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慈誠羅珠堪布』生活中的六波羅蜜多:修行人如何吵架?

『慈誠羅珠堪布』生活中的六波羅蜜多:修行人如何吵架?







理論學習很重要


實際行動中的

落實也很重要


如果我們學了千經萬論


生活中卻一點也派不上用場


那你的煩惱並沒有減少






 

慈誠羅珠堪布

2018·09·16







高深的理論很重要,


基礎更重要。



上課之前請大家發菩提心,我們做任何善事前都要發菩提心,這個大家不陌生了。菩提心分為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分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願菩提心沒有行動也不行,我們要有實際行動,我們為了修行開始學習佛法,那麼聞思修就是我們的實際行動。為了成佛,所以我們聽今天這堂課,之後再精進修行、打坐、落實到行動中,這就是行菩提心。


 


《生活中的六波羅蜜》去年講了一部分,布施已經講完了,今天講第二個:持戒。我們在生活中如何用六波羅蜜多來修行呢?這也是今天所要談到的主題。佛法中所有的修行都包含在了六波羅蜜多當中,包括禪宗、大圓滿等特別高深的法。但這次講「生活中的六波羅蜜多」則不會講到非常高深的部分,基本上是大家目前的生活中可以用得上的方法。


 

理論的學習是重要的,但落實在實際行動中也很重要。如果我們學了很多理論,生活中一點也派不上用場,煩惱並沒有減少,那沒什麼意義。所以,這次講的內容,對大家的工作、生活應該是很有幫助的。五部大論等大經大論,很多描述的是佛菩薩的境界,是很高深的理論,聽聞這些經論固然可以斷除一些愚痴,但光有理論是不夠的,我們還要一點點從基礎開始修習,否則高深的境界和法我們也無從企及。


 




持 戒。



 

這裡持的是大乘佛教的戒律。大乘佛教分三個不同的戒律,都叫做持戒,這跟小乘佛教有點區別,其實小乘戒律已包含在大乘戒律中,大乘中則有一些不同於小乘的律儀,下面會跟大家介紹。


 


提到戒律,可能很多人覺得是一種約束,由於誰都不喜歡被約束,於是就特別排斥。其實佛教並不會用戒律來強制約束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受持適宜的大乘戒律。受過五戒的人應該清楚,比如受小乘居士五戒時,並沒有強制每個人都要接受所有戒律,大家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即可。


 


其實戒律是一種理性的約束,多一條戒律就少一種讓人造惡的行為。初學者都有貪嗔痴的煩惱,如果既沒有修行的力量控制,也沒有戒律的約束,就可能不由自主造作罪業,所以適度的約束是有必要的。當然,戒律的守持也應該有度,太多也不好,比如完全不考慮個人情況,而受過多戒條,這是不合適的,兩者間的平衡很重要。因此,大多數情況下,害怕戒律是因為我們不了解佛教的戒律所導致,大乘佛教不會強制誰去接受自己不能承受的戒律的。


 


大乘戒律分三種:律儀戒、攝持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一、


律儀戒。



 


即用戒律約束不如法的行為。



在家人受的居士五戒就是律儀戒。五戒也分三種不同的居士五戒,這在《慧燈之光》「八關齋戒」一章中有提到。不同的發心就有相應不同的五戒。




第一種是既沒有出離心,也沒有菩提心,僅僅為了今生來世的人天福報,或為了下輩子投生人或天人,為達到這些目的去受戒的,就不是大乘或小乘的五戒,只是人天佛教的五戒。


 


如果連皈依都沒有,就是外道的五戒。外道也有戒律,古印度有些宗教的戒律甚至比佛教還嚴格,他們有不殺生、不偷盜的戒律,不但有,甚至有的比佛教中的要求還要嚴格。沒有皈依三寶受的就可能是外道的五戒。如果加上這條,就有四種五戒:一是外道的五戒;二是皈依三寶的,但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為了人天福報的五戒;三是儘管戒了殺盜淫妄酒,也有出離心,但沒有菩提心的小乘五戒;第四是有皈依、出離心和菩提心的五戒,這也是大乘佛教的戒律。




