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一位協和專家的成長自述:從土家放牛娃到婦產科醫生

一位協和專家的成長自述:從土家放牛娃到婦產科醫生

講述者:北京協和醫院醫生譚先傑

北京電視台的微紀錄片《中國夢365個故事》之《致母親》是我很喜歡的視頻,因為它回答了我經常被問到的三個問題:第一,你為什麼要當醫生?第二, 作為男性,你為什麼當婦產科醫生?第三,作為手術醫生,你為什麼熱心女性健康科普?

大約從四歲半開始,我就和媽媽一起為生產隊放牛。上了小學以後,放學回家也要到山上幫著媽媽放牛或者割草。與莫言的小說《豐乳肥臀》中的金童差不多,小時候我整天像影子一樣黏著媽媽,每天都要在她的床上才能睡著。

母親去世時我還不到12歲,在離家五十多公里外的縣城上初中二年級,半懂事不懂事的少年。母親臨走時怕影響我學習,叮囑家人兩個月之後,也就是放寒假的時候才告訴我消息。

得知噩耗後,我一直大哭,哭到沒有力氣了,我說:我要當醫生! 那個時候,我的夢想就是當一個什麼病都能治好的醫生。

母親去世後的第5年,1987年,我考入了西南地區最好的醫學院---華西醫科大學。求學過程異常艱辛,但在親朋好友的支持下,終於堅持了下來。

母親去世後的第10年,1992年,我以連續三年全年級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被選入北京協和醫院。由於後來得知母親死於婦科腫瘤,畢業時我選擇了婦產科---人民醫學家林巧稚大夫締造的科室。

母親去世後的第18年,2000年,我從老師郎景和院士門下畢業,獲得醫學博士學位,期間既做婦科醫生,也做產科醫生,還到法國巴黎國立健康與醫學研究院進行婦科腫瘤的博士後研究。

母親去世後的第25年,2007年,恩師尊重了我的意願,我沒有留在他所在的婦科專業組,而進入了人才濟濟的婦科腫瘤組。正如恩師所說,我有一種解不開的婦科腫瘤情節。

母親去世後的第30年,2012年,我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赴美國斯坦福和哈佛大學交流4個月,研修婦科腫瘤。

在那個夏天的傍晚,我跟隨美國導師出完門診後,躺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前的草坪上,以一個婦科腫瘤專家的視角,對母親的病情進行了回顧性診斷---子宮內膜癌,一種早期可治癒、晚期能致命的婦科腫瘤。如果當時家人能知道一些醫學知識,母親的疾病就有可能被及時發現和治療,就可能會活下來。正是這段特殊的經歷和感悟,讓我回國後開始致力女性健康科普。

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我在《健康時報》《生命時報》《健康報》《光明日報》《人民日報》等連續發表科普文章,還與向陽教授一起主編了暢銷醫學科普《協和名醫談婦科腫瘤》。同時在江蘇衛視《萬家燈火》、湖北衛視《飲食養生匯》和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養生堂》錄製女性健康科普節目。2018年,在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欄目錄製的《子宮故事》還被作為三八婦女節特別節目播出。

除了給受病痛困擾的女性普及醫學知識外,我更希望女性在沒有得病的時候就關注健康,於是我參照古體小說,圍繞子宮撰寫了一套112回的章回體科普《子宮情事》,入選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和健康中國十大科普圖書,被師弟馮唐高評為醫學科普中的《紅樓夢》。

儘管」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科技創新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但坦白地說,作為臨床一線醫生,科普工作多少有些不務正業之嫌,很費時間和精力。然而我願意!的確,由於母親的原因,我從心底希望女性不要成為患者。因為,每一張床上的女性患者,後面都是一個家庭,說不定身後就藏著像我當年那樣的半大孩子!

