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誠羅珠堪布』生活中的六波羅蜜多:什麼忙才應該幫?
現場開示
生活中的六波羅蜜
慈誠羅珠堪布
2018/09/17
聽課前先發菩提心。今天聽課學佛的目的是為了饒益天下所有眾生,願天下所有眾生離苦得樂。雖然這樣的願望與我們的實力差距比較大,只要有這樣的勇氣和決心,差距會越來越小,總有一天會做到,不要擔心現在能力不足。關鍵問題是今天能不能下這樣的決心,而不是顧慮成佛和自己的距離有多遠。首先大家下定決心為了利益眾生而成佛,為了成佛所以我現在一步步地聞思修。
生活中的六波羅蜜
昨天講過了布施,現在講持戒。持戒分三種,一種是菩薩戒。現在講菩薩戒第三個戒律:饒益有情戒,即幫助天下所有眾生。
從幫助身邊的人開始,盡量利益眾生。眾生無邊無際,雖然我們現在沒有能力幫助他們,但這不是問題,只要有利益他們的決心就已經很好了,這已經是非常好的開始,長此以往我們就能逐漸擁有這樣的能力。
成佛的能力:
先慢後快的增長
之前講過,顯宗的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實際上不一定需要這麼長時間,因為我們現在沒有什麼境界能力,即使獲得很小的進步,時間也極其漫長,但我們境界稍有提升之後,達到這樣的境界就不需要花那麼多時間,也許短時間內就會有很大收穫。通過修行,我們的能力一定會增長,這是肯定的,不僅佛經這麼講,我們自己也會在實際修持中深有體會:當我們精進聞思修時,就會有這種快速的進步。因此修行人要有自信,這在任何時候都極其重要。
第三條大乘菩薩戒:
饒益有情戒。
大乘佛教最終極目標就是饒益有情。如果去掉這一條,那大乘佛教就沒有其他內容了。
所有大乘話題都圍繞著利益有情。如何饒益有情?《瑜伽師地論》中「菩薩地」就在講饒益有情戒,我們可以用各種方法饒益有情,不過「菩薩地」中特別指出:饒益的對象有十一種人, 他們需要幫助,也是大乘佛教徒能夠幫助的。雖然主要講的是人,但不僅僅是針對人,包括所有眾生都是我們饒益的對象。
饒益有情的前提是菩提心。
饒益有情的行為,大乘、小乘佛教都有,小乘佛教並非不利益眾生,反之小乘行人同樣為眾生做很多的服務和幫助,比如現在的南傳佛教法師們做了很多利益眾生的事,佛教史上也有非常多的事例。除佛教以外,其他宗教、無神論者也有饒益有情的行為,比如做許多慈善活動,他們不但實際在做,很多時候比我們佛教徒做的還好。
既然大家都做同一件事,有什麼不同呢?那就是發心。大乘佛教的饒益有情的行為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小乘乃至其他宗教、無神論者等,他們饒益有情的基礎並不是菩提心,雖然不是,但都是好心、甚至慈悲心。
理論上大家很清楚,但對於大乘佛教而言,沒有菩提心說什麼都沒用。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精華、靈魂和基礎,持戒、忍辱、布施等行為,除了大乘佛教,無神論者也會做,他們也有倫理道德的約束(持戒),他們也會給予(布施),他們也會忍辱……
高深的法的
修行基礎也是菩提心
大家都渴望大圓滿、大手印等法,當然,對法的希求是非常好的,證明對法的信心。但我們首先要做的、能做的就是出離心、菩提心,而且不能不做。
我們必須先做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當修行有所提升時再去挑戰更難的東西,比如修大圓滿、大手印、禪宗頓悟法門等,但先要我們把基礎做好。無論工作還是修行都要腳踏實地、點點滴滴地去做,這很重要。
佛經反對初學者一開始就去學習高深的法,普通人必須從基礎開始。我們的基礎就是菩提心,學佛有沒有進步和收穫,就是用菩提心來衡量的。
菩提心是生生世世的財富
這一生遇到大乘佛教是非常不容易的,這麼好的機會我們不去珍惜,是非常大的遺憾。當我們有一天離開這個世界,其他的東西都可以沒有,但不能沒有菩提心,否則下一世沒有任何把握。
現在很多人的確發自內心希望能夠生生世世學佛,但下一世不是我們能說了算的,而是從前的業力說了算的,下一世我們還有沒有機會再修學大乘佛法都只是未知數。
