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宜興「紫砂史記」最全版

宜興「紫砂史記」最全版

1368 年:明太祖下詔廢除龍團鳳餅茶,無異就像解除了砂壺與散茶的戒嚴令般,直接刺激了茶的平民化與相關產業、器具的蓬勃發展。

1465 年:明? 周高起《 陽羨茗壺系創始》 載:約當成化~弘治年問(1465 ~1505 ),金沙寺僧搏紫砂細土搜築為胎,作成壺具,燒成傳用。

1484 年:明代後期宜興陶業的大發展和紫砂器的獨樹一幟,這與當時的社會經濟背景分不開的。明代前期的「 匠戶制」 ,已較元代松馳,並自洪武十六年(公元1393 年)起,實行了「 輪班制」 。到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 年),終於廢除了輪班制,改為征銀制度,使相沿達兩百年的工奴制宣告結束。這些改革使手工業者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從而推進了包括陶瓷業在內的各種手工業的迅速發展。明代後期紫砂器的快速發展,更與當時宜興整個陶業的發展密不可分。

1506 年:明代正德~嘉靖(1506 ~1566 )年間,制壺名師供春所制紫砂荼具,新穎精巧,溫雅天然,所制「 樹癭砂壺」 為世所寶,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1506 年:紫砂生產始於北宋中葉,至明正德年間(1506 ~1521 年)開始興盛,並湧現出了許多民間藝人。其中供春,把紫砂器推進到一個新的境界而成為最早的著名民間藝人。

1522 年:在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公元1522 ~1622 年),宜興窯場的產品已是「 於四方利最薄,不徑而走天下半」 ,紫砂陶的泥料,只有在大量生產日用陶的條件下才能取得,因為這種深藏於岩層下數百公尺深處的「 甲泥」 之中的紫砂泥料,必須從甲泥中分選出來,沒有日用陶的大量使用甲泥,紫砂泥也就無從取得。1522 年:明萬曆時期,一方面紫砂壺的聲名已遠播宇內,另方面工夫茶俗已風靡閩南、廣東等沿海地區,這兩股茶與壺的風潮隨著商賈、官吏的遷移,陸續在東南沿海融匯,相激相盪,並且迅速取代瓷壺、茶盞,以「世間茶具稱為首」之姿,與工夫茶俗緊密結合。

1522 年:明代嘉靖~萬曆(1522 ~1619 )年間,繼供春而起的紫砂名藝人有董翰、趙梁、時朋、和元暢四人,並稱「 名壺四大家「 。其中董翰以製作菱花式壺最著稱,以文巧著稱,其餘三人則以古拙見長,趙梁所制壺多為提梁壺。同期的壺藝名家還有李茂林,他善制小圓壺,精美朴雅,不加款式,僅以朱書為號,人們認為可與供春壺媲美。

1572 年:明末紫砂名師~時大彬及其弟子李仲芳、徐友泉,被稱為「 三大壺家妙手」 ,時大彬所制茗壺世稱「 時壺」 、「 大彬壺」 ,為後代所景。1572 年:萬曆時名工有:歐正春、邵文全、邵文銀、蔣佰*(草字頭下一「 誇」 )、陳用卿、陳信卿、閩魯生、陳光甫、邵蓋、邵二蓀、周后溪、陳仲美、陳君用、陳君等。

1573 年:「 名壺四大家「 之後,另外還有一位著名紫砂藝人李養心,是萬曆時人,他擅長製作小壺,樸素帶艷,世稱「 名玩」 。李養心的最大貢獻是開創了「 壺乃另作瓦缶囊閉入陶穴」 的匣缽裝燒法。此時還有明代的歐陽正春、邵氏兄弟、蔣時英等人,他們借用歷代陶器,青銅器和玉器的造型,紋飾製作了不少超越古人的作品,他們的作品也被後世廣為流傳,且被譽為「 桃聖」

1573 年:江南地區的士紳也「 爭向宜興定製文玩茶具」 ,如太倉趙凡夫、華亭董其昌、上海潘元瑞、長洲顧元慶、常熟陳煌圖和江西新城的鄧漢等,此期最著名的紫砂藝人是陳仲美、沈君用、陳用卿和陳文卿四人。

1573 年:萬曆年間的名家有時大彬、李仲芳和徐友泉師徒三人,他們的壺藝都很高超,有「 壺家妙手稱三大」 之譽。另還有陳仲美、沈君用、歐正春、邵文金、邵文銀、蔣時英、陳用卿、陳文卿、閔魯生、陳光甫、邵蓋、周俊溪和邵二蓀等,可以說是名工輩出,名有絕技。

1620 年:明未,紫砂器由葡萄牙人帶到歐洲,被稱為「 朱泥器」 或「 紅色瓷器」 ,受到歐洲人歡迎。

1620 年:項不損,明天啟至崇禎年間(1620 ~1166 )浙江嘉興人,字不損。名真檇,國子監生,能詩能文制壺朴雅,書法有晉唐風格,為當時之名工。1620 年:萬曆後的名工有:陳俊卿、周季山、陳和之、陳挺生、承雲從、陳君盛、陳辰、徐令音、沈子澈、陳於畦、徐次京、惠孟臣、葭軒、鄭子候等。1621 年:天啟、崇禎年間(公元1621 ~1644 年)著名的紫砂藝人有陳俊卿、周季山、陳和之、陳挺生、惠孟臣和沈子澈等。其中以惠孟臣的壺藝最精,為時大彬以後的一大高手,清初雍正元年(公元1733 年)即有人仿製「 孟臣壺」 ,其後仿者更多。

