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國專家:西方客戶開始有興趣收購中國專利

英國專家:西方客戶開始有興趣收購中國專利

中小企業作為最具發展活力和創造力的企業群體,已經成為各國帶動經濟增長、促進市場繁榮、擴大社會就業的重要力量,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創新已經成為各國政府的共識。

9月20日,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和閔行區政府等聯合主辦的工博會系列論壇之「國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系列論壇」在滬舉行。作為今年工博會系列論壇的重頭戲,英國國際貿易部特別支持,多位英國政企代表參與並建言中國中小企業創業發展。

數據顯示,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增長、就業和產業升級的源泉,對投資的貢獻率佔到60%左右,對城鎮勞動就業的貢獻率佔到80%以上。中小企業也是創新的源泉,無論從近期還是中長期來看,對國家經濟轉型和發展都非常重要。以上海為例,中小企業數量目前超過100萬家,佔全市法人企業達到99%以上。

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戎之勤介紹,雖然這些企業在規模上無法與國企媲美,但具備小而精、小而專、小而活的特點,在上海的產業技術創新轉型升級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是打響上海製造品牌的重要力量。

談到中小企業創新,就少不了知識產權和專利的問題。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今年3月公布的2017年全球企業申請註冊國際專利的統計數據,從各個國家申請的數量來看,中國較上年增加13.4%至48882項,超過日本的48208項升至第二位,佔據首位的美國為56624項。

但同時,中國專利轉化率仍低於發達國家,專利的申請者一般為高校和企業。以高校為例,受資金受限、科研與產業對接不到位等原因,導致科研人員積極性不夠,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根據教育部《中國高校知識產權報告》等統計,高校專利平均轉化率不足10%,歐美日發達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率在30%以上。也就是說,絕大部分的這些專利主要是被用來發表論文,而並沒有給那些嗷嗷待哺的中小企業帶來實際的推廣應用,轉化成生產力。

對此,上海衣得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尹智勇認為,中國的論文數量現在很多,但很大一部分論文是研究者根據所學創新的,如何把產學研連接到一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他認為,每一項創新怎麼體現它真正的價值很重要。大學或科研機構往往把一項創新的價值看得很重,但企業想的更多的是怎樣能夠用非常低的價格收購它,二者很難融合連接,這點必須打破。

牛津大學全球創新公司業務總監內森·派克從國際視野角度分析,中國專利申請數量和成功數如此之多是一個事實,作為一個人口大國,高等教育科研發展好對於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都有支撐作用。

他同時稱,對於創新而言,申請專利只是一個流程而已,但申請專利者的目的有時非常複雜,有的知識產權也不一定要進入市場。這在英國也不例外。要提升轉化率,更需要企業自主創新,他以華為為例,每年會出上萬個專利,大部分專利都能及在智能手機上被付諸應用,甚至成為世界領先的一些技術。

最後,他樂見近年中國對於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提升。他稱,中國正日益加強對知識產權保護的興趣,一些西方客戶對於收購中國的一些專利也開始感興趣,他們想要把中國的專利技術應用到自己的公司。同樣地,當中國大力推動知識產權保護時,經濟發展也會越來越好。總體來說,創新不能只看專利數量,更應該注重應用率,以及專利帶來的收入,需要用更多的指標衡量專利創新這一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倒計時100天,胡春華李強出席誓師動員大會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