有了標準的菩提心,就跟別解脫戒戒體不一樣了,小乘居士五戒在死亡時戒體也會消失,帶不到下一世。但人死的時候,菩薩戒將會在生生世世延續下去,乃至成佛之間。
下一世無論投生到什麼地方,菩提心、菩薩戒都一定會發揮作用。即便我們投生到沒有佛法的環境中,只要有菩提心在,一定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一定會尋找大乘佛法,一定能找到大乘佛法,一定能見到開示大乘佛教的善知識,這都是菩薩戒的力量,有了菩薩戒,菩提心就有把握。
不要在沒有菩提心的情況下去做慈善
一片好心去做慈善工作、當義工,然而,兩三年下來,因為工作中會遇到的有些人的行為沒有辦法理解,最後退失了,慈善機構中有很多這樣的事情,所以不太建議我們內心還沒有真實的菩提心或者菩提心的力度沒有達到一定標準就做這些事情。
做義工的過程中會發生很多事情,我們最初想法很簡單,無條件的奉獻,想著自己的工作一定會得到應得的回報,但可能因為慈善的工作中遇到別人不理解,很多人接受不了就不做了,同樣問題,沒有菩提心要利益眾生,利益眾生過程中很容易退失。所以佛不建議一開始去做。
菩提心從沒有到有,有了後再堅固,到一定程度後再投入饒益眾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不應該的事情,那時不會有任何動搖。所以,首先是把自己鍛煉好,然後利益眾生,這種方法非常好。否則在不了解以後的實際情況,一時衝動下參加慈善活動、利益眾生,後來退失、不修大乘佛法。
修菩提心的次第:聞、思、修
我們一直都是心裡修菩提心,不行動也不行。次第和順序很重要。首先聽聞大乘佛法,之後思考,最後通過修行鍛煉自己,等有一定能力再投入利益眾生。如果不按照次第去做,饒益眾生會失敗,也會退失自己的菩提心。
暇滿人身最大的福報是能做真正有意義的事:饒益眾生
這一生中可以饒益眾生,而且目標建立在偉大的菩提心基礎上,有這樣的機會是我們的福報。
這種機會不是生生世世經常有的。如果經常有,我們現在就不會是如今這樣,因為這個機會非常難以值遇,所以佛經講人身難得。
不是說所有人身難得,比如有些人一輩子都在造罪,還不如六道中其他眾生,只有有修行機會的人生才難得。有這樣的人身,也要反覆思考,就這麼一個機會,我們該選擇什麼樣的路?追求什麼樣的東西?一旦錯過,將很難再有這樣的機會。這對我們未來的生生世世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人們羨慕的社會地位、物質財富,名譽,徹底了解後會發現它們都是臨時的,一旦真正獲得便失去了原先的魅力,回頭看也沒有真正的意義。深入思考後發現,能使我們的人身具有意義的,那一定利他心和菩提心。如何擁有菩提心呢?首先聞思,然後修菩提心,達到一定階段,菩提心就不會輕易退轉,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投入到實際饒益眾生的工作中。
饒益眾生的十一種對象
饒益眾生的對象有十一個,十一個不同種人。
第一種,無能的人。
無能包含很多種,比如生病沒有能力照顧自己的人。
除了造業的事情外,只要沒有涉及到十不善的事情,即使
沒有太大意義,有人需要幫助時我們都要去幫助。對孤苦無依的人,要無條件的去幫助,不求回報,這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大街上老人出了事,大家由於各種原因不敢去幫忙,但從大乘佛教的角度,只要他沒有能力、需要幫助,我們就應該伸出援手。無能雖有各種情況,但總而言之,當下沒有能力以及需要幫助
的有情。
我們在座上要修菩提心,同時也要有一些實際行動,因為通過實踐可以檢驗菩提心修持的程度到什麼樣的階段了。大家平時經常講度化一切眾生,好像成了大乘佛教徒的口頭禪,但
實際遇到別人需要幫助時就不願意去管。即使幫了,遇到一點不公平的待遇也會產生厭煩,甚至放棄,這時你到底有沒有菩提心?座上的想法和實際行動差距有多大,到時候也會一目了然。
第二種人,迷茫的人。
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在工作、家庭、感情、學佛等