1627 年:北京故宮所藏的紫砂胎剔紅漆壺,李久芳先生根據雕漆的技法把壺的下限定在天啟年間(1621 -1627 ),該壺底部髹黑退光漆,漆層之下隱現豎行楷書「時大彬」四字款,這把壺並非完整,流的部分已經從壺的根部斷裂,是經由黏合後才成為剔紅的漆胎,漆壺外觀呈四方形,圓口,底部四角突起矩形矮足。圓形蓋微隆,中心凸起圓椎型蓋紐。柄半弧形,呈C 狀,彎流向上斜出弧度稍小。四面壁牆平直,上稍寬,下略窄,腹部微鼓,似倒梯形。通高13 公分,腹徑8 年:9 公分。這件帶有大彬款的宮廷用器證實了「宮中艷說大彬壺」的真實性,也再次的讓我們感受到大彬壺在當時的珍貴程度。如此的一件殘器,在奢靡的皇宮中不但能夠躲過被丟棄的厄運,居然還有幸可以經過一番的改頭換面而再度受到重視,這發生在皇室收藏的器物中絕非尋常。在印象中最深刻的莫過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汝窯《紙槌瓶》,原先屬於盤口瓶的造型,推測可能是因為缺損了盤口部份而修飾成目前的狀態,珍貴性顯然是使這受損的瓶子得以保存下來的原因。因此我們可以合理的推測:在宮中的這件漆胎(大彬款紫砂壺)肯定是被視為真正的大彬壺,才可能受到這種汝窯般的禮遇。

1644 年:明未清初最著名的紫砂大師是陳鳴遠,號鶴峰又號壺隱,所制茶具雅玩,不下數十種,無不精妙。書法雅健,有晉唐人筆法,是當時紫砂業中文人風格的代表,與海寧人楊忠訥友誼深,曾為楊氏創製了一批紫砂壺,據說是他一生中最得意之作。

1644 年:明末清初傑出砂藝家首推陳鳴遠,銘刻書法講究古雅、流利,傳世作品僅有幾件,此時名家還有虔榮、王南林、邵元祥、邵旭茂、陳觀候等。1650 年:荷蘭人仿鼎蜀壺製成最早的陶質茶壺樣本。

1661 年:清初康熙年間,紫砂壺引起宮廷的重視,開始由宜興製作紫砂壺胎,進呈後由宮廷造辦處藝匠們畫上琺琅彩燒制或製成的珍貴的雕漆名壺。雍正也曾下旨意讓景德鎮按照宜興壺的式樣燒制瓷器。乾隆七年宮廷開始直接向宜興訂製紫砂茶具,至此紫砂壺成為珍貴的御前用品。

1661 年:雍正、乾隆年間,著名紫砂藝人有:善鋪砂精製壺的陳漢文、善制菱花壺的楊季初、善仿刻唐代懷素書法的張懷仁、陳滋偉、楊彭年、楊鳳年、邵大亨、朱石梅、吳阿昆。善彩釉並承製宮廷御器的王南林、楊繼元、楊友蘭、邵基祖、邵德沁、邵玉亭,陳文伯、陳文居等所作紫砂花盆亦曾暢銷日本。1662 年:康熙、雍正年間( 1662 ~1735 年) 紫砂藝人陳鳴遠,製作各式自然型的紫砂器,有南瓜壺、梅樁壺、束柴三友壺等,成為傑出名師。

1662 年:清代康熙~雍正(1662 ~1735 )年間,陳鳴遠所制瓜果、砂壺為世稱絕,所制茶具、陳設品逾數十種。

1672 年:英國人模仿鼎蜀壺製成第一批茶壺。

1685 年:康熙24 年清朝海運開禁,紫砂壺大量銷往國外,宜興陶器生產發展迅速。

1723 年:清代雍正、乾隆(1723 一1795 )年間,名工有:陳漢文、楊季初、張懷仁。王南林、楊繼元、楊友蘭、邵基祖、邵德馨、邵玉亭等善制彩釉砂壺,並承製官廷御器。

1723 年:" 清初雍正和乾隆年間著名的紫砂藝人有陳漢文、楊季初、張懷仁、陳滋偉、楊彭年、楊鳳年、邵大亨、朱石梅、吳阿昆等。其中陳漢文善鋪砂,楊季初善制菱花壺,張懷仁善於壺技篆刻, 以仿唐代書法家懷素的筆法知名。王南林、楊繼元、楊友蘭、邵基祖、邵德沁、邵玉亭等均善制彩釉砂壺,並承製宮廷御器、王南林的作品則以體質堅凈、款式精雅而著稱,邵玉亭所作「 乾隆御制」 壺,工雅可觀。陳文伯和陳文居等所制紫砂花盆,曾暢銷日本。"

1736 年:乾隆時紫砂茶壺分成二類:一為普通日用壺採用貼花、玲瓏、爐鈞釉彩裝飾,模製而成。一為上層名流指定名工製作,工藝精細,價格昂貴,以齋堂名款置於壺底。其後因商業大量生產,產品粗劣,出口銳減。

1736 年:清代乾隆(1736 ~1795 )年間,名工有:陳文佰、陳文居、「 寄石山房」 、「 荊溪水石山人」 ,所制紫砂盆,遠銷日本,陳覲候的「 紅砂雕花觚」 、陳滋偉的「 紫砂梅枝筆架」 ,極其精緻。

1736 年:清代乾隆、嘉慶(1736 ~1820 )年間,名工有:惠逸公、范章恩、潘大和、葛子厚、吳月亭、華鳳祥、貞祥、君德、吳阿昆、許龍文。1736 年:清干時經濟繁榮,紫砂壺工藝達新高峰,除陶刻書法,新創爐釗彩釉、浮雕、貼花、泥繪、玲瓏、攪泥、包漆、磨光等工藝,並采陶模、木模銜造,分段合成之技法。

1742 年:乾隆7 年( 1742 年) 一批紫砂壺再次入選皇室,作為皇帝每年往承德避暑山莊時的飲茶用具。

1742 年:清代雍正、乾隆(1723 一1795 )年間,王南林、楊友蘭、邵基祖等奉旨承製紫砂茗壺,以琺琅彩於紫砂壺上,精緻華貴,另有雕堆的泥繪施於壺體,一面堆乾隆皇帝的長詩,一面堆繪園庭景色,增加壺的文學美感。1750 年:清代前期宜興龍窯約有四、五十處,除分布在鼎蜀鎮周圍外,青龍山南麓和北麓、任墅石灰山、川埠寶山寺及上袁、潛洛、湯渡等地均有。清代後期,宜興陶業的商品經濟有了進一步發展,其窯場的產品已是「 鬻於四方利最溥,不徑而走天下半」 ,各地商販雲集,「 商賈貿易纏市,山村宛然都會」 。1790 年:乾隆晚期到嘉、道年間,宜興紫砂又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此時最著名的是陳鴻壽,字子恭,號曼生,藝名昭顯,此人精書法、繪畫、篆刻,與彭年制壺創造了著名的曼生十八式。他所制壺形多為幾何體,質樸簡練、大方,開創了紫砂壺樣一代新風。曼生壺銘極具文字意趣,至此中國傳統文化「 詩書畫」 三位一體的風格至陳曼生時期才完美地與紫砂融為一體,使宜興紫砂文化內涵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1796 年:清代嘉慶、道光(1796 ~1850 )年間,名工有:陳曼生、楊彭年兄妹、邵大亨。陳曼生善書畫、纂刻,曾任溧陽縣宰,相傳曾設計「 壺樣十八式」 交楊彭年等製作,由陳的幕僚江聽香、郭頻迦等鐫刻書銘。