因此,我們所受的五戒到底屬於哪一種,完全取決你受戒當時的發心。以「不殺生」這條戒律為例。某些外道徒也不殺生、不偷盜,表面上的行持看上去大家都一樣,但因為發心不同,所以二者的內涵也迥然有異。


 


律儀戒也是菩薩戒的一部分。

假如我們受居士五戒時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那只有一個人天福報的基礎,不算是一個別解脫戒。別解脫戒必須要有出離心,如果當時沒有出離心,後來通過聞思就有了,這就屬於先受戒、再發心的情況,此時因為出離心的力量,之前的五戒就自動成為了標準的別解脫戒。假如後來我們心中又生起了菩提心,前面小乘的五戒也就自動成為了大乘佛教的五戒。




總之什麼時候有了出離心、菩提心,那麼所受的五戒就在什麼時候自動成為大、小乘的別解脫戒。假如一個人本來已經具備了菩提心和出離心,那麼任何時候他受五戒,都具足大乘或小乘的別解脫戒。


 


「不殺生」、「不偷盜」這些戒律外道也有,有的做得比佛教還嚴格,這些屬於善法,但因為缺少佛教的偉大發心,因此不是佛教的別解脫戒。又如沙彌戒或比丘戒,也許受戒時用的是小乘儀軌,但後來他有了菩提心,那麼所受的小乘戒就成了大乘的戒律。這是大乘佛教自己講的,菩薩戒有

18

條甚至更多,《慧燈之光》中有詳細說明,大家可參閱。


 


很多人正在修五加行中的菩提心,菩提心修好了就可以受菩薩戒,否則是得不到大乘佛教的戒體的,沒有大乘佛教的戒,自然也得不到菩薩戒。因此,戒律屬於大乘還是小乘,是以發心決定的。如果沒有菩提心,即使按照大乘儀軌受戒,也只能得到小乘或人天佛教的戒律。其實沒有菩提心的話,即使受了菩薩戒也是沒用的,至少說不標準吧,畢竟不能說完全一點點用都沒用。比如漢傳佛教的三壇大戒,很多人剛開始受戒時不一定有菩提心,但為了給大家播下菩薩戒的種子,所以大家一起受三壇大戒,但要知道,沒有菩提心是無法得到菩薩戒的。


 


有了菩提心後就可以受菩薩戒了,此時如果實在找不到上師或善知識為自己受戒,也有自己給自己受菩薩戒的方法,這在《慧燈之光》中也講得很詳細。菩薩戒有三種根機的差別。上等根基者受持十八條或二十條的菩薩戒;中等根基者受持四或八條菩薩戒;下等根基的人則只需要守持一條就可以了:生生世世不放棄菩提心。這在《慧燈之光》中也有詳細說明。


 


總之,受菩薩戒之前必須要先有菩提心。沒有菩提心的話,連下等根基的菩薩戒也沒辦法受持。無論二十條、八條還是一條,都是菩薩戒的一種,即律儀戒。「律」是約束,「儀」即行為,律儀就是行為的一種約束,用某種行為適當地約束就叫律儀戒。


 


 



 



二、


攝善法

戒。


 


 


行持善法、利益眾生對學習大乘的人而言,也是一種戒律。對於大乘佛子而言,行善、饒益眾生不是可做可不做的,而是必須做的。大乘佛教最關鍵的就是不去傷害其他眾生,這一點小乘佛教也很重視,小乘的沙門四法將其歸納得尤為具體。


 


沙門四法。




 


沙門即修行人。沙門是一個梵語辭彙,廣義上,無論在家出家,只要是修行人就是沙門,狹義上指比丘或者沙彌。法即原則。沙門四法就是修行人的四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