方面遇到問題,不知道怎麼面對,很迷茫。此時旁觀者清,如果我們給他一些恰如其分的建議,給迷茫的人開導開導,或者指指路,比如遇到工作上,修行上的問題時,我們可根據自己的經驗、所學,給他出些用得上的主意,幫助他。
平時每一個人都好像懂很多道理,沒遇到問題時什麼都好,但遇到問題的時候,很多人都非常迷茫、不知道如何是好,這就需要有人來開導,此時的開導者不一定非得是高僧大德,只要有一顆利他的心,懂一點佛教教義的人,都能夠幫助到別人。
世俗方面。每個人應該有2-3個可靠的朋友,因為世人遇到問題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就是給朋友講,講出來我們的內心感覺到很輕鬆,這也是一種發泄的方法,也非常總要。當然這可以暫時緩解情緒等問題,但是最重要的是朋友能用修行或佛理指引他。這個時候若解決了他的關鍵問題,說不定能改變這個人的人生,甚至挽救一條生命。所以對迷茫的人,我們要無條件的幫助他、開導他,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饒益眾生的方式。每個人生活、工作壓力都挺大的,當別人面對問題需要幫助
的時候,如果有菩提心,就更能真實利益並幫助到他人。
第三種人,對我們有恩德的人。
每個人都要有感恩之心,報恩在大乘佛教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知母念恩本來就是大乘佛教修菩提心重要環節,沒有感恩的心,菩提心是沒辦法修的。學大乘佛教的人要有感恩之、報恩之心。當對我們有恩德的人需要幫助時,我們要更要竭盡全力。
平時
我們都講父母的恩德如山,雖然有些人因為特殊情況與父母有隔閡,但要知道,這不僅僅是父母的問題,也跟我們自己有關,跟前世業力有關。不要認為父母小時候對我不好,所以就對我沒什麼恩德,每位父母對子女都是有恩德的。父母做的不好的地方不要耿耿於懷,畢竟自己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們先去思維他們的恩德。
父母需要幫助的時候,比如生病了、心情不好,那麼我們要責無旁貸地照顧他們,否則菩提心、利益眾生就僅僅是說說而已了。孝敬父母也對我們修菩提心很重要。如果我們連對父母都沒有報恩的心,會對陌生人有感恩心嗎?
大家一定要認真思考,並好好反省,如果失了孝道,我們的菩提心就經不起任何考驗,或者說根本沒有菩提心。這一生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對我們恩重如山的是父母,除了父母以外,生活過程中還有很多對我們有恩德的人,都應該記在心裡,感恩、報恩,在對方需要幫助的時候,無條件地伸出手去幫助他們。
第四種人,恐慌中的人(或者動物)。
有許多原因導致
恐慌,如地震、颱風、猛獸、毒蛇、戰爭,各種天災人禍都會導致人內心恐慌。
如果有能力,我們應幫助他人免除恐怖。如進行無畏布施,救眾生的生命等。有些人,除了人類,根本不把其它生命放在眼裡,但從生命平等的角度講,無論是誰,生命對它自己而言都是很珍貴的。所以,除了人以外的任何一個生命,只要我們有能力消除他們內心的恐慌,也要主動的積極的去做,這個非常重要。
第五條戒的對象是悲傷的人
。
如今,每一個人的身邊都有這樣的人,並且,未來還會越來越多。前段時間,有一個女孩在峨眉山自殺,並留下遺囑呼籲大家關心抑鬱症群體。能幫助到抑鬱症患者的最好方法,在佛教裡面。
抑鬱症群體會越來越多,去年《人民日報》報道,北京一個醫院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目前有9千萬抑鬱症患者。九千萬僅僅是抑鬱症患者,還不包括具有其他心理疾病的。佛教的禪定能非常成功地幫助到他們,西方已經做了很多實驗證明禪修的效果。除此之外,菩提心、慈悲心對他們也有幫助。
我們的身邊也有這樣的人,他們不一定學佛,也不一定相信佛法。他們想學佛就學,不想學就不學。且不談來世學佛,先把當下的心理問題解決,眼前的問題解決了再說。
