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為父報仇甘當僕役,成功後向官府自首,最終是這樣審判的

此人為父報仇甘當僕役,成功後向官府自首,最終是這樣審判的

原標題:此人為父報仇甘當僕役,成功後向官府自首,最終是這樣審判的


在我國古代民間,有「殺人償命」的說法,但是也流傳下「父母之仇不共戴天」的言語。那麼,當這兩種情況遭遇,彼此糾纏不清時,在古代應當如何審判呢?在武則天治下,就曾發生過這樣一個案例。


一千三百多年前,貴為當朝御史的趙師韞在如今陝西省渭南市附近的一處驛站中被人殺害了,殺人者當即自首,對於自己的行為供認不諱,然而這件命案的案情卻頗為複雜。殺人者本名徐元慶,在這家驛站已經當了十年的僕役,本是老實本分,為人很好,為何會犯下重罪呢?


原來,在十年前徐元慶的父親被當時身為縣尉的趙師韞殺害了,此案有公報私仇、量刑過重之嫌,而後來趙師韞步步高升。徐元慶難忘父仇,隱姓埋名到驛站中甘願當一個僕役,等待了整整十年,終於在趙師韞入住驛站時將其殺死,大仇得報後立刻向官府自首。



此案牽連當朝御史,引發了許多人重視。最後驚動了當時執政的武則天親自處理,朝中的一些大臣認為徐元慶為父報仇,雖然犯殺人重罪,但是念及至情至孝,理應特赦。武則天認為此言有理,而大臣陳子昂卻認為擅自殺人,按唐朝律法理應處死,不應當因為是為父報仇就特赦,建議還是將徐元慶依照法辦,然後對其為父報仇的行為進行表彰。


武則天考慮良久,決定按照陳子昂的方式宣判。這件事在歷來都有很大爭議,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就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認為發生徐元慶案的起因就是趙師韞執法不公,徐元慶父子飽受冤屈無處申訴,最終採取了報仇的方式,是符合律法、禮義的,既然如此為何又要將其處死呢?所以,陳子昂的處理方式,未免有自相矛盾的問題。



屏幕前的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請到評論區留言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長最長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山東一村莊以魏武帝曹操後裔自居,專家研究後得出結論
乾隆大興土木時意外發現元代墓葬,墓中一行字讓他後怕不已

TAG:最長最長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