人打我,我不還手。


 


還了手就可能傷害眾生,甚至讓對方失去生命。在遇到衝突時修行人可以進行自我保護,但不能還手。「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是世間人的做法,睚眥必報連動物也會,不要說人了。但修行人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都跟世俗人一樣,毫無區別,那麼修行對他就是沒用的。




修行人在衝突中如何解決矛盾和衝突呢?原則就是:別人打我,但我不還手。要心裡完全不生氣可能有點難,但適當控制自己的行為卻是可以做到的。這是第一個原則,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約束。即便我們不懂其它戒律,能做到這一條也是一個很好的修行人。


 





第二個原則:


人罵我我不還口。



 


別人罵我,我不對罵。我可以盡量保護自己,但不能罵回去,而能像世俗人一樣打口水戰。如果別人罵了你,你一定要罵回去,那就跟毫無修行的世俗人一樣了,那麼修行就沒有什麼意義。修行人也許不太可能主動去打罵人,但別人打罵我們時,我們卻要能夠安住。很多時候,理論上我們知道不能打、罵眾生,但實際情況下,我們還是會按照慣性,用世俗的方法去解決,這樣的修行沒有太大意義。


 


我們可以在衝突中自我保護,但原則上要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對方也許有道理,也許沒道理,各種情況都有,我們可以解釋、道歉、化解矛盾,但要注意原則性的問題,就是不要去還手、還口。真正能做到這兩點還是很難的,別說是面對討厭的人,即使是跟熟悉的道友或父母,當彼此發生矛盾時我們會怎麼辦?平時又是怎麼做的呢?

大家要反省。如果理論上什麼都懂,但一遇到問題就故態復萌,那學佛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要反省學佛過程中,自己到底有什麼真實的變化?比如以前別人打我的時候我我肯定打回去,但現在學了佛,別人打我我也不還手了,這就是進步。如果以前自己是怎麼樣,現在遇到事情還是積習難返,原來怎樣現在還是怎樣,你到底有什麼變化?其實什麼都沒有。那你天天學那麼多東西到底有什麼用啊?還不如去念念佛好了,至少消災延壽的功德總是有的。


 


如果聞思修不能改變陋習,那你聞思修的意義就值得懷疑。所以大家要注意:下次別人罵我的時候,我罵不罵回去?控制我們的手打回去還稍微容易,控制嘴巴不罵回去就稍微難一點,但我們要做到,如果做不到,那我們學佛的深度肯定是不夠的。


 


第三個原則:


人恨我我不恨人。


 


前面說了,行為上做到已經不容易,內心做到就更難了。當然,有菩提心的話,做到還是不太難的。也不是說有了菩提心的人就不會生氣了,這要看他修行的程度。




如果修行程度還不是很高,菩提心也不是很標準,在座上還可以,出座後菩提心根本沒有那麼強大,也改變不了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此時我們就要提升菩提心的力度,只有這樣才能完全控制局面。出座以後,即使面對生活、工作中的煩惱也會好一點,遇到事情不生氣也容易一點。


 


也許我們不打人、不罵人比較容易,要做到心裡還不生氣那就太困難了。但這個難也是階段性的,要一步一步來,我們不要對自他要求過高,假如一開始學佛就苛責自己怎麼學佛了還生氣啊?張三李四怎麼學了那麼久還生起啊?

我們對自己有要求可以,但對別人過分苛責就不好。我們對自己要求是好事,但往往不一定做得到,如果理想跟現實差距太大,反而會導致別的煩惱。假如我們一上來就苛責他人這不對那不對,這是不行的。我們要把學到的所有知識用於平息自己的煩惱,而非針對他人。




 




佛教徒中有一些非常虔誠的人,理論知識學得非常不錯,對上師三寶的信心也很大,但往往在師兄之間或對父母的態度上就很惡劣,這樣的是很多的。大家要反省,為什麼我們對父母的態度是這樣?我們對父母都這樣,對別人會怎樣?對父母、對周圍的人都這樣,學佛對你到底有用嗎?