1812 年:嘉慶年間陳鴻壽,號曼生,精書法、繪畫、篆刻,任溧陽、荊溪縣宰( 1812 ~1816 年) 期間,創壺式十八種,聘紫砂名匠楊彭年製作,並親在壺上銘文,篆刻,督造茗壺逾千個,人們以三倍價格競購,使「 壺以字貴,字以壺傳」 成為不衰的時尚,簡潔而生動的幾何形體逐漸取代自然的花貨。

1813 年:吳騫著《 陽羨名陶錄》 錄紫砂名人與陶藝,載有邵二泉、瞿子冶等名師,與用玉器及創製包錫紫砂壺的朱堅。

1839 年:鴉片戰爭後,西方古董商紛來我國搜購文物,紫砂器也在收購之列,因不足以供應無盡之取求,出現競相模仿古器之風,工藝雖不如前,卻擴大紫砂器市場,銷往墨西哥和南美洲較多。

1850 年:「 鮑鼎泰」 和「 鮑生泰」 兩家陶器店在太平天國前就在上海設立的。

1850 年:宜興陶業的手工業工廠,形成於十九世紀的後半期,一批新興的「 窯戶」 ,每年能獨資燒出30 ~40 窯的陶器。

1850 年:清代道光三十年,宜興鼎山白宕窯戶鮑氏,在上海開設「 鮑生泰」 陶器店,是宜與第一家在滬開設專售本鄉陶瓷器的商號。

1850 年:清未的制壺巧匠和雕刻名手還有邵友廷、黃玉麟、馮彩霞等,其中邵友廷是紫砂產區上岸里人,善制掇球、鵝蛋等壺。

1851 年:太平天國後,邵大亨所制魚化龍靈妙天成,「 一壺千金不可得」 。1851 年:咸豐( 1851 ~1874 年) 時的戰亂使窯業蕭條,藝人流散,所產砂壺重複前朝之簡單造型,做工粗劣,壺身飾以陶刻、爐鈞釉。

1860 年:清代咸豐十年,鼎山白宕客戶葛翼雲,在上海設「 葛德和」 陶器店,銷售宜興陶瓷器。

1867 年:日本江戶時代末期,宜興紫砂輸入日本,惠孟臣、陳鳴遠制壺格外受到歡迎。

1867 年:日本東京南畫家富岡鐵齊,出版《 鐵齋茶譜》 ,是日本最早出版的紫砂茶具圖譜。

1870 年:同治後期,制壺名手周永福善制鵝蛋壺,主要是學習邵大亨的技法,據說,其佳者可以奪真。邵赦大以楊彭年的作品為準則,「 心摹力追,盡傳其妙」 。蜀山人蔣德休,壺藝極精而無師承,善制壺、盆、盤及書案陳設等器,「 色工緻,為一時冠」 。

1870 年:同治後期有學邵大亨、善制鵝蛋壺的周永福,力摹楊彭年的邵赦大,善制壺、盆、盤及書案陳設的蜀山人蔣德休,善制掇球、鵝蛋壺的紫砂產區上岸里人邵友廷,以及黃玉麟、馮彩霞等。

1875 年:清末( 1875 ~1911 年) 同治翰林、二廣巡撫吳大征( 註:征字為三點水部,非雙人旁,因查無此字,故以此暫代,特說明) 聘紫砂藝人黃玉麟合作並仿製紫砂壺,並要其觀賞家中收藏之古器,使技藝提高,另聘藝人俞國良為其制壺,技藝精巧,傳爐壺曾得芝加哥博覽會優等獎。

1878 年:清光緒四年(日本明治十二年),宜興紫砂名師吳阿根、金士恆,應日本國常滑陶瓷名匠鯉江高須之邀,赴日傳授紫砂制壺技藝,從學者有鯉江方壽、杉江壽門和伊奈長三人。

1880 年:清未的制壺巧匠和雕刻名手有邵友廷、黃玉麟、馮彩霞等,其中邵友廷是紫砂產區上岸里人,善制掇球、鵝蛋等壺。

1880 年:清未的紫砂雕刻藝人有沈才田、陳柏亭、陳硯卿、羅蘭舫和邵雲如等。其中沈才田、陳柏亭最為著名。還有一位鄧奎,字元生,擅長書法篆刻,他曾為上海瞿氏(瞿應紹)到宜興監製紫砂壺,並加刻花卉和銘記,署款為「 符生」 ,器底有「 符生鄧奎監造」 或「 符生氏造」 等篆文方印,但其藝術水平要比「 曼生壺」 略遜一籌。

1890 年:清未紫砂雕刻藝人有著名的沈才田和陳柏亭、以及陳硯卿、羅蘭舫、邵雲如等。元鄧奎,字元生,擅長書法篆刻,曾為上海瞿氏(瞿應紹)到宜興第監製紫砂壺,並加刻花卉和銘記,署款為「 符生」 ,器底有「 符生鄧奎監造」 或「 符生氏造」 等篆文方印,藝術水平略遜「 曼生壺」 一籌。1902 年:清代光緒二十八年,宜興鼎山白宕窯戶鮑氏、陳氏合資,在新加坡開設「 鼎生福」 陶器店。

1910 年:清代宣統二年,宜興陽羨陶業公司和宜興物產會生產的「 海竹頂紫砂壺」 、「 寶鼎壺」 、「 傳爐壺」 和「 大柿壺」 ,獲南京「 南洋勸業會」 金牌獎。1910 年:清末宣統二年(公元1910 年),在南京舉辦了我國「 南洋第一勸業會」 ,其宗旨是為獎勵農業,振興實業。宜興陽羨陶業公司的紫砂陶器獲獎。1910 年:清末宣統二年,在南京舉辦了我國「 南洋第一勸業會」 ,其宗旨是為獎勵農業,振興實業。宜興陽羨陶業公司的紫砂陶器獲獎。