作為佛教徒,首先不要迷信盲目,要不然怎麼幫助別人?菩提心、禪修等沒有任何迷信的成分,只講自己的經驗,並且是很實在的感受和經驗,而不是講鬼神什麼的,當我們把經驗分享給身邊的人,可以幫助他們解決焦慮和抑鬱情緒。
我們平時也要發願,發什麼願?願我們能解決眾生的痛苦,無論是眾生精神上還是肉體上的痛苦,希望我們能對他們有所幫助。有很多人認為發願是主觀的,其實不然。
願力不可思議,有時甚至遠遠超過客觀物質的力量。所以,要時時刻刻發願,願我們能夠幫助這些痛苦的眾生,願我能夠解決這些眾生心理和身體的痛苦。當遇到這樣的人時,不求回報、無條件地幫助他們。這是目前我們能做的,也是隨時可以去做的,並且都在我們能力範圍內。
這是第五種需要幫助的人,讓他們焦慮、抑鬱的來源很多,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焦慮和抑鬱可以用菩提心、慈悲心、禪修來消除。
很多人認為,我們這一生能夠賺很多錢供自己享受,是一種成功,但這不代表所有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能夠提升自己的境界和能力,有隨時隨地幫助他人的能力。除此以外,世俗的成功再了不起也是臨時性的,有了菩提心和修行的境界,並用這個境界幫助他人,這種成就是永久的,生生世世的,這才是真正的成功。不要僅僅用物質標準來衡量成功,也不要用世俗的地位權利衡量,除此之外還有更好、更高的成就。
為什麼我們對自己最好的家人、朋友動不動就會發脾氣?因為我們內心很浮躁,缺乏化解壓力的方法,致使壓力不斷增加。比如,很多時候,雖然不希望跟父母吵架,但常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原因導致各種矛盾產生。這種人很多,物質解決不了他們的問題,他們最需要的是沉澱和平靜,需要禪修,菩提心等的幫助。
第六條戒的對象,是貧窮的人。
遇到貧窮的人,用物質來幫助他們。自己有能力用自己的物質,自己沒有能力,可以求助於慈善機構和其他朋友。
大乘佛教徒應該積极參与慈善活動,很多人口口聲聲說修菩提心,骨子裡卻很自私,不願意當義工發心,而願意自己打坐學習。覺得去參加慈善活動、發心當義工等,浪費了自己很多時間。
實際上這是不對的,我們的確應該先自己修行,提高覺悟和能力,但如果是因為害怕參加活動遇到挫折,怕累、怕辛苦而不願意參加是不對的。以上是第六點,用物質幫助缺乏物質的人。
第七條戒的對象,是無依無靠的人。
從世俗的角度和修行佛法的角度兩方面而言,都是如此。如果我們有能力的話,通過自己的能力給他們依靠;如果自己目前沒有這樣的能力,給他們找一個有能力的,可以依靠的對象。比如,在學佛方面,給他找一個修行好的善知識。
第八條戒的對象,痛苦的眾生。
為了消除他們的痛苦,尤其是內心的痛苦,平時要和他們多聊天、多接觸,對方送給我們禮物,要接受。如果沒有涉及十不善,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這也是一種利益眾生的方法。
可能以前有很多這樣的朋友,我們卻不跟他們來往,認為跟他們來往就是浪費時間,他們不高興,我們也無所謂。
的確,我們要有原則,不要把全部時間都花在這上面,從修行人的角度來看,這樣確實沒有太大意義,但如果能讓對方減輕壓力和悲傷,對方發出邀請,你就參與其中,對方送你東西,你就接受,接受東西也是一種認可——凡是讓對方開心的,只要沒有涉及十不善,盡量參與,這樣可以逐漸消除他內心的痛苦。
雖然這個時候會耽誤我們的學習和修行,但實際上也不叫浪費,這也是幫助眾生,我們可以在菩提心的基礎上為了消除對方內心的痛苦,不拒絕對方的邀請和禮物。凡是在菩提心的基礎上幫助眾生,都是大乘佛教的修行。
參加活動本身沒有真實的意義,但通過這種方法讓對方內心消除痛苦,這就有意義。比如他請我們吃飯,從修行角度講,本身就是吃飯而已,沒有更多意義,邀請不拒絕、參與了,能夠消除他的焦慮讓他開心,這就是結果。
所以要適當參與。平時別人邀請飯局,如果發出邀請的人有各種各樣的焦慮情緒,我們可以犧牲聞思修的時間去參加。聞思修最終的目的是饒益眾生,現在參加一個飯局也可以饒益眾生,結果都一樣,什麼樣方法都可以。事情本身有沒有意義不重要,結果有意義就可以,只要沒有涉及十不善,過程都不重要。
