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馬雲的「晶元夢」和阿里雲的「新製造」

馬雲的「晶元夢」和阿里雲的「新製造」

若干年前,當馬雲第一次站在雲棲大會的舞台時,或許沒有人想到,阿里雲將從此開花散葉。

2009年,中國雲計算產業剛剛起步,而一場名為「2009中國地方網站發展論壇」聚集了全國各地的200家地方網站,同年,阿里雲成立,這場論壇成了雲棲大會的前身。

後一年,這個「論壇」改名站長大會,邀請全國3000多站長來到杭州,思考的是社區如何抓住互聯網機遇,這個話題沒有人比馬雲更有發言權,因為他早早的抓住了互聯網機遇,創辦了阿里巴巴,嘗到了互聯網的甜頭,當時他對著開發者觀眾,第一次談到「相信」——馬雲後來也無數次告訴業界,「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接下來的三年, 「站長大會」更名為「阿里雲開發者大會」,阿里雲開發者大會又正式更名為雲棲大會(2015年)。至此,雲棲大會逐漸成型,阿里雲逐漸崛起,而馬雲相信未來會因創造的初心而影響整個產業。

雲棲第一年,2015年,馬雲告訴與會者,現代社會正在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個時代的核心能源已經不是石油,而是數據,由此宣告「DT時代」的到來。

雲棲第二年,2016年,馬雲預言,零售、製造、金融、技術、能源這五個傳統領域將被重新定義,傳統的B2C製造模式會徹底走向C2B的改造,「新製造」正迎面而來。

雲棲第三年,2017年,「以科技創新世界」的阿里巴巴達摩院成立,馬雲說,因為阿里巴巴必須是一家創造未來的公司,要成為國家和社會乃至於世界創新的發動機,技術是重中之重。

雲棲第四年,2018年9月18日,這一年與眾不同。因為這或許是馬雲最後一次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頭銜出現在雲棲大會的台上,他再一次談到「相信」——仍然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他就像一個佈道者,繼續強調他對數據的重視,對科學的尊重,以及他對製造業的念念不忘和對未來的預言。

馬雲的「晶元夢」和阿里雲的「新製造」

馬雲在2018杭州·雲棲大會現場

將「新製造」進行到底,貿易戰就沒有存在的理由

馬雲今年雲棲大會的整場演講,從「製造業正在變革」開始,馬雲說:

1、有人說,實體製造業正在消失。我認為只有落後的製造業才會消失。

2、未來十到十五年,傳統製造業企業將會非常痛苦,今天的外部環境下,在技術變革的大趨勢下,依靠傳統的資源消耗型企業必定越來越難,挑戰也會越來越大,不擁抱新製造業的企業,就如同盲人開車,你都不知道誰是你的客戶,客戶到底需要什麼。

3、所有的製造業要保持高度清醒的認識,不能安於現狀,特別是現在有些製造業利用了互聯網,拓展了自己的營銷,帶動了一定的銷售額,但是這並不表明你們具備了明天的能力。

這三段的核心是製造業正在發生劇變,馬雲由此預言,很快,「新製造」將對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製造業帶來席捲性的威脅和席捲性的機會。

如開篇所述,「新製造」最初出現在2016年雲棲大會上,馬雲當時提出「五新」的概念(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兩年來,「新零售」引爆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商業革命,改變了品牌商和傳統零售業,改善了消費者生活。

「新製造」之所以是個關鍵,畢竟零售是要賣「製造」出來的東西。在馬雲眼中,製造業本身的內涵已經發生改變,「新製造」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新製造」的核心是數據,「新製造」還是貿易戰的解決方案。

「以前製造業靠電,未來的製造業靠數據。」馬雲解釋,IoT、晶元、人工智慧、大數據云計算,所有這些都會像蒸汽機、石油改變手工業一樣,改變今天的生產車間。未來的數據演算法專家不是在互聯網公司工作,而是在車間裡面寫代碼。未來成功的製造業,都是用好互聯網、IoT、雲計算大數據的新製造企業,「中國90%以上的機器設備都沒有相互連接,只是一個個孤立的載體。如果把製造業所有的機器設備、所有生產線的數據全部打通、智能化,將徹底變革經濟發展方式。」

馬雲稱,新製造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實體和虛擬融合,而是製造業和服務業融合。新製造的競爭力不在於製造本身,而是製造背後的創造思想、體驗和服務能力。未來,創造就業的重點不是製造業,而是現代服務業。

這樣,新製造從根本上顛覆了價值創造的模式。以前是製造者主導,未來是消費者主導。製造者主導的時候,是大企業得益;消費者主導的時候,是有技術有創新的中小企業獲益。新製造不是大企業的獨家專利,要成為小企業的制勝法寶。