1911 年:1816 ~1911 年間在上海、蘇南和杭嘉湖地區開設的陶瓷商店就達十家。二十世紀初,丁山鮑、陳兩姓大窯戶合資在新加坡開設「 鼎生福」 陶瓷店,銷售大龍缸等貯存陶器。

1912 年:1912 年前後,宜興芳橋開明人士周文伯(著名物理學家周培源的父親)提倡實業,創辦「 利用陶業公司」 ,聘任宜興川埠上袁村的前清秀才邵詠常為經理,並在上海、天津等地開設分店,擴大經營業務。

1912 年:外地一些資本家也紛紛到蜀山、潛洛等地投資建窯設廠1912 年:民國元年,宜興鼎山白宕窯戶葛翼雲和日本商人合資,在日本名古屋市開設主銷宜興產品的陶器店。

1912 年:民國初年﹝ 1912 年﹞後,蜀山紫砂同業公所、利永陶器公司、江蘇省立陶器工廠、陽羨紫砂陶藝公司相繼成立。

1912 年:由國家投資創辦的」 紫砂陶業工廠」 在民國初年創辦,到民國十一、二年解體,請過程壽珍、俞國良、范福奎、楊阿時為技師,進行培訓,學生中有馮桂林、陳漢西、陳繼泉、葉德喜等。

1912 年:蜀山、潛絡、上袁一帶形成紫砂手工業工廠( 作坊) ,以同一姓氏家族合營,每窯有5 ~10 個小作坊主,燒造的龍窯已有10 條,全年產量逾100 萬件。1913 年:民國二年,宜興蜀山興辦「 利用陶器公司」 ,聘請紫砂名師範大生為技師,創辦「 利用陶工傳習所」 ,建造一座龍窯,招收學員多名,? 有史以來第一所培養紫砂人材的學校。

1914 年1 月16 日:民國三年一月十六日,江蘇省民政長韓國鈞聘請樊均、葛翼云為參加美國舊金山「 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 宜興陶器公司的名譽經理。民國四年九月二日,「 葛得和陶器店」 和「 利用陶器公司」 生產的紫砂器,在「 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 獲得頭等獎和二等獎。

1915 年:上海專營紫砂店「 鐵畫軒」 、「 吳德盛」 、「 陳鼎和」 、「 利永公司」 、「 葛德和」 直接從宜興訂壺,刻上各店的店號或標記,銷日本的成套茶具上刻有「 楓橋夜泊詩」 、「 心經一卷」 ;銷泰國的獨鈕茶壺;銷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的「 彩釉茶壺」 和「 孟臣小壺」 ;銷英、美、法、德、義大利的彩釉茶壺與浮雕茶壺;更遠銷南美洲的智利、秘魯、墨西哥等地。1915 年:山西平定陶業廠,聘紫砂藝人吳雲根、李寶舟、楊阿時任技師。1915 年:民國四年,宜興鼎蜀鎮成立紫砂業公所,缸業(粗貨業)公所、黑貨業公所、砂貸業公所和溪貨業行會同時成立。

1915 年:利永公司由程壽珍(1858 ~1939 年,別號「 冰心道人」 )製作的「 掇球」 、「 仿古」 壺紫砂器在巴拿馬國際賽獲得頭等獎。

1915 年:窯戶聯合成立紫砂同業公所,統一市價,以銀兩計算產業行情。1917 年4 月:江蘇省立陶器工廠在宜興蜀山成立,招聘陶瓷專家和技術工人十七人,徒工四十多人,年產荼具、花盆、文具、罐和鼎等十二萬件,並對泥質、泥色及造型進行研發。

1917 年:江蘇省議員潘寶坤(蜀山西街人)向江蘇省政府提議在蜀山辦一個陶業工廠,很快得到批准。本世紀20 至30 年代,上海的一群工商業家和宜興的實業界人士,在宜興上海、無錫、天津和杭州等城市開設專營陶器的商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吳德盛陶器公司、鐵畫軒陶器公司、利永陶器公司、陳鼎和陶器公司

1918 年:北洋政府出資十萬餘元在蜀山鎮北廠開設「 江蘇省立陶器工廠」 ,潘寶熙任廠長,聘邵雲如、程壽珍、范大生傳習技藝,培育20 名紫砂藝徒。1918 年:宜興蜀山創設江蘇省立陶器工廠,專制紫砂陶器。1918 年:遷宜興縣城內江蘇省宜興職業學校窯業科至蜀山鎮,以半工半讀方式接受新知,提升陶藝技術。

1919 年:宜興的蜀山、丁山、湯渡和川埠一帶的沿山居民,家家制坯,戶戶捶泥,常全家參與制陶,或碎土、煉泥、徒手制坯、戶外曬坯、研製釉料、繪畫施彩、書畫雕刻、裝坯燒窯,男女老幼都不例外,工人近六千人。全縣有窯貨行二十五家,陶窯四十餘座。其中,紫砂茗壺、花盆、花瓶和飲食器皿的製作,集中在蜀山、川埠;龍盆、罐皿等黑貨集中在蠡墅;缸類集中在丁山、白宕;缸瓮類集中在湯渡。

1920 年:20 至30 年代,上海的一群工商業家和宜興的實業界人士,在宜興上海、無錫、天津和杭州等城市開設專營陶器的商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吳德盛陶器公司、鐵畫軒陶器公司、利永陶器公司、陳鼎和陶器公司和葛德和陶器公司,以及「 福康」 、「 豫豐」 等。

1921 年:" 利用陶業公司" 成立" 陶工傳習所" ,俞國良、邵雲儒擔任老師,學員中傑出者有:馮桂林、儲良、陳漢西等。"