 


學了佛我們一定要去用,佛的道理是一定有用的,對我們肯定會有幫助,如果沒有幫助肯定是我沒用好,一定是我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從自己做起,首先在對父母的態度上必須產生變化。我們講了四無量心,修慈悲心不是先要從知母念恩開始嗎?態度的轉變要從父母開始,從身邊的人開始。如果我們對家人的態度都特別惡劣,你說你對天下的眾生就能慈悲?那是不可能的。你這麼想是你跟眾生沒有相處,相處了說不定你態度還要更惡劣。如果我們對父母都這樣,還談什麼菩提心呢?




 




如果有標準的、不造作的菩提心,那麼我們為人處世的態度自然就會轉變,因為一切都源自內心,說話做事也是來自內心的,當內心真正有了變化,說話做事怎麼會沒有變化呢?如果行為沒有變化,肯定是因為內心沒有變化。




如果內心沒有任何改變,外在表現再好,那麼一切都可能是造作的。即便你想很好,「不要還口」、「不要還手」,但這只是理論,用理論約束行為的能力非常薄弱。即便有時候起點作用,我們可以用理論約束一下,但很多時候根本不管用。


 


因此,我們必須從內心——源頭開始改變,源頭改變了,語言、行為自然就改變了。學佛有沒有成果,就要看有沒有這些變化。道友之間相處,也有嫉妒、傲慢等,凡是世俗人有的情緒和煩惱我們都有,如果我們跟世俗團體一模一樣,那你學的那些高深見解對你有什麼用呢?學佛有什麼用呢?


 


我們必須要在內心中行持沙門四法。當然,百分百做到的確很難,我們要允許自己和他人有一個進步的過程。雖然有難度,有菩提心的人不難,沒有菩提心的人就難,「不還手」很難,「不還口」更難,「內心不恨別人」難上加難。但如果有了菩提心,那麼我們見到的所有人都變得很可愛,面對一個我們覺得很可愛的對象,還恨得起來嗎?畢竟煩惱是從無始以來串習到現在的,但學佛的人就算恨,也是轉瞬即逝,幾秒鐘內就會消失,而不像不學佛的人那樣抓著不放,直到在內心中醞釀成仇恨。

生氣就是憤怒,執著這個憤怒就會在心中變成恨,讓一個人完全不憤怒有點難,但做到不仇恨,學習大乘佛法的人是可以做到的。


 


 


沒有慈悲心的時候,不憤怒是很難做到的,但有了慈悲心,即便不小心生起了憤怒,也會很快平息。總之,大家學佛要腳踏實地,很多人喜歡大圓滿、大手印這些大法,學了也做不到,現在能做到的事反而不去做。大圓滿、大手印是很重要,是我們的終極目標,但沒有從基礎開始的話,這些法

我們

接受起來很困難。沙門四法不是講給別人聽聽的,而是我們要去實際行持的。


 




第四個原則:


人說我過失,我不說人過失。


 


別人說我過失時,我可以自我保護,但我不因他說了我的過失而去說他,我不用世俗方式去解決問題。因為我不認為這能真正解決問題,因此我不選擇這條路。


 


沙門四法就是修行人的四種原則,在座都是修行人,即便修行境界不同,但每個人都有修行的心乃至實際的修持,也許目前我們境界不是很高,但我們也是修行人,既然我們是修行人,就要遵守這四個原則。我們要看看這幾條對父母做得到嗎?如果對父母都做不到,你面對別人、眾生時做到是很難的。因此我們必須從身邊的人開始去訓練,如果我們對身邊的人做不到,對眾生說做得到是不可能的。


 


我們經常聽到別人說某某「一根筋」,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根筋」,比如一遇到事情,就「他罵我我為什麼不能罵他」