馬雲相信,當新製造取代舊製造,貿易戰將不復存在。他認為,不僅流水線是工業時代產物,貿易戰也是工業時代產物。通過貿易戰留住就業的想法是可笑的,因為未來製造業都不是創造就業的主陣地。「未來,製造業是made in internet,當製造沒有國界,貿易變成人人參與的時候,規則都要重塑,貿易戰如何開打?」

「新製造的班車已經開始啟動,不加速自己企業,不去擁抱未來的變化,不改革自己,我相信未來10-15年,大家都會哭天喊地。」馬雲呼籲所有的製造業,抓緊學習,抓住改革。他說,我們必須要明白,任何一個國家不會因為你是實體而保護你,而是因為你是未來而保護你。

製造業轉型升級,製造業服務化是一個樣本

馬雲從製造業的念念不忘是有理由的,製造業很大程度上能夠代表國家的核心競爭能力,但是面對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機遇,中國製造業的短板是如此明顯——業界早有共識,我國製造業服務化水平還不高、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結構不合理,使得中國製造長期處於全球產業鏈的中低端。

相較而言,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普遍存在「兩個70%」現象,即服務業佔GDP的70%、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的70%,而我國服務業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不足50%,差距顯而易見。而馬雲提到的將製造業和服務業結合,其實是一種推動中國服務業發展的方式。

從世界範圍看,服務化是不少跨國製造企業的共同選擇。廣為人知的IBM、通用電氣、耐克等跨國企業集團,原來的主營業務均集中在製造領域,如今都已實現了向生產性服務業的轉型。

但是傳統製造型企業向製造服務型企業轉型,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有專家總結認為大致要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企業圍繞產品服務,也僅僅限於產品售出後被動等待客戶需要的服務,企業僅僅把服務帶來的利潤看作是產品銷售帶來的副產品。

第二階段:企業主動挖掘客戶潛在需求,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提升客戶的產品滿意度,服務部分在產品價值構成比重逐步上升,成為企業重要的利潤來源以及與客戶形成緊密關係的橋樑。

第三階段:製造企業以其成熟的企業運營管理經驗為核心,向客戶提供專業化服務,成為純粹的服務商。

阿里雲看起來將會承擔推動這一系列轉型的使命,馬雲也在演講中強調:「我們提出新製造,不是阿里巴巴要進軍製造業,而是要幫助製造業進行改革和進行變革。」

比起製造能力,阿里巴巴更懂應該製造什麼。阿里巴巴擁有買家、賣家、零售商的連接平台,再通過工業互聯網平台,連接與打通供應鏈與產銷的數據流,生產信息將被直接送達給製造企業,完成生產,從而真正實現柔性定製。

所以新製造不僅幫助企業生產效率提高,更重要是幫助企業利用新技術提升經營能力,甚至將製造業與服務業打通。

一方面藉助阿里巴巴龐大的生態體系,阿里雲IoT工業互聯網平台可以將工廠與消費端、工廠與工廠進行拉通,不但可以尋找商機,還能組織工廠迅速生產。

就在今年俄羅斯世界盃,俄羅斯商人發現,無法找到能夠短時間內生產出超大批量的吉祥物,最終他們決定「上淘寶剁手」。正是淘工廠通過阿里雲IoT的工業互聯網平台,迅速整合了位於安徽、湖南、廣東等超過10個省的30多家製造商,在30天內趕製成100多萬個大大小小的吉祥物,完成了這次「拯救世界盃的任務」。

另一方面,依託工業互聯網平台,在工廠內部署了一套輕量級、可複製、基於視覺的產能監控體系。藉助於計算機視覺演算法,生產過程與需求信息,都會及時同步各方。比如淘工廠上的中小型服裝工廠,通過計算機視覺演算法,隨時監控生產過程,優化生產流程。改造一個工廠僅需5萬元左右,即可使排產提升6%,交付周期縮短10%,完成了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

馬雲的「晶元夢」和阿里雲的「新製造」

阿里雲工業互聯網平台以及平台上組態開發環境

技術承載了「新製造」,也創造了「平頭哥」

這次雲棲大會上,一個頗有戲劇性的場面出現了。

一個名字引爆了雲棲大會2018全場。阿里把此前收購的晶元公司——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簡稱中天微)和達摩院自研晶元業務一起,整合成一家晶元公司——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似乎阿里在起名字這件事上有自己的獨特品味,如同去年成立的達摩院,馬雲當時說,為什麼一定叫「xxx研究院」,「達摩院」說習慣了,一定也很好。

馬雲的「晶元夢」和阿里雲的「新製造」

阿里系「螞蟻金服」、「菜鳥物流」、「飛豬旅行」、「盒(河)馬生鮮」都以動物命名,平頭哥這個比較搞笑的名字也跟動物相關,來自於馬雲的非洲之旅。「平頭哥」是蜜獾的別稱,蜜獾是鼬科蜜獾屬下唯一動物,棲息於熱帶雨林和開闊草原地區,是「世界上最無所畏懼的動物」。