1921 年:上海人在上袁、潛絡開辦「 時評洋行」 經營紫砂。1921 年:利永公司在蜀山開辦陶工傳習所,建紫砂工廠與永安窯燒造紫砂陶器。

1921 年:利用化工原料氧化鈷配製成墨綠泥,氧化錳製成黑料泥及拼料泥。製成各種色調的爐鈞釉,如均青釉、古銅釉。用拋光手法使壺體光滑如鏡的「 車光茶壺」 。

1921 年:宜興鼎蜀鎮的紫砂產區,主要分布在蜀山、潛洛和上袁一帶,燒造紫砂的龍窯有十座,年產100 多萬件。

1926 年:民國十五年宜興紫砂大花瓶和多式荼具杯碟,在美國費城『 萬國博覽會』 獲特等獎。

1926 年:多式紫砂茶壺杯碟在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中獲金質獎。1926 年:壺風傳統,壺上刻花鳥、山水、詩句及銘款,正、草、篆、隸俱全,十究刀法,上品以雙刀細刻,一般以單刀行刻。匠師有沈才田、韓泰、路藍芳、邵雲如、陳少亭,任淦庭等。

1928 年:外國制熱水瓶湧入,紫砂壺滯銷,加以戰亂使海通受阻,外銷走低。

1928 年:供春壺上有「 供春」 二字,這件真品相傳於1928 年為宜興儲南強所收藏。此壺的來歷,據儲南強自述:「 上年(約1927 年)在蘇州地攤購得,為山陰傅叔和氏(紹興人)所藏,傅之前為費念慈所藏,費氏以前為吳大澄所藏,又前則出於沈鈞和家,再前待考。儲氏以五百金輾轉得來,初因無壺蓋,吳大澄請當代名手黃玉鱗,配其蓋為北瓜蒂柄,後被著名畫家黃賓虹看到,認為壺為樹癭,蓋為瓜蒂,不相稱,儲認為言之有理,遂請現代制壺名手裴石民重做樹癭蓋,並在壺外由黃賓虹書銘文,凡四十五字,文曰:『 作壺者供春,誤為瓜者黃玉麟,五百年後黃賓虹識為癭。英人以二百金易之而來,能重為制蓋者石民,題記者稚君』 。」 這件壺是唯一的供春壺傳世品。1953 年,儲甫強先生捐獻給蘇南文管會。現藏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

1930 年:」 江蘇省公立宜興職業學校」 在一九三零年創辦,斷續至一九五零年停辦的,請過朱可心、謝嚴作實習指導教師.

1930 年:江蘇利永公司產的紫砂陶器在比利時列日國際博覽會上獲銀質獎。1930 年:江蘇省立宜興職業學校開辦窯業科,對紫砂造型、泥色質地進行研究和改進。

1930 年:江蘇省立宜興職業學校撥款1 年:2 萬元,就省立陶器工廠舊址設立制陶工廠,招男工十名,收藝徒20 名專制紫砂產品。

1930 年:宜興紫砂茶壺在比利時舉行的「 列日國際博覽會」 獲銀牌獎。1931 年:1931 年「 江蘇省公立宜興職業學校」 成立,內設「 陶工科」 ,次年改名為「 窯業科」 。

1933 年:窯業科與宜興職業學校脫離,單獨建校,稱「 江蘇省宜興初級陶瓷職業學校」 ,減稱「 省宜陶」 ,招收高小文化以上的學生,校址在今蜀山北廠,並借用陶器工廠作為學校的學習工廠。首任校長為日本東京帝國工業大學畢業的王世傑。吳雲根、朱可心等人曾受聘擔任教師兼實驗工廠技師,從此改變了宜師一徒的傳授方法,而是多師多徒的群體授課。

1932 年:民國二十年" 江蘇省公立宜興職業學校" 成立,設" 陶工科" ,次年改名為" 窯業科" 。

1932 年:朱可心製成天然筍殼狀的「 竹節鼎」 在美國芝加哥博覽會上獲得「 特級優獎」 。這件作品在上海蓬萊市場展出時,被宋慶齡以400 英磅購去,現保存在宋慶齡故居內。

1932 年:從業人數逾600 人,全年燒140 窯次,生產普通茶壺200 萬件,各種細貨茶壺、盆、瓶、鼎20 萬件,年產值42 萬元,占江蘇省陶瓷工業總產值的15% ,接受日本、東南亞各國直接訂貨,是紫砂工藝近百年來極盛的一年。1932 年:紫砂名家朱可心、程壽珍、俞國良、吳雲根和范福奎創作的「 雲龍紫砂鼎」 、「 掇球紫砂壺」 、「 仿古壺」 和「 傳爐壺」 ,參加百年一度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 世界工藝博覽會」 展出,並均獲優秀獎。

1932 年:量產大容量的壽星、洋桶、龍蛋等日用壺,茶館、家庭用的端把壺,閩南地區的水平壺,創作圓條、柿子、犀登、線元、玉笠、上合梅、圓竹段等新型茶壺。

1932 年:裴石民、王寅春、蔣燕亭、馮桂林、顧景舟、蔣蓉等受聘至上海、杭州,專事仿古,以歷代名家時大彬、陳鳴遠等遺品為藍本,往往費時數月摹仿,作工精細,難辨真偽。

1933 年:江蘇省公立宜興職業學校的窯業科單獨建校,稱」 江蘇省宜興初級陶瓷職業學校」 ,招收高小文化以上的學生,校址在今蜀山北廠,借用陶器工廠作為學校的學習工廠,首任校長為日本東京帝國工業大學畢業的王世傑,吳雲根、朱可心等受聘擔任教師兼實驗工廠技師。"

1934 年:宜興紫砂、粗貨(缸業)、黑貨、溪貨、黃貨五個行業,合併組成陶業公會。

1935 年:紫砂名師範大生所創作的紫砂雕塑「 鷹」 ,在英國「 倫敦國際藝術展覽會」 獲金獎。

1935 年:善制紫砂壺與紫砂雕塑品的范鼎甫,以大型雕塑作品「 鷹」 ,在倫敦國際藝術展覽會上獲得金質獎章。

1937 年11 月:日軍入侵,七座紫砂窯和100 多間廠房被破壞,交通斷絕,技工流散。

1940 年前,紫砂生產陷於停頓狀態。

1937 年11 月:地方軍閥史耀民組成「 陶業聯營處」 ,強迫窯戶生產茶壺,以低價收購後銷往日本,少量流入當地茶館,到1943 年解散。

1941 年:四十年代初期年產值最多時也只及戰前最高年份的45% 左右。1942 年:抗日戰爭期間,窯場一片蕭條。顧景舟一面製作、經營紫砂,一面精讀紫砂專著、陶瓷工藝學及文藝理論知識,奠定了後成大器的堅實基礎。1947 年12 月:宜興蜀山第一陶器生產合作社製作的紫砂壺,在「 江蘇省第一屆合作社產品展覽會」 中,榮獲特等獎。