其實,是否出版《致母親》,我一直有些猶豫。因為,我不是名人名家,不夠有成就,凡人小事很難吸引讀者。

然而,我對這些素材很有感情,因為它是我四十多年的人生經歷,酸甜苦辣都有。我不忍心就此放棄,於是將素材一段一段整理,然後網上。

出乎意料的是,我貼出的文章得到了眾多網友的喜歡!2015年父親節,我發布了《父親和他的三個女人》一文,引起了廣泛共鳴。後來我整理出的十多篇「醫學院記事」也頗受歡迎。

備受鼓舞的同時,我也感覺有些不安。喜歡的朋友繼續點贊,但也有人嫌煩屏蔽或拉黑了我,還有人提醒我寫這類文章有炒作之嫌,對個人前途沒有益處。於是很長一段時間我放棄了對素材的整理,想緩緩再說,或者退休之後……

然而,我有些擔心,目前在與我互動的都是同齡人,或者年齡稍比我大的人。小我十幾二十幾歲的人,已經和我有了代溝,不會理解我們當年的環境。如果等退休後才寫出來,讀者就更少了!

彷徨之中,我看到了恩師郎景和院士的條幅:書寫,是對自己的真實體驗和莊重儀式!我問他書寫是指寫字還是著文?他回答說兩者皆有,先有文而後有書。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於是繼續整理。

我一直以「醫路有你」的書名作為預告,還寫了一首小詩:

這條路/是一個少年對母親的承諾。這條路,是一個放牛娃無悔的選擇。一路之上/有父母,有兄弟,有姐妹,有師友,有同學,有同事,有病人,有陌生人……因為有你/不忘初心。因為有你/繼續前行!

然而,書名似乎有些問題,同樣應該是名人名家專用,有點兒大。編輯老師說不如用微紀錄片的名字---《致母親》作為書名,副標題是一個協和醫生的故事。這樣不僅可以增加讀者面,也更契合全書的情感主線---我從醫以來的所有活動,似乎都是在兌現三十多年前一個少年向母親的承諾。

我贊同這一建議。因為,每個人都有母親,無論高貴還是卑賤,無論成功還是失敗,甚至無論是好人還是壞人……和媽媽說話講故事,都是孩子最喜歡的事兒。

一位協和專家的成長自述:從土家放牛娃到婦產科醫生

(黃石國家公園. 2012年)

《致母親》由60餘篇生活隨筆組成,除個別段落比較沉重外,多半都是詼諧幽默的風格,被編輯評價為「笑中帶淚」。是的,我是渝東的土家族,喜歡或者擅長講故事。有些事,經歷時刻骨銘心,寫出來雲淡風輕,那是因為經過了多年時間沉澱的緣故。然而,每次讀到母親去世的那一段,我依然難以自已......

在每一篇文章中,我講述一個或者幾個故事的目的,都是為了感謝一路走來給過我幫助的人。有父母兄弟,有老師同學,有同事,有病人,還有素不相識的人……

在網路時代,閱讀紙質書已經是一種情懷。但是我又認為,人性是相通的。《致母親》可能會勾起同齡人的回憶,得到老年人的認可。書中的很多場景,60後、70後甚至部分80後都似曾相識。

與此同時,那些正在人生道路上拼搏的年輕人,也可能會對本書產生共鳴。是的,我只是一名普通醫生,根本談不上成功,沒有勵志資本。但是,作為兩度瀕臨失學的放牛娃,能兌現30多年前一個少年對母親的承諾,成為中國頂級三甲醫院的醫生,就是想鼓勵那些在艱苦環境中前行的人,只要不放棄希望、不放棄努力,夢想就有可能實現。因為,「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其實書暢銷與否,我並不太在意,畢竟我的主業是開刀看病,寫作碼字僅為業餘愛好。我只是想把一個孩子希望給母親絮叨的故事,分享給有緣的朋友們。

感恩,醫路有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借鑒英國皇家學院教學模式推進「321」項目
「對照自查」早起咽喉又癢又痛,小心慢性咽炎找上門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