阿里巴巴進入晶元領域的整體策略是雲端一體,自研與生態合作結合,獨立晶元公司初期主要研發人工智慧晶元和嵌入式晶元。在今年4月中興晶元事件發生後,阿里曾對外透露自研晶元研發消息:達摩院正研發一款神經網路晶元Ali-NPU。這款AI晶元預計明年下半年面世,首批晶元將應用在阿里數據中心、城市大腦和自動駕駛等雲端數據場景中。未來將通過阿里雲對外開放使用,使得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AI能力可以在雲端使用。

晶元是達摩院成立之初就規劃的重要研發方向之一,除了收購中天微,阿里還投資了另外5家晶元公司,分別為:寒武紀、Barefoot Networks、深鑒、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目前達摩院晶元團隊接近100人,成員來自AMD、ARM、英偉達、英特爾等晶元巨頭,平頭哥的人數規模估計會在200~300人左右。

晶元是達摩的重要方向,而晶元也是製造單位皇冠,某種程度上,平頭哥這個頗具戲劇性的名字,也代表馬雲的晶元夢。

其實達摩院和平頭哥的背後,是阿里對技術的重視。馬雲一直自嘲自己不懂技術,但是從馬雲的決策軌跡來看,他似乎比任何人都尊重科學和技術。

回顧馬雲往屆雲棲大會的觀點,不難提煉出「技術」對於未來世界的影響力。比如,「新製造是一場技術的革命」,「那些用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技術的企業,一定會成為未來的贏家」(2018年);「我們相信未來阿里巴巴是因為技術產生利潤」(2017年);「未來只要利用技術、數據和創新,人人將會有機會」(2016年);「每一次技術革命一定會對傳統的生產關係帶來一定的衝擊,每次技術革命都是人類進步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2015年)。

這屆雲棲大會我們看到,作為中國互聯網的代表性企業,阿里巴巴已經開始將其技術優勢與產業進行融合。小到人工智慧應用於工業生產的質量檢查,大到supET 工業互聯網平台,還有「活得要比阿里巴巴長「的達摩院,以及今天分外吸睛的「阿里雲天空物聯網LoRa站」,還有今天新成立、向量子晶元發起攻關的「平頭哥」。

比如,杭州市政府聯合阿里雲等企業建設的杭州城市大腦2.0,僅一年時間,城市大腦已成為杭州新基礎設施:管轄範圍擴大28倍,覆蓋全城420平方公里,相當於65個西湖大小。通過交警手持的移動終端,大腦實時指揮200多名交警。在城市大腦的作用下,杭州交通擁堵率從2016年時的全國第5降至2018年的全國第57名。

馬雲的「晶元夢」和阿里雲的「新製造」

細看今天的「新杭州印象」,無一不是技術驅動的:雲棲小鎮、雙11、城市大腦、電子商務之都、達摩院、移動支付之城、網紅……這些一個個標籤背後,多數技術都是關聯阿里雲的。

比如,達摩院這一年來的發展:覆蓋全球 8 個城市,有 300 余位研究人員。達摩院建立了機器智能、數據計算、機器人、金融科技和 X(面向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五個實驗室。

馬雲的「晶元夢」和阿里雲的「新製造」

比如,這屆雲棲大會的路標式建築——「阿里雲天空物聯網LoRa站」飛艇,它游弋在雲棲小鎮,自由自在,安靜神秘。它展現了從地面40000米高空到地下20米的上天入地,完整覆蓋的LoRa物聯網,彰顯了持續加速的阿里巴巴物聯網戰略。

馬雲的「晶元夢」和阿里雲的「新製造」

漂浮在2018杭州·雲棲大會上空的「阿里雲天空物聯網LoRa站」飛艇

再比如,阿里雲「達爾文計劃」,旨在通過一系列的包括平台、晶元和微基站在內的全鏈路生態服務,交付給企業一張自有可控的物聯網。

甚至在雲棲大會的前一天,馬雲還聽了一堂頂級數學家上的數學課。而數學,又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所在,馬雲對技術的熱愛已然不言而喻。

或許多年後,人們會想起這一屆頗具代表性的雲棲大會,依然會想起馬雲的初心思想,會想起阿里雲的技術賦能,就像它廣告片里宣傳的那樣:「那些你從未想過的可能,正和阿里雲一起,變成現實。」

馬雲的「晶元夢」和阿里雲的「新製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Salesforce將愛因斯坦機器人添加到旗下的客戶服務雲平台
IDC: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伺服器市場收入225億美元創新高

TAG:至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