1947 年:江蘇省建設廳給宜興陶業公會發放低息貸款,維持生產;恢復江蘇省立陶瓷職業學校,招收學生;組織丁蜀山第一陶器生產合作社,和川滬鄉上袁村壺缸生產合作社,當年生產紫砂20 窯次,供應當地所需的貢壺、瓢壺、四六方壺等及農村粗貨茶壺。

1947 年:紫砂茶壺在中國合作事業協會江蘇省分會所主辦的「 江蘇第一屆合作產品展覽會」 中,獲得特等獎。

1948 年:全年燒了2740 窯次,僅為1936 年產值的58% 。七座紫砂窯中只開燒了三座,燒造一些茶館所需的粗茶具。紫砂業在整個宜興陶業中的比重,從1936 年的百分之二十二點二下降到1945 年百分之八點九。曾經有過六、七百人的紫砂從業人員,到1949 年前只餘下三十餘人。

1948 年:燃料價格飛漲,產品滯銷,業人員不到30 人,年產細貨茶壺不滿千把,紫砂業陷於困境。

1949 年:產量最多時不過是開燒抗戰結束時還保留下來六十四座陶窯中的四十六座。

1950 年11 月:成立紫砂產銷聯營處,多次組織紫砂產品參加城鄉物資交流會、展覽會,促使銷路漸大,年產8 萬件,產值1.2 萬元。

1950 年:在五十年代以前,還是沿用明清的老方法,把晒乾搗碎的泥團圍成一圈,用河水沖洗,人站在裡面不停地走動、踩踏,直到泥料軟硬適中;今人實難想像前人在練制泥料是如此的辛苦。

1950 年:政府撥款恢復紫砂合作社。

1950 年:燒造4 窯紫砂產品,產值16000 元。

1951 年:成立了「紫砂產銷聯合營業處」先後參加「江蘇省物資交流大會」、「華東土特產展覽會」,並被中國美術家協會選為出國展品。1953 年9 月:參加華東地區民間工藝美術工藝品觀摹大會,裴石民所制的「 上松段」 茶具獲大會優秀獎。

1953 年:參加由輕工業部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舉辦的全國工藝美術展覽會。

1954 年:1954 年成立宜興蜀山工場紫砂生產組— 59 人。

1954 年:顧景舟、高庄相識是在一九五六年夏天。一九五四年十月,朱可心、裴石民、吳雲根、施福生、范正根,邵六大、范祖德等七人組建紫砂工場,隸屬湯渡生產合作社,承製中國文聯美術家協會訂購的高檔茶具。時中央美院教授高庄經常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前來訂貨,朱可心與高庄結為知友。

1954 年10 月:中國美術家協會訂購大型松鼠葡萄茶具、竹春茶具、合菱茶具、供春茶具、二節竹段茶具等價值7000 元的高檔茶具,由裴石民、吳雲根、朱可心、施馥森、范正根、邵六大、范祖德等七人建立紫砂生產小組製作。1954 年10 月:裴石民、吳雲根、朱可心、施福生、范正根、邵六大、范祖德七人,組建紫砂工場,隸屬於湯渡生產合作社。

1954 年10 月:顧景舟積極參予湯渡陶業生產合作社紫砂生產工廠的組建籌劃工作。

1954 年12 月22 日:31 戶手工業窯戶與36 個手工業工人在蜀山南街成立紫砂工廠,由湯渡陶業生產合作社協助解決資金來源。

1954 年12 月:三十一家小窯戶與三十六名工人,組建紫砂工廠,並與紫砂大窯戶合夥,燒造紫砂壺器。先後動燒十一窯次,產量四十四萬件,比1949 年增加了2.5 倍,產值5.9 萬元,包括日用粗貨與中高檔細貨。

1954 年:成立紫砂生產工廠,聘紫砂名師朱可心、任淦庭、裴石民、吳雲根、王寅春、顧景舟、蔣蓉、吳純耿擔任技術輔導。

1954 年:組織流散各地的紫砂從業人員,政府增資並改善生產設備和工廠,建立宜興蜀山工場紫砂生產組— 59 人接受中國美術家協會出國展品的訂貨。1954 年:組織起宜興蜀山地段的紫砂工藝合作社,經多方招聘,紫砂老藝人和老工人增加到一百三十多人,開始營銷國內外。

1954 年:紫砂產量增至28 萬件,產值7.7 萬元。

1954 年:蜀山工廠紫砂生產組成立,組織流散各地的紫砂從業人員,有陶刻藝人任淦廷,制坯藝人朱可心、顧景舟、王寅春、裴石民、吳雲根、蔣蓉等59 人。

1955 年10 月到1956 年:紫砂生產工廠轉為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招收藝徒二批61 名,包括26 名知識青年進廠學藝,由任淦庭、顧景舟、朱可心、王寅春、吳雲根傳授技藝。這批學生絕大多數是現在紫砂界的菁英棟樑。

1955 年10 月:前墅、蜀山砂貨行和蜀山南街紫砂工廠並成「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生產魚化龍壺、松竹梅壺、蓮蕊壺、海棠壺、漢君壺、八方壺、獅球壺、周盤壺、一粒珠壺、佛手壺、梅段壺等60 種,以陶刻裝飾的中檔細貨壺為主,價格在0.50 ~1.20 元間。

1955 年: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成立,年產量已達75 萬件,比1949 年增加2.13 倍, 年產值11.7 萬元, 比1949 年增加3.3 倍。"

1956 年10 月:任淦庭、朱可心、王寅春、吳雲根、裴石民、顧景舟、蔣蓉七名藝人,被江蘇省政府任命為技術輔導員。

1956 年:王寅春、吳雲根各帶徒弟十多名,三年才滿師.師承徒習,研習至今,紫砂工藝廠還是設藝徒培訓中心,慣用此法培訓後代.

