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佛八種逆境 應時時保持警覺

學佛八種逆境 應時時保持警覺

我們在修行時可能會遇到八種逆境

第一種逆境是貪、嗔、痴、慢、疑五毒熾盛。有時候這些極為劇烈的煩惱心不斷地升起,使人有完全被淹沒的感覺,甚至使人想要放棄佛法的修持。

第二種逆境是惡友的影響。惡友的影響力可能使我們放下修法並從事有害的活動。

第三種逆境是不能清楚地區別修行的阻力及助力,而錯誤地去除有利的特質並發展有害的特質。

第四種逆境是受到自身懶惰的左右。這種惰性可能會使我們停止修行。縱使我們勉強還在修行,那也很有限。因此,我們的進步很少,最後可能會完全停止修行。

第五種逆境是由於過去生的惡業在今生成熟。

第六種逆境是受到別人的主宰。雖然我們可能有修持佛法的願望,但是控制我們的人可能想阻止我們修行接近佛法。

第七種逆境是不清凈的動機。不清凈的修行動機如「若我不修持佛法,我在來生將會很窮;而我不想成為窮人,所以我將修持佛法」。

第八種逆境是以立即的目標為修持的動機。例如,行善的目的是為了成名或得到金錢、獎賞等直接的利益。

以上這八種逆境只是難免的、不固定的不利境遇,它們只是偶爾發生。我們只須要保持警覺,並時常自我審視,看看這些困難是否產生了;如果任何困難出現了,我們必須試著凈除它們,不讓它們阻撓我們的修行。我們應該利用這八種逆境做為修行的對象,應該審察自己是否生起了這些暫時的障礙。

文章選自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編著《走近佛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行法師 的精彩文章:

喜慶吉日里佛弟子最不應該做什麼?
3歲小孩都知道的道理,80歲的老翁也不一定做的到

TAG:廣行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