除此之外沒別的任何想法,佛則讓我們不要那麼一根筋,而要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學佛就是從不同角度看問題,佛告訴我們,你看看是不是還有另外一個角度可以看待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明白道理,再去訓練,內心就會逐漸發生變化,語言和行為也會慢慢發生變化。這樣的變化我們能感受到,我們身邊人也能感受到,這就是我們學佛的成果,否則我們學了很多佛教理論,特別傲慢,覺得別人都不懂,但我懂,別人都比不上我,我還會背那麼多書等等,瞧不起別人,假如團隊中有一個跟自己差不多水平的人,我們又開始嫉妒……於是,所學的佛教理論不但沒有消除我們的煩惱,反而增加了很多貪嗔痴,此時你的那些理論作用何在?我們不要將佛法顛倒使用。




事實上理論懂是可以的,但不需要懂太多,比如今天講的「修行人的四個原則」,即使別的什麼都不懂,盡量去做到這四條也很好,否則懂特別多但不能行持,理論再多也不一定用得上。


 








我們學習的很多理論是八地菩薩、佛的境界,對於目前的自己根本做不到,但有些理論我們投入一點是有可能做得到的,對我們有很大幫助,也可以改變我們的行為。因此學佛的重點是要一點一滴去做。


 


 


雖然菩薩有三種戒律:律儀戒、持善法戒和饒益眾生戒,但簡單而言,以上四條就已囊括全部內容了。大小乘佛教所針對的煩惱不同:大乘佛教認為嗔恨、憤怒是很嚴重的過失,小乘佛教則認為貪心是最嚴重的。大乘就強調慈悲心,因為慈悲和憤怒是對立的,因此嗔恨是很嚴重的問題。慈悲心和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核心,用來消滅憤怒,從源頭剷除就要證悟空性,暫時控制的話有慈悲心就可以了。


 


 


簡單來講,「律儀戒」就是對於行為要有適當的約束,如果我們不接受任何約束,結果則讓人堪憂,當然過多的束縛也不現實,但接受適當的約束是有意義的。


 


菩薩戒中的第一條律儀戒,是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做到的。第二條「攝善法戒」,攝,就是攝受。善法,除了十善,還有聞思修等都是善事,所有善都囊括在第二條菩薩戒中。涵蓋的範圍很廣,如聞思修行、燒香拜佛等,都是攝善法戒中的善法。


 





有人會問,六波羅蜜多中六條都是行善,但怎麼不是戒律呢?其實六波羅蜜多相互之間息息相關,布施中有戒律,持戒中也有布施,以此類推……不同之處在於:戒律是種承諾,承諾並接受某種約束,並控制相反的行為。



 


行善也是這樣,我們根據自己的能力燒香拜佛、聞思修行,凡是善事都去行持,這就是承諾,從承諾角度講就叫戒律。如果聞思修要成為戒律,也要有承諾的成分。有了承諾,便拒絕了承諾內容以外的對立面。如:我承諾行善,因此就拒絕了不行善;我承諾聞思,就拒絕了不聞思……從這個角度上稱之為戒律。


 


以布施為例,布施是給予之心,但持善法戒包含了六波羅蜜中的所有善,特殊之處是承諾行所有善,有了承諾所以成為一種戒。所有善都包含在這一條當中,內容非常廣。有了約束,我們可以控制罪惡的行為,在此基礎上的持咒誦經、聞思修行等善法就是菩薩的戒律。凡是善法都包含在裡面。比如我承諾要打坐、聞思修行,有了承諾就有了戒的成分,也稱為戒律。


 


今天講到這裡,明天講第三條大乘戒律:饒益有情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怡苑?心靈樂園 的精彩文章:

七夕撩撩劇 | 《 延禧攻略 》
你是這樣的嗎:表面行持善法,內心惡念涌動

TAG:靜怡苑?心靈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