1956 年:汪寅仙1943 年生於宜興市丁蜀鎮,1956 年進廠,曾師從吳雲根、朱可心、顧景舟,1975 年進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曾任宜興紫砂工藝廠副總工藝師、廠研究所副所長。

1956 年:首次採用石膏模生產6 杯水平壺,使得規格統一,年產量90 萬件,產值55 萬元,出口28.2 萬件。

1956 年:參加廣州出口商品交易會,恢復出口,銷往蘇聯、印度尼西亞、緬甸和東歐各國。

1956 年:紫砂恢復出口。

1957 年10 月:宜興縣陶瓷公司和陶瓷專業聯社,共同組團首次參加「 廣州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 展出紫砂茶具、花盆和鼓凳等255 個品種,銷售額逾27 萬元。1957 年:除了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之外,潛絡紫砂聯合社也有一條龍窯燒制紫砂陶器,另蜀山東、北部農村中還有部份農民生產紫砂壺半成品。1957 年:年產量106 萬餘件,產值28.1 萬元。

1957 年7 月:紫砂藝人任淦庭、朱可心、顧景舟出席」 全國工藝美術藝人代表大會、受到副主席朱德的接見。

1957 年10 月:宜興縣陶瓷公司和陶瓷專業聯社,共同組團首次參加「 廣州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 ,紫砂茶具、花盆和鼓凳等255 個品種,銷售總額27 萬多元。1958 年:1958 年人民公社成立。

1958 年4 月:「 大躍進」 運動開始,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大量招收農村青年進廠學藝,並成立紫砂陶瓷中學。

1958 年4 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宜興合新陶瓷廠與上袁、潛洛28 家紫砂手工業戶合併成立「 宜興紫砂工藝廠」 ,有職工2067 名,含青年藝徒299 名。1958 年8 月:紫砂中學成立,1955 年首批招收的藝徒成為小輔導,和老藝人一起培訓青年工人。

1958 年:1958 ~1959 兩年間,青年工人10 余名分赴南京藝術學院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深造。

1958 年:" 在」 大躍進」 運動中,紫砂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使產品供大於求而大量積壓,故從1960 年底起精簡職工。"

1958 年:改燒砂貨的外西窯成紫砂(龍)窯,廠房移至蜀山河西新工廠,部分工藝品改采注漿成型,工藝粗糙,每窯產值卻從2 萬元升到4.1 萬元,惟因缺柴草改用煤粉,使質量下降,供多於求而積壓。

1958 年:並蜀山、前墅、潛洛、川滬人員為宜興紫砂工藝廠,人員2100 多人。

1958 年:蜀山製作砂貨的宜興合新陶器廠、上袁、潛絡聯社28 個紫砂手工業戶,合併為宜興紫砂工藝廠後,一廠商品壺始有「 中國宜興」 之落款出現。1958 年:顧景舟積極參予紫砂技術革新,1959 年被任命為宜興紫砂廠技術研究副主任和技術復古股長,並參與北京人民大會堂江蘇廳的布置設計工作,設計了一批大型的茶具及高檔花盤。

1959 年:宜興紫砂工藝廠為北京人民大會堂江蘇廳承製大型咖啡茶具,江蘇省國畫院『 亞明』 等設計「 迎賓壺」 、「 亞明四方壺」 ,並多次為上海畫院唐雲等畫家定製書畫裝飾的紫砂茶壺。另「 牡丹壺」 、「 衛星壺」 營銷運蘇聯、波蘭等50 余國。

1959 年:從宜興紫砂工藝廠抽調人員傳授新建宜興西酒紫砂工藝廠的制壺技藝。

1959 年:紫砂名師任淦庭出席「 江蘇省社會主義建設先進代表大會」 ,獲評為「 江蘇省先進工作者」 、「 工業特等勞動模範」 ,並出席全國群英大會。1960 年:到六十年代後期開始採用機械化、有雷蒙粉碎機、攪拌機、真空練泥機。

1960 年:政府投資45.6 萬元改善設備並建二座100 立方米的倒焰窯,解決缺柴草問題。

1960 年:開始精簡職工,至1963 年底,從業人數為578 人。

1960 年:經濟蕭條導致宜興西酒紫砂廠關閉。宜興紫砂工藝廠為求高產值,採用注漿工藝量產荷葉壺、蛤蟆蓮蓬壺等高檔壺,因質量低劣滯銷而降價,後改生產「 豐燈壺」 、「 農家樂」 、「 大壽星壺」 等提攜方便受農村歡迎的粗大壺,並以倒焰窯逐步取代龍窯。

1963 年:外西窯仍生產市場緊悄的砂貨,維持紫砂陶生產的資金來源。1963 年:到年底,紫砂工藝廠的從業人數為578 人,僅為1958 年的28 %。1963 年:宜興紫砂工藝廠成立半成品檢驗機構,確保產品信譽。1964 年:宜興紫砂工藝廠研製成偏心轆轤車製作壺身,工效提高十倍,蓋用鐵模壓制後再交工人製作,後因工作定額偏高,職工難以接受,僅使用數年。1964 年:銷往日本的紫砂壺以「 友泉橫把茶具」 與「 井泉茶具」 為主,以各式六件配套茶具出口其它國家。

1965 年:紫砂生產好轉。

1965 年:紫砂的年產量為109 萬件,比1955 年增加45 %,年產值72.2 萬元,比1955 年增加5.2 倍。

1966 年4 月:宜興紫砂工藝廠成立中心試驗室,負責產品設計和技術業務指導。

1966 年4 月:紫砂工藝廠成立中心試驗室,負責業務指導和產品創新。

1966 年10 月:「 文化大革命」 使紫砂生產受到影響。

1966 年:「 文化大革命」 開始,紫砂行業僅生產茶具和花盆,部分紫砂從業人員轉產出口澳大利亞的釉陶啤酒杯及波紋板工業陶。

1966 年:「 文化大革命」 開始,紫砂茶壺被當成要拋棄「 四舊」 ,百貨公司工藝專櫃每把價格僅為0.2 元。僅以茶器、水平壺銷往日本和香港。1966 年:成立紫砂中心試驗室,負責打樣設計,解決技術難關,使主產一級品率從76% 提高到90.25% 。

1968 年12 月28 日,著名紫砂陶刻家任淦庭因病逝世,享年78 歲。1970 年:1970 ~1971 年,宜興紫砂工藝廠為廣東茶葉土產進出口公司設計50 種新壺,為法國承製8.24 萬件串鈕膽壺。

