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近代文獻保護工程,紹興讓古籍活起來
「文獻,記錄了社會發展中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內容,是歷史的見證者。中國近代文獻,在近代中國走向世界、融合中西文化、推動社會轉型發展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它對於當代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啟示意義。」中國近代文獻保護工程推進儀式暨學術研討會日前在紹興舉行,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胡曉明表示,目前所存的中國近代文獻史料由於受紙質、印刷等條件的限制,受損日益嚴重,亟待採取搶救性保護措施。
150餘名來自學術界、出版界和圖書館藏界的專家學者與會,圍繞中國近代文獻保護工作開展了一場從觀念到實踐的深度探討。
近代文獻處於「似古非古」尷尬境地
中國近代史起止時間為1840年至1949年。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它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後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鬥爭史。
「近代是離我們當代最近的時期,是中華民族最近的一個時期。近代的中國是中國歷史變動之秋,中西文化交流激蕩,內外憂患激勵著民族思想迸發,國家政治經濟文化都發生了幾千年以來最大的變革。新與舊,中與西,自由與專制,激進與保守,在這個時期逐浪推高。」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柳斌傑介紹,當時社會矛盾尖銳,人民生活貧窮,但思想文化卻大放異彩,魯迅、巴金、老舍、郁達夫、徐志摩......現代大師和文學巨匠輩出。以前以四書來分類,沒有物理學、化學、醫學,近代以來的各類書籍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各學科門類對此歷史巨變做了思考、回應和記錄,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獻資料,造就了中國文化歷史上一個特殊的新局面,成為中華現代文明的思想寶庫。
「我們現在對近代文獻進行整理、保護、出版,應該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歷史時刻,因為中國文獻界有個傳統,往往厚古薄今,對古代文獻的重視程度非常高,對近現代文獻的重視程度比較差。」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陳原平介紹,1958年國務院成立典籍保護小組以後,對重要的古籍整理出版,到今天為止還在繼續,也取得了耀眼的業績。現代人如果想要讀古書,只要有能力有時間基本上唾手可得。而相對來說,近代文獻沒有這麼幸運。它不新,不舊,不是紅色文件受到政府支持,也不是古籍受到古委會的支持。「目前近代文獻保護還沒有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基本上是出版社、學者自己在做,國內至今尚未進行過一次具有系統性、完整性、權威性的整理。」陳原平表示。
傳承近代文明迫在眉睫
「別以為50年前、100年前的文獻好像離我們很近,應該保存最多,實際上,很多近代文獻已經絕跡了,甚至於在某些方面還不如古籍。」國家文化部原副部長、國家圖書館原館長周和平介紹,當前所存的中國近代文獻史料由於受紙質、印刷等條件的限制,受損日益嚴重,急待採取搶救性保護措施。為填補這個文化保護「缺口」,中國近代文獻保護工程應運而生。
2006年開始,紹興市委市政府採取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模式,啟動中國近代文獻保護工程,對這些散佚世界各地的史料文獻進行重新整理印刷,出版《中國近代文獻史料叢刊》系列叢書。通過多年努力,採集各類文獻史料12餘萬冊。目前,該項目已整理類編經濟、文學、教育、藝術卷並出版,後續文學卷(小說、戲劇、理論、外國文學)及其他內容如藝術、教育、歷史地理正在尋求與相關出版組織合作中。整個出版工程將在8至10年內全面完成,預計投資6至7億元人民幣。
「文獻史料出版工程出版難度大,但出版意義更大,它記錄歷史,還原歷史;傳承文化,搶救文化;關照現實,古為今用,讓故紙活起來、讓文獻動起來、讓資源用起來!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近代文獻史料叢刊》出版價值巨大。」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馬國倉表示,這一出版成果將為中國近代歷史研究提供寶貴的文獻資料,也將呈現出中華文化發展的歷史流變與巨大成就。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