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設計師都慌了,遇到瓶頸期只能熬?
最近,我有個設計師基友在糾結一個問題,他總覺得自己遇到了工作一個瓶頸期,感覺做什麼都做不好,好像半年來自己什麼突破都沒有,看著平時一臉的玉潤光滑的大好青年變得天天慘白著臉蛋活象剛剛從墳墓里爬出的吸血鬼,也是心疼壞了!
有色的轉行,有錢的從良
沒心沒肺的繼續當設計師
by 一個設計前輩的肺腑之言
其實不管從事的是哪種職業,都需要有一個積累和積澱的過程。當然,設計師也不例外,對設計師而言,自身的設計能力在變化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礙,進入一個困難時期。處理得好,便可以找到事業新的發展出口,取得更大的成功,但是也有很多人在這個時期放棄了破開重圍的努力,進而導致職業生涯的擱淺甚至倒退。
圖片來源:@菜心設計鋪
為什麼會有瓶頸期?
我很贊同微信公眾號作者@菜心設計鋪給出的答案:一個是想不到,一個是做不好,想不到是認知問題,做不好是基礎問題。
再說的清楚一點就是設計師本身對自己沒有做好準確的定位,包括自己的水平到底如何,自己到底適合做什麼,到底該如何去做和如何去讓自己正確的提高等等。
給自己一個清晰的定位
雖然很多設計師不喜歡被叫成美工,但是無可否認的是設計師一開始都是從美工起步的,同時,設計也真的缺不了美工這一職位。一個美工從入門到最終成為獨擋一面的設計師,當然不僅僅在是會修修圖而已,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玩得了運營,弄得了推廣;
而考驗一個設計師,並不一定考的是設計能力,可以是談單能力,也可以是創意能力,也可以是作品欣賞或者點評能力等等,所以不要被設計能力局限了。(設計能力一般的也能成為總監)
那麼,做好了定位,又要如何提高呢?
想要提高,首先要有清晰的自我認知
你想成為怎樣的設計師,是創意無限腦洞十足的?是心細如髮像素級別的?還是思維縝密無懈可擊的?亦或是面對甲方巧舌如簧演說能力爆表的?
在此,我將設計師分為三個階段:技術型 設計型 創作型
技術型——熟練使用使用各種Adobe軟體的設計者,但是理論知識與審美能力不足;
設計型——能夠合理結合使用各種工具,擁有良好的設計技巧和理念,擁有自己製作的獨立風格和能力,但是對於市場的把控不準,作品經常被批「不接地氣」;
創作型——天生會審美,不需要太過複雜的技巧,通過簡單的排版即可創造美感,擁有極好的綜合能力和創作能力。
看了上面的三個分類,我相信大家都會自認為自己是前兩種,需要向著創作型發展邁進才對,其實不然。
一名優秀設計師的能力維度是多樣的,有產品業務分析、邏輯思維、專業技能、設計辯證、設計驅動、自我迭代、溝通演說等各方面的能力。無論處於哪個階段,都可以在此基礎上升華,畢竟天才一個世紀才出那麼幾個,每天打開電腦的第一件事就是開photoshop擼海報、做LOGO的都是我們這樣天資平平的設計獅啊。
所以在遇到瓶頸期的時候,先自我評價一下自己所處的階段類型下,細分維度做的如何,然後給自己找一個發展的模板。
可以是行業大牛,也可以先定一個小目標,選擇做一個資深設計師,如果覺得還能達到你心裡的那個高度,那也無妨,你可以在每一個能力維度上都可以找一個目標。比如,告訴自己下一步要有A的產品理解,B的設計技巧,C的溝通演說能力。有了清晰的自我認知才能更好的知道該在什麼方面提高,找到方法並且有計劃性的實施。
在這樣的模式下,你積累的經驗就可以越來越熟練的去完成你已經有能力做到的東西,很快就會有所提高,這只是一個「偽」瓶頸,改變自己的態度,突破並不是什麼難事。
抓住機會,默默超越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覺得自己進入了瓶頸期,其實是因為看到了別人作品,別人的待遇,一對比突然發現自己很弱。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到手的工資也只是勉強在行業平均值徘徊……
如果你還想在這個行業里發展,不要抱著「忍一忍」 「熬一熬」 也許瓶頸期就能過的想法混日子了,對於一個設計師來說作品不是被肯定的唯一途徑,但一定在某些程度上是一個必然。想要拿得出手的作品,就要去持續學習!
懂得學習,樂於分享。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夥伴的同時,在汲取他們的idea,最終充實完善了自己。今晚8點,來自國際設計聯盟的@東方把他在設計領域的心得體會梳理了一番。
中秋節的最大福利
免費公開直播分享
9月21日星期五
晚7:55分
全程乾貨無廣告
報名方式:添加下方助理老師的微信後,獲取免費的直播鏈接
希望用2小時的直播和各位分享這些年來的經驗與收穫,讓更多年輕的設計師得到一些實際的啟發,打破瓶頸,拿到通往夢想的門票。
END
※4500款日系創意海報參考圖,讓你靈感暴棚!
※18年包裝設計流行趨勢——極簡主義
TAG:第九設計 |