可能是自己喜歡的,你喜歡的也只是畫了自己看看,賺不到錢。


 


特別是創意畫,你說了領導不理解,客戶不接受,生氣的時候立馬想離職。


 


但離了職去哪裡還不是都一樣,偶然看到一句話「年紀越大,越沒有人會原諒你的窮」,很戳到我。


 


連自己都養不活談什麼喜歡

,做好不想做的,才能安心地去做想做的事情吧。


 



要不是為了錢


誰喜歡工作啊


 


@清泉 淘寶客服 工作1年


 


我每天要和至少300人聊天,每個人至少說3句以上,平均每分鐘要回60條信息。


 


無聊、單調、簡單,不喜歡,但是工資都在我的掌控中。


 


我知道怎麼做,哪裡多做一點,就可以拿到什麼樣的績效,所以再不喜歡,再討厭,只要發工資,

看到錢我就會滿血復活


 


別人工作看中什麼我不知道,剛畢業的人應該都一心想賺錢吧,以我現在的能力,這份工作就是我能找到的工資最高的。


 


有人說找工作要看成長性,不能只看錢,其實說實話,能力提高後還不是為了賺更多的錢嗎。


 


@露露 室內設計 工作6年


 


我以為我是喜歡室內設計的,直到真的接觸學了後才發現,

你以為的喜歡有可能只是不夠了解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喜歡這兩個字都太廉價。


 


如果你較真地問為什麼喜歡,你會發現那些答案太虛無,有可能只是喜歡它展露在外的1%的光鮮。




但是,當你開始追尋的時候,你會發現那剩下的99%的庸常、無聊、繁瑣、冗雜、績效壓力……


 


所以在你以為自己有得選時,有了喜歡的事情時,不妨判斷一下喜歡的分量,問問自己:


 



你願意犧牲所有的個人時間,為工作付出嗎?




你願意承受一周60個小時的工作壓力嗎?




就算不給錢,你是否仍然願意做這份工作?


 


如果以上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你才可以談熱愛。


 


我就是那個高估了自己的喜歡入坑的人,後來才知道真正的熱愛其實就是不給錢也想乾的情懷,我做不到,所以決定做個俗人,掙扎在升職加薪的路上,只想變專業。


 


@惠子 人事 工作8年


 


不誇張地說,我工作這麼久,面試過至少一千個求職者。


 


怎麼說,我的工作不是因為喜歡才選擇,是選擇後才開始喜歡。


 


我是覺得工作就沒有什麼絕對的不喜歡,

工作時被認可了,有歸屬感了,價值被體現了你就會喜歡一點

,幹得不好不順心了,你就自然不喜歡。


 


同樣地,你被誇獎多了,錢自然也就上來了,所以也不存在是選高薪還是選喜歡的說法。


 


只能說行行出狀元,你用沒用心,做事有沒有走心,付出了,努力了,喜歡會來,錢也會來。


 


行為經濟學家Dan Ariely在TED演講中,表示我們的動力不僅僅是金錢,但也不完全是因為熱愛。







多數時候,我們保持著奮鬥的節奏是因為看到了努力的果實,為的是一種成就感,一種使命感,為的是你看到所做的事情有意義有價值。


 


同樣地,你要一味地去選喜歡的,一旦你喜歡的變成了謀生的手段,變成了每天反覆的任務,就會被套上太多束縛、牽羈變得不自由,那時候喜歡也會消失。


 


而我們HR更看重的也不是他有多熱愛這個崗位和公司,更多是看他的態度、人是否靠譜、有沒有成長心態。


 


心理學家Carol Dweck說:人面對困難時會有兩種心態。


 


一種認為自己的能力和天賦是固定的,一切的困難和挑戰都是測驗,通不過就說明自己的能力有問題。這稱為「固定心態」。


 


另一種則認為,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不斷提高、加強的,他們喜歡失敗,因為失敗可以帶給自己許多經驗和教訓,讓自己得到成長。這稱為「成長心態」。


 


所以比喜歡和高薪更重要的是你的成長心態,你的努力,你的成績,你的腳踏實地。


 



不考慮錢的話


你想做什麼


 


當然除去職場真相,除了生活所迫,不知道自己喜好沒得選的人,還有一批面對現實和夢想的選擇時,義無反顧選擇窮但熱愛的逐夢者。


 


@阿坤 手工淘寶店主 畢業十年




窮但喜歡,高薪卻討厭的工作,是個人都會選喜歡。但為什麼大家會討論這種選擇,說明那個人多少是沒錢的,才會被高薪這個條件羈絆住了。


 


那其實這個問題就變成了一種

生活方式的選擇

,你是願意做自己喜歡的事平平淡淡地過簡單日子呢,還是追求名利,過成別人眼裡光鮮的樣子。


 


在這個問題上,我應該比較有代表性吧。




現在我是一個手工皮具老闆,做私人訂製,平時就和老婆兩個人去各種小城市找原材料,拍有趣的小東西,回來搞創意,是真的很喜歡的事情,接單很佛系,基本也都是老客戶轉介紹,收入平均下來是以前的一半吧。


 