1970 年:應日本所提,將壺的出水口改成「 球孔」 。出口港由廣州改為上海。

1971 年:日本、香港透過廣州訂購紫砂花盆、茶具、茶器及水平壺,並轉口美國。大量製作微型花盆和日本來樣花盆。生產開始回升,產量和產值遂年增長。

1972 年:宜興利新陶瓷廠生產壺。

1972 年:以宜興紫砂工藝廠生產的「 小型竹節茶具」 和「 可心梨式茶具」 作為饋贈給日本田中角榮首相的國家禮品;紫砂壺恢復為出口紫砂的主產品。1973 年:籌資29 萬元建造 54 米紫砂隧道窯,注漿采新配方泥料,宜興紫砂工藝廠擴大紫砂研究室,開發新品,參加美、日等國20 余次展覽。

1974 年:宜興紫砂工藝廠建54 米遂道窯取代倒焰窯,並添置真空練泥機,擴大紫砂研究室。朱可心、顧景舟、蔣蓉等名藝人專門從事新材質、新造型、新裝飾、新品種的開發,發展出鑲銀絲、紋泥、冰紋開片、鑲瓷珠的新工藝,新創「 永梅茶具」 、「 提璧茶具」 、「 荷藕酒具」 、「 集玉壺」 、「 鑲金龍團壺」 、「 扁竹提梁壺」 等壺種。

1975 年8 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系,在宜興鼎山省陶研所舉辦「 全省陶瓷美術培訓班」 ,楊永善、陳若菊、白雪石執教,紫砂工藝廠有汪寅仙、何道洪等參加受訓一年。

1975 年:1975 ~1977 年外銷擴及歐洲、美洲和澳洲,茶壺、茶具類佔60% ,出水口以球孔為主。

1975 年:出口五十五萬件,參加丹麥、法國、敘利亞等國的國際博覽會,赴日本、羅馬尼亞、西歐、北歐、北美、澳大利亞、斯里蘭卡、香港等地展出。1976 年7 月:宜興鼎蜀鎮蠡墅羊角山發現紫砂古窯址,考證年代:上限不早於北宋中期,盛於南宋,下限至明代早期。

1976 年:南京大學考古系會同宜興陶瓷公司合力發掘丁山羊角山紫砂古窖址,考古證明宜興紫砂起源在北宋中後期。

1977 年:2 年:紫砂名師裴石民病逝,享年七十八歲。

1977 年:在美國紐約舉辦「 宜興紫砂陶藝展」 ,受到高度好評。1978 年:朱可心、顧景舟、蔣蓉被選為工藝美術師。

1978 年:宜興紫砂工藝廠加強工藝技術管理,平均每年有150 件﹝ 套﹞ 新品問世。

1979 年5 月:紫砂工藝陶參加上海舉辦的第二次「 全國陶瓷藝術展覽會」 獲佳譽。

1979 年8 月:紫砂工藝陶參加北京故宮舉辦的「 宜興陶瓷展覽」 ,徐漢棠製作、鮑仲梅鑲的一套15 頭四方藏圓咖啡具被故宮收藏,另一套被美籍華人以1200 元高價購藏。

1979 年:1979 ~1987 年,每年平均有3000 人左右慕名到宜興紫砂工藝廠參觀,最多時達5000 餘人,由此帶來的旅遊外匯年收可達70 ~80 萬元人民幣。1979 年:江蘇紫砂傳統工藝品參加全國陶瓷藝術展覽會,同年宜興紫砂陶器獲輕工部國家質量評比銀質獎章。

1979 年:沈蘧華被全國婦聯命名為全國「 三八」 紅旗子,表彰她在紫砂創作上的突出成就。

1979 年:宜興紫砂工藝廠加強了工藝管理和技術改進工作,使產品質量不斷提高,並不斷開發新產品。

1979 年:宜興紫砂工藝廠生產的紫砂陶器獲國家銀質獎,出口量80.5 萬件,出口值105.9 萬元。

1979 年:宜興紫砂工藝廠創新品種從每年50 種上升到120 余種,單件出口值從0.1 美元上升到0.5 美元。

1979 年:徐漢棠製作、鮑仲梅嵌銀絲的十五頭「 四方藏圓紫砂咖啡具」 和范盤沖設計製作的「 寶塔紫砂檯燈」 ,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1979 年:紫砂名師何挺初,隨中國陶瓷代表團赴澳大利亞考察,並作示範表演。

1979 年:紫砂名師徐漢棠製作、鮑仲梅嵌銀絲。十五頭「 四方藏圓紫砂咖啡具」 和范盤沖設計製作「 寶塔紫砂檯燈」 ,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1980 年10 月:由紫砂廠下放農村的技術人員為主體,在紫砂工藝廠的西側建立了」 宜興紫砂工藝二廠」

1980 年:1970 年代末~1980 年代初期,福建茶葉公司曾大量向「 宜興紫砂工藝廠」 ( 台灣玩家稱:一廠) ,大量下訂生產過「 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福建省分公司廈門支公司」 底款的水平壺,泥料為「 紅泥」 及「 清水泥」 ,容量以十杯壺為主( 台灣玩家慣稱此規格的容量為8 杯) 。不過,該批壺的底款是繁體字,壺身筒正面刻上楷書年:「 請飲」 :( 於上方) ,中國烏龍茶( 這五字刻在「 請飲」 二字的下方) ,及一個小茶船( 上蓋下承) ,和六個很小的茶杯( 也是紅泥或清水泥做的) ,整個套組都是用同品種的泥料生產。這批貨中的水平壺,因在台灣炒作的價位很高,所以於1980 年代末期之後,廠外就有很多仿製品的出現,年:但都只生產茶壺( 不附一茶船與六小杯) ,落款方式與刻字都類同。

(歡迎轉載分享朋友圈,讓更多朋友學習紫砂了解紫砂)

部分重要文章分享

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我吧。微信公眾號「xiaomatanzisha」裡面有大量專業的原創紫砂知識文章,關注後慢慢看,看完了,你也可以成為半個專家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馬談紫砂 的精彩文章:

茶桌上的紫砂壺是純手工 的嗎?怎樣分辨她?
紫砂的秘密就在這裡!

TAG:小馬談紫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