第九,需要表揚的人。
表揚是一種認同和鼓勵。
當有人在聞思修方面表現得很不錯時,不要打擊他的積極性。
表揚很重要,在他聽不到的地方,也要讚揚,
大家對他的認可,會讓他更加努力用功,
這對他來說也是一種幫助。
別人修行修得好,做得好的,表現好的,要懂得讚歎表揚,這也是一種利益眾生。
大乘佛教提倡不說別人的過失,講別人的優點。從任何世俗的角度來
看,讚美都很有意義。學佛的師兄中,如果有人做得不錯,要懂得讚揚,而且要發自內心的去表揚。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能有嫉妒。世俗團體中,當有人做得比我們好,我們會心裡不高興,這是先天有的煩惱,對於從來沒有學過控制煩惱方法的人而言,有這樣的現象很正常。
但作為佛教徒,要盡量控住,不要嫉妒。兩個人同時做對眾生有利的事,誰做得好,另一方都應該發自內心地隨喜讚歎,為他做得好而感到高興。但有時候,僅僅兩三個人的團體,內部當中卻誰也看不慣誰,最後導致相互之間有很多煩惱產生,甚至連世俗的朋友也沒法做。這不是學佛,而是以學佛的名義做世俗的事,這是不對的。只要有意義的事情,大家就要齊心協力去做。別人做得比我好,要隨喜、表揚、讚歎、讚美、讚揚。
說別人過失是我們有意無意中講出的,但是表揚別人、讚美別人的話說不出來,從某種角度看,這也很正常,因為我們是世俗人;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連這樣簡單的事情都處理不好,我們學佛沒有太大意義。大家要注意:該表揚、隨喜的時候就表揚、隨喜,不要因為別人比自己做得好就鬧矛盾,發生這樣的事要反省改正。
表揚,不是沒有根據的,別人做得好要表揚,這是對別人的一種認可和鼓勵。
第十,對象是三觀不正、有邪見的人。
我們也需要在利他之心的前提下幫助三觀不正的人。不要用不太合理的方法刺激對方,否則只會是幫倒忙。我們應用善巧方法,最終讓對方發現他的三觀是錯誤的。這是利益眾生的重要方法。
第十一,對象是行為不正的、平時參與許多十不善業的人
。
這種人也是要幫助的對象。幫助他們的時候,如果有神通,允許適當用神通。如果沒有神通,就用其他方法讓他明白他的行為是不對的、不合理的,當他明白以後,再幫助他改邪歸正,這也是幫助眾生的方法。對於三觀不正的人,也可以用辯論,或是施加壓力(威脅)的方式讓他改邪歸正,只要這種方法對方能夠接受,不會讓他產生更多煩惱,就可以適當使用。其實使用什麼方法都可以,最終的目的就是讓他改邪歸正。
以上講的十一條戒律是菩薩戒的第三種戒——「饒益有情戒」中的十一種幫助眾生的方法。實際上除了這十一種以外,凡是能幫助眾生的語言、行為等,都屬於這條戒。
我們今生能有這樣來之不易的機會,做利益眾生的事,非常難能可貴,至於下一世有沒有這樣的機會,還要根據我們的表現而定。
請大家盡量做到以上十一點。實際上每一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到那時,我們不要放棄、不要忽略、不要不在意、不要不當一回事,只要對眾生有利,當下就要去做。我們的菩提心、慈悲心,總得付出一點實際行動,光是心裡想,還遠遠不夠。
有些事情是我們能力範圍可以進行的,如果能打坐修持菩提心,並能在實際行動中行持,這一生就有意義了。下一世由這一世決定,(如果能這樣做)下一世也有希望。
聽了很多「發菩提心」的道理,行為卻很自私,是沒法學大乘佛教的。這也有一個過程,我們應先做能力範圍之內的事,然後逐步增加難度。
希望大家重視《瑜伽師地論》所講的菩薩戒的十一條戒。菩薩戒三種戒的每一條戒,《慧燈之光》都講過。今天講的「饒益有情戒」的十一條戒是什麼戒律,大家都明白,在我們有能力的情況下,去幫助需要幫助的眾生,是我們的工作也是我們的戒律,我們要這樣理解,還應盡量把這十一條戒落實到生活中。
圖來自網路
※如果有太多放不下,臨終時又該怎麼辦?
※你以為能」一動不動」就叫修行了嗎?
TAG:靜怡苑?心靈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