開這個小店之前,我是做金融的,是行業里比較吃香的人,現在提也有好多人認識我。


 


為什麼離職?真的是巧合。




一次做一個項目,我們團隊2天2夜沒睡,回去就感覺身體吃不消,得了急性腸胃炎,其實工作這麼多年,加班熬夜是常事,也看了太多猝死的新聞。


 


怕了也干夠了,索性就放棄了高薪去做喜歡的事,畢竟和錢比起來,身體更重要,現在作息調整過來,陪家人時間也多了,心態都變了,不後悔。


 


@慧 網路營銷 工作3年


 


很久前看到篇文章《一個月就離職,一個北大女生的求職悲歡》,是北大女生的自述,講了自己求職過程中,面對穩定,喜好,權衡戀人關係,高薪之間如何做選擇的事。


 


一開始她在深圳騰訊實習,因為不確定男朋友能否留在深圳,所以一直沒有給出明確的入職意向,儘管她在實習期間創造了很多成績,但最後依然以不夠穩定的理由被拒絕留用。


 


而女孩的夢想一直是投身互聯網,但偏偏幾家她心儀的公司沒有錄用她。


 


所以糾結後她為了能跟男友一起留在杭州,退而求其次接受了某銀行的offer。


 


入職一個月期間,她怎麼也喜歡不上,反覆思量又放棄這份被很多人羨慕的工作。開始繼續投互聯網。


 


看到她的故事時我被啟發,因為我和她很像,一直想做的工作,兜兜圈圈一直在錯過。


 


後來發現,即便再過去多少年,再選擇多少份看上去被羨慕的好工作,依然對那個喜歡的工作念念不忘。


 


所以當去年收到了喜歡的工作的offer,剛準備入職,親戚推薦了不喜歡但收入不錯的工作,我果斷拒絕,選了喜歡。




因為我清楚地知道,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浩子 極限運動指導員 工作5年


 


在專心地去做極限運動之前,我做過很多工作,最誇張的時候半年換了4份工作。


 


一直在問自己:為什麼人生來要工作,什麼樣的工作才是好工作?


 


百思不得其解,看到了這樣三個問題,說是回答完就明白了工作的意義:


 




  • 如果所有的工作收入都是一樣的,你還會選擇現在的工作嗎?






  • 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後也從事你現在的工作嗎?






  • 如果只剩十年的壽命,你做什麼事情才不會留下遺憾?




我就想開了,

反正我什麼都沒有

,也沒什麼好失去的,為什麼不去做真正喜歡的事?


 


因為喜歡才會堅持,因為堅持才會擅長,擅長後才會走得更久更好啊。那時靠夢想賺錢也未嘗不可吧。


 


有時候想想,夢想這個東西,能有就很幸運了,有方向在路上已然足夠幸運。




它不是光明,也不能指南,但卻能死死牽住你的魂魄,讓你無懼地走入黑暗,而不至消融其中。


 



選擇要的不止是勇氣


更多的是底氣


 


寫到此處,你說說我們是「窮著做喜歡的事」還是「拿著痛苦的高薪」?


 


一個朋友和我說,跳出高薪,還是跨行,亦或是追求喜愛,意味著有一段時間內可能沒有很好的收入,他自己吃苦可以,但是家人沒法交代,他有老婆孩子。


 


他如果不出來,覺得對不起自己;他如果出來了,覺得對不起家人,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


 


而那些猶豫不決,遲遲不願意下決定的人,你以為他們缺的是勇氣,其實是底氣。


 


可以支撐自己,支撐家人,即便意外到來也不慌不亂的底氣。


 


敢降薪跳槽的人,敢裸辭的人,敢一無所有也傾力追夢的人,有很多。他們的義無反顧和對抗所有阻撓的決心讓人感動和欽佩。


 


但我更欣賞那些,不管是新業務開拓、還是轉型,是跳槽還是追夢,都提前準備充足子彈,可以保證自己跟上下一波增長,蓄勢下一波進攻的人。


 


可以不選,也可以隨時離開。


 


這時你再看,是選喜歡還是高薪?結果還重要嗎?


 


手握選擇權,有足夠的底氣才最重要。







我可以嘗試,也可以堅守,我想做到最好,無處突破再走;還是瀟洒任性,做些所有人都覺得沒有意義的事。



 


決定權在手,未來我有。
















LinkedIn「轉折點」音頻訪談第10期對話白日夢旅行的CEO兼創始人孫博。




點擊

圖片

閱讀原文

,免費收聽她的人生故事。







LinkedIn招聘插畫實習生啦~~~




熱愛繪畫、有原創能力的畫手大大們快來加入我們吧!後台回復關鍵詞「

插畫實習

」獲取詳細崗位信息。




LinkedIn歡迎你的加入!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小女賊。犯二的呆萌狗,假正經的文青,半吊子寫手,生命不止,折騰不止的假想流浪追求者。微信公眾號:小女賊(id:xnz-912)。


文中圖片、封面圖片來自pixabay和影視截圖,為非商業用途使用,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18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inkedIn 的精彩文章:

25歲以後,被Excel打過的14個耳光
為什麼1萬小時理論是錯的,以及如何挽救?

